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21 篇 期刊文献
  • 58 篇 学位论文
  • 1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39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30 篇 农学
    • 243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47 篇 林学
    • 42 篇 作物学
    • 15 篇 园艺学
    • 4 篇 畜牧学
    • 3 篇 草学
  • 94 篇 工学
    • 82 篇 农业工程
    • 39 篇 水利工程
    • 4 篇 林业工程
    • 4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1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26 篇 理学
    • 20 篇 生态学
    • 5 篇 地质学
    • 1 篇 地理学
  • 7 篇 管理学
    • 7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理论经济学

主题

  • 390 篇 水稳性团聚体
  • 55 篇 有机碳
  • 34 篇 土壤有机碳
  • 28 篇 黑土
  • 20 篇 全氮
  • 17 篇 分形维数
  • 16 篇 秸秆还田
  • 16 篇 团聚体稳定性
  • 15 篇 有机质
  • 15 篇 长期施肥
  • 13 篇 土壤养分
  • 13 篇 植被恢复
  • 12 篇 土壤肥力
  • 12 篇 土壤结构
  • 12 篇 土壤有机质
  • 11 篇 生物炭
  • 10 篇 机械稳定性团聚体
  • 9 篇 红壤
  • 9 篇 土壤
  • 9 篇 有机肥

机构

  • 27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17 篇 沈阳农业大学
  • 16 篇 东北农业大学
  • 15 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 15 篇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
  • 14 篇 四川农业大学
  • 12 篇 南京农业大学
  • 11 篇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
  • 10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10 篇 甘肃农业大学
  • 10 篇 山西农业大学
  • 10 篇 华中农业大学
  • 9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8 篇 福建农林大学
  • 8 篇 贵州大学
  • 8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7 篇 宁夏大学
  • 6 篇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
  • 5 篇 新疆农业大学
  • 5 篇 北京林业大学

作者

  • 13 篇 韩晓增
  • 8 篇 han xiao-zeng
  • 6 篇 邹文秀
  • 6 篇 苑亚茹
  • 6 篇 黄丽
  • 5 篇 尤孟阳
  • 5 篇 李娜
  • 5 篇 梁爱珍
  • 5 篇 张晓平
  • 5 篇 申艳
  • 5 篇 li na
  • 5 篇 shen yan
  • 5 篇 戴全厚
  • 5 篇 杨学明
  • 5 篇 王春燕
  • 4 篇 dai quan-hou
  • 4 篇 李建民
  • 4 篇 赵世伟
  • 4 篇 毛艳玲
  • 4 篇 朱莹雪

