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017 篇 期刊文献
  • 277 篇 学位论文
  • 33 篇 会议
  • 5 篇 报纸
  • 1 篇 专利

馆藏范围

  • 1,33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234 篇 法学
    • 1,170 篇 法学
    • 86 篇 公安学
    • 41 篇 政治学
    • 13 篇 社会学
    • 13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65 篇 管理学
    • 31 篇 公共管理
    • 23 篇 工商管理
    • 1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39 篇 经济学
    • 38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理论经济学
  • 17 篇 工学
    • 10 篇 公安技术
    • 3 篇 城乡规划学
    • 2 篇 土木工程
    • 1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1 篇 船舶与海洋工程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12 篇 文学
    • 7 篇 新闻传播学
    • 4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8 篇 教育学
    • 7 篇 教育学
    • 1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5 篇 医学
    • 1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4 篇 哲学
    • 4 篇 哲学
  • 4 篇 军事学
    • 2 篇 军制学
  • 2 篇 艺术学
    • 2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考古学
    • 1 篇 中国史
  • 1 篇 理学
    • 1 篇 生态学

主题

  • 1,332 篇 法律效果
  • 422 篇 社会效果
  • 109 篇 构成要件
  • 53 篇 检察机关
  • 50 篇 当事人
  • 47 篇 人民法院
  • 33 篇 检察院
  • 26 篇 证明妨碍
  • 24 篇 行政行为
  • 23 篇 意思表示
  • 22 篇 善意取得
  • 21 篇 司法实践
  • 21 篇 具体行政行为
  • 19 篇 法院
  • 19 篇 社会矛盾
  • 19 篇 审判工作
  • 18 篇 中国
  • 18 篇 检察工作
  • 17 篇 行政主体
  • 17 篇 法律行为

机构

  • 49 篇 中国政法大学
  • 45 篇 西南政法大学
  • 43 篇 华东政法大学
  • 23 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22 篇 山东大学
  • 18 篇 吉林大学
  • 16 篇 南京大学
  • 15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14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12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12 篇 苏州大学
  • 12 篇 厦门大学
  • 12 篇 武汉大学
  • 11 篇 黑龙江大学
  • 10 篇 上海财经大学
  • 10 篇 最高人民法院
  • 10 篇 北京大学
  • 10 篇 浙江大学
  • 10 篇 华东政法学院
  • 9 篇 复旦大学

作者

  • 6 篇 黄以进
  • 6 篇 武兴才
  • 4 篇 贺小军
  • 4 篇 袁曙光
  • 4 篇 牛凌云
  • 4 篇 韩世远
  • 3 篇 王斌
  • 3 篇 闫召华
  • 3 篇 石斌
  • 3 篇 陈金钊
  • 3 篇 王志祥
  • 3 篇 葛余金
  • 3 篇 蒋文彬
  • 3 篇 古俊峰
  • 3 篇 叶必丰
  • 3 篇 孔小红
  • 3 篇 陈文炉
  • 3 篇 任志蕊
  • 3 篇 江必新
  • 3 篇 朱晓喆

语言

  • 1,33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法律效果"
133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法律效果不是行政行为成立的一般要件
收藏 引用
法商研究 2015年 第3期32卷 103-109页
作者: 周伟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我国行政法学界普遍认为法律效果是行政行为成立的一般要件。之所以把法律效果作为行政行为成立的一般要件,一方面是因为这样做能够满足行政诉讼的现实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受其他部门法相关理论的影响。把法律效果作为行政行为成立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法律效果及其研究和测定方法
收藏 引用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1992年 第5期14卷 19-24页
作者: 晁秀棠
一、法律效果的概念 所谓法律效果,是指人们为追求社会的秩序、正义、自由以及为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转和变迁而运用各种法律手段于现实生活所产生的客观效应。它集中体现为人们所进行的各种法律实践活动对既有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的维护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的法理学分析
收藏 引用
人民司法 2011年 第11期 99-104页
作者: 齐崇文 中国人民大学
法律规范的局限、法律职业思维与大众思维之间的差异以及法律的角色限制皆有可能导致司法审判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不统一。为了维护司法的权威与公信力、巩固已有的法治建设成果、加速我国法治化进程,有必要通过应用法律方法、调解...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多元化适用:证明妨碍法律效果的选择路径
收藏 引用
现代法学 2011年 第5期33卷 85-94页
作者: 包冰锋 西南政法大学 重庆401120
法律效果是构建证明妨碍制度的关键环节。诉讼实务操作的多样化和诉讼理论见解的不统一导致关于证明妨碍法律效果的讨论由一元化走向多元化。根据多元化观点,不宜采取划一性的方式制裁妨碍者,法院应当本着诚实信用原则,仔细斟酌妨碍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关系问题类型化研究
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关系问题类型化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迟辰悦 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对于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定义理论界没有统一,但是很多学者都有不同侧重的对这两个概念进行了界定。学界对于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厚。文章通过对以往文献的全面梳理、类型化之后以“过程”与“结果”为分类标准,将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法秩序统一视野下的诉讼程序与法律效果的多元性——以竞合型刑民交叉案件为视角
收藏 引用
法学杂志 2017年 第3期38卷 44-54页
作者: 张永泉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 江苏苏州215006
"刑事优于民事"的价值取向在于以国家公权追诉犯罪取代个人私权救济,这是长期形成的国家利益至上指导思想在处理刑民交叉案件上的必然体现。刑事优于民事而忽视私权救济程序必然造成法秩序内的矛盾和不协调。同一法律事实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统一的法官思维障碍与解决思路
收藏 引用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 第1期48卷 106-114页
作者: 周海源 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 上海201600
三段论思维要求审判建立在形式逻辑推演的基础上,是法律效果实现的有力保障。审判过程中法官主要以"主动考量"的方式将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公众认同等社会效果纳入其考虑范围内。法官考量的社会效果是作为案外因素存在的,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收藏 引用
求是学刊 2012年 第2期39卷 85-90页
作者: 陈林林 许杨勇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浙江杭州310008
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作为司法裁判的二元目标,是法律的规则性、规则的理性与限度之张力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表现。在中国司法语境中,社会主义法治是"两个效果有机统一"政策的构成性前提,也是其实践的规定性组成部分。遮蔽于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刑罚裁量中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比较与选择
收藏 引用
学术界 2013年 第3期 178-187,287页
作者: 尤金亮 安徽医科大学人文学院 安徽合肥230032
刑罚的法律效果本应包含社会效果,但在当代中国语境下二者是并列关系。刑罚的法律效果不等于机械适用法定刑,而是在法定刑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刑法原则、刑法精神、刑罚目的、量刑制度等因素确定宣告刑。刑罚裁量的法律效果注重的是刑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债权人撤销权的法律效果
收藏 引用
法学评论 2023年 第6期41卷 85-96页
作者: 朱虎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无论在债权人撤销权还是破产撤销权中,被撤销的债务人行为仅相对于撤销权人而言无效或不生效力。这有助于更合比例地实现价值平衡,妥当解决财产价值余额的归属、撤销权人的破产取回权和执行异议权等实践问题,且符合既有规范的文义、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