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327 篇 期刊文献
  • 64 册 图书
  • 41 篇 学位论文
  • 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425 篇 电子文献
  • 1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26 篇 历史学
    • 369 篇 中国史
    • 124 篇 考古学
    • 41 篇 世界史
  • 289 篇 文学
    • 263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4 篇 新闻传播学
    • 5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281 篇 法学
    • 252 篇 社会学
    • 21 篇 民族学
    • 12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1 篇 法学
    • 11 篇 政治学
  • 178 篇 教育学
    • 172 篇 教育学
    • 6 篇 体育学
  • 37 篇 管理学
    • 12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9 篇 公共管理
    • 7 篇 工商管理
    • 6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31 篇 理学
    • 24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5 篇 地理学
  • 28 篇 哲学
    • 28 篇 哲学
  • 21 篇 经济学
    • 14 篇 应用经济学
    • 9 篇 理论经济学
  • 18 篇 艺术学
    • 9 篇 美术学
    • 5 篇 音乐与舞蹈学
    • 4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12 篇 工学
    • 2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11 篇 医学
    • 7 篇 中医学
    • 6 篇 中西医结合
  • 2 篇 农学
  • 2 篇 军事学

主题

  • 1,434 篇 汉书
  • 276 篇 史记
  • 102 篇 班固
  • 77 篇 汉武帝
  • 73 篇 司马迁
  • 66 篇 地理志
  • 60 篇 艺文志
  • 50 篇 食货志
  • 42 篇 公元前
  • 41 篇 匈奴
  • 41 篇 颜师古注
  • 34 篇 颜师古
  • 33 篇 董仲舒
  • 33 篇 汉代
  • 33 篇 《史记》
  • 31 篇 刘邦
  • 30 篇 汉初
  • 28 篇 左传
  • 27 篇 注释
  • 26 篇 王莽

机构

  • 15 篇 北京大学
  • 14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12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12 篇 武汉大学
  • 11 篇 山东大学
  • 11 篇 湖南师范大学
  • 10 篇 西北大学
  • 8 篇 南京大学
  • 8 篇 四川大学
  • 8 篇 山东师范大学
  • 7 篇 陕西师范大学
  • 6 篇 河北大学
  • 6 篇 四川师范大学
  • 6 篇 哈尔滨师范大学
  • 6 篇 湘潭大学
  • 5 篇 华中科技大学
  • 5 篇 河南大学
  • 4 篇 河北师范大学
  • 4 篇 复旦大学
  • 4 篇 兰州大学

作者

  • 9 篇 高敏
  • 9 篇 王云五
  • 8 篇 董志翘
  • 7 篇 陈直
  • 6 篇 钱大昭
  • 6 篇 潘铭基
  • 6 篇 戴世君
  • 6 篇 罗庆康
  • 5 篇 林剑鸣
  • 5 篇 岳庆平
  • 4 篇 王继如
  • 4 篇 王子今
  • 4 篇 蔡锋
  • 4 篇 班固
  • 4 篇 杨倩如
  • 4 篇 华友根
  • 4 篇 王利器
  • 4 篇 黄今言
  • 4 篇 金少英
  • 3 篇 袁津琥

语言

  • 1,43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汉书"
1434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排序:
汉书·艺文志·诗赋略》赋之分类研究述略
收藏 引用
文献 2011年 第2期 44-49页
作者: 陈刚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汉书·艺文志·诗赋略》将赋分为屈原赋、陆贾赋、孙卿赋、杂赋四种,然而每种之后,并无叙论。只是在诗赋略末尾的小序中有这样一段话:
来源: 评论
汉书》旧注商榷若例
收藏 引用
求索 2006年 第1期 208-210,223页
作者: 郑贤章 复旦大学古籍所 博士后上海200433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汉书》是我国历史上一部十分重要的史书,历来为史家所重视,同时也引起了语言文字学者的关注。古往今来,注《汉书》的人不少,然智者千虑,或有一失,即使是大家,也总有疏漏之处,其中有些问题仍可进一步商讨。
来源: 评论
《汉纪》补润《汉书》例证
收藏 引用
史学史研究 1990年 第1期 12-21页
作者: 李书兰
《汉纪》是东汉末年荀悦奉汉献帝诏令,删简《汉书》而撰写的一部记载西汉历史的编年体史书。此书取材于《汉书》,但对《汉书》有没有补充和润改呢? 一种意见认为,荀《纪》的史实全部出于《汉书》,而没有记载过《汉书》以外的事。唐颜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读《汉书·苏武传》
收藏 引用
读书 1993年 第8期 88-94页
作者: 张中行
班固《汉书》写苏武用变格,事重,名却处于附庸地位,在《李广苏建传》建(其父)的经历(事甚少)之后,这里实事求是,称《苏武传》。对一切曾涉猎旧籍的人而言,传文,以及所记之事,都是熟到未必有兴致再看的。我为什么忽而想算算旧帐呢?是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从“汉书”看两汉时期西南地区民族关系的演变
收藏 引用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 第4期39卷 87-93页
作者: 张啸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办公室
通过梳理对西南地区民族关系的现有研究成果,明确通过对《史记》《汉书》《后汉书》相关"汉书"文本的解读,可以梳理出两汉时期对西南民族地区管辖治理的政策情况以及当地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发展变化,这些发展和变化也反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汉书·西域传》所记“乌弋”地望辨正
收藏 引用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1993年 第2期3卷 77-78页
作者: 戴淮清
中国史籍包藏着许多至今仍无人认识的地名。其中之一便是“乌弋”。《汉书·西域传》提及它,说:乌弋山离“东与(?)宾,北与扑挑,西与犁轩条支接”。荀悦的《汉纪》则单提乌弋而不提山离,谓“乌弋去长安万五千三百里,出狮子犀牛,其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汉书注以补
收藏 引用
丛书名: 丛书集成 初编
1936年
作者: 沈铭彝撰
补充注释《后汉书》之作。
来源: 评论
汉书》单音节形容词同义关系研究
收藏 引用
2010年
作者: 李艳红
本论文以《汉书》原文中词与词的词义关系为依据,参照唐初颜师古的注以及清人王先谦《汉书补注》中所收纳的各家注疏,借鉴前辈学者和时贤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对《汉书》一书的单音节形容词同义词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清理与研究。
来源: 内蒙古大学图书馆图书 评论
汉《易》与《汉书
收藏 引用
齐鲁学刊 2001年 第3期 113-119页
作者: 吴怀祺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 北京100875
班固的《汉书》没有割断历史联系,他把西汉历史和古史联系起来,表明“汉绍尧运”,历史过程是天意决定的。汉《易》与今文经学是班固架构历史的理论依据。班氏论学术渊源流变体现出易学的通变思想。易学对班固写史产生多重影响。
来源: 评论
汉书刑法志注释
汉书刑法志注释
收藏 引用
1984年
作者: 辛子牛注释
来源: 内蒙古大学图书馆图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