语言

  • 39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水稳性团聚体"
39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氮、磷添加对亚热带毛竹林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24年 第7期60卷 8-16页
作者: 臧艳 向宇轩 刘娟 姜培坤 吴家森 李永夫 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学院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与固碳减排重点实验室 杭州311300
[目的]研究氮(N)、磷(P)添加对亚热带毛竹林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及土壤有机碳(SOC)分布的影响,揭示毛竹林SOC对N、P添加的响应特征,为N沉降背景下毛竹林固碳增汇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以NH_(4)NO_(3)为N源、NaH_(2)PO_(4)为P源,设置不同N、...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PAM对黄土高原主要土壤类型水稳性团聚体的改良效果及机理研究
收藏 引用
农业工程学报 2008年 第1期24卷 45-49页
作者: 曹丽花 赵世伟 梁向锋 刘合满 杨永辉 赵勇钢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杨凌712100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郑州450002
通过室内土柱培养,研究PAM对黑垆土、黄绵土、风沙土水稳性团聚体的改良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理和合理的施用浓度。结果表明,在浓度为0.05%~0.4%,PAM均可促进3种土壤>0.25 mm水稳性团聚体的形成,并有效降低3种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秸秆还田与长期连作棉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特征
收藏 引用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7年 第1期35卷 26-32页
作者: 曹晶晶 魏飞 马芳霞 刘军 黄金花 刘建国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 新疆兵团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新疆石河子832003
以棉花长期连作定点试验田为研究对象,研究秸秆还田对长期棉花连作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试验设长期连作5、10、20 a和30 a的秸秆还田小区及长期棉花连作5、10 a和20 a无秸秆还田小区,共计7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地膜覆盖对北方旱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18年 第21期38卷 7870-7877页
作者: 刘秀 司鹏飞 张哲 陈保青 董雯怡 严昌荣 刘恩科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北京100081 农业农村部农膜污染防控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1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沈阳110161
研究不同地膜覆盖时间对北方旱作农田土壤团聚体粒级稳定性和有机碳的影响,可为提升旱作农田生产力和保护农田环境选择合适的管理方式提供科学依据。以辽宁阜新5年秋覆膜(AP)、春覆膜(SP)和不覆膜(CK)的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东北黑土水稳性团聚体及其结合碳分布特征
收藏 引用
应用生态学报 2008年 第5期19卷 1052-1057页
作者: 梁爱珍 张晓平 申艳 李文凤 杨学明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长春13001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49 加拿大农业与农业食品部温室与作物加工研究中心 加拿大安大略N0R 1G0
以东北黑土区32对自然和耕作黑土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了两种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及其结合碳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自然土壤0~30cm稳性团聚体(>0.25mm)质量分数及其结合碳均高于微团聚体;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大团聚体及其结合碳逐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植茶年限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腐殖质组分特征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研究 2018年 第6期31卷 1096-1104页
作者: 朱仁欢 郑子成 李廷轩 刘红兵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 四川成都611130 成都土壤肥料测试中心 四川成都610041
退耕植茶是川西低山丘陵区响应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研究茶园土壤团聚体中腐殖质组分的分布特征,反映植茶对土壤质量的影响,选取不同植茶年限(18、25、33、55 a)的老川茶园为研究对象,以邻近撂荒地为对照(CK),研究植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生草覆盖对枣园土壤水稳性团聚体中两种有机碳组成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21年 第2期27卷 424-431页
作者: 陈曦 王改玲 刘焕焕 殷海善 樊文华 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太谷030801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经济研究所 太原030006
为探究生草覆盖对枣园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及其两种有机碳分布的影响,选取山西省临县定位3年的枣园生草覆盖小区作为研究对象,对清耕(CK)以及黑麦草(RG)、苜蓿(AL)、自然生草(NG)3种不同生草覆盖区0-20 cm土层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秸秆还田对稻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养分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杂志 2017年 第1期36卷 150-156页
作者: 安婉丽 谢海云 王维奇 曾从盛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 福州350007 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州350007
以福州平原早、晚稻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秸秆还田对早、晚稻田土壤不同粒级稳性团聚中TC、TN、TP含量及其计量比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之后,早稻土壤各粒级水稳性团聚体中,TC、TN、TP含量以及TC∶TN均不同程度增加,且在1~2 mm粒...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秸秆还田与浅埋滴灌对玉米耕层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及其碳含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2年 第5期41卷 999-1008页
作者: 张明伟 杨恒山 邰继承 范秀艳 葛选良 张雨珊 徐晓 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院/内蒙古自治区饲用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内蒙古通辽028043
为探明秸秆还田与灌溉方式对玉米田耕层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及其碳含量的影响,本研究于2019—2020年进行玉米秸秆还田定位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处理设秸秆还田(S+)和秸秆离田(S-),副处理设传统畦灌(F)和浅埋滴灌(D),分析秸秆还田和不同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花椒(Zanthoxylum bungeamun)种植对喀斯特山区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分布及有机碳周转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杂志 2015年 第1期34卷 106-113页
作者: 廖洪凯 龙健 李娟 张文娟 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山地环境重点实验室 贵阳550001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贵阳550001
以贵州西南部喀斯特山区35年生和14年生花椒林为研究对象,并以未退耕旱地为对照,研究表层土壤(0-20 cm)水稳性团聚体分布及有机碳矿化特征,探讨土壤有机碳周转对不同花椒种植年限的响应。结果表明:随团聚体粒径的降低,两种年龄花椒...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