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2 篇 期刊文献
  • 2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1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4 篇 工学
    • 14 篇 水利工程

主题

  • 14 篇 滞后响应模型
  • 4 篇 黄河下游
  • 3 篇 潼关高程
  • 2 篇 泥沙淤积
  • 2 篇 三峡水库
  • 2 篇 内蒙古河段
  • 2 篇 黄河三角洲
  • 2 篇 黄河
  • 2 篇 水沙条件
  • 2 篇 平滩流量
  • 2 篇 水沙变化
  • 1 篇 黄河下游河道
  • 1 篇 冲淤
  • 1 篇 汛期和非汛期
  • 1 篇 滑动平均法
  • 1 篇 主槽断面形态
  • 1 篇 河道调整
  • 1 篇 深泓高程
  • 1 篇 图特河北汊
  • 1 篇 空—时变换

机构

  • 8 篇 清华大学
  • 3 篇 武汉大学
  • 3 篇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
  • 2 篇 长江科学院水利部...
  • 2 篇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2 篇 浙江大学
  • 1 篇 重庆交通大学
  • 1 篇 东营市水利局
  • 1 篇 黄河河口研究院
  • 1 篇 郑州财经学院
  • 1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1 篇 北京市水科学技术...
  • 1 篇 长江科学院河流研...

作者

  • 8 篇 吴保生
  • 3 篇 王彦君
  • 3 篇 郑珊
  • 3 篇 申红彬
  • 2 篇 章若茵
  • 2 篇 尤延锋
  • 2 篇 李凌云
  • 1 篇 郭玉雪
  • 1 篇 尚红霞
  • 1 篇 钟德钰
  • 1 篇 唐小娅
  • 1 篇 许月萍
  • 1 篇 李新杰
  • 1 篇 陈萍
  • 1 篇 杨光彬
  • 1 篇 邵文伟
  • 1 篇 任金秋
  • 1 篇 沈逸
  • 1 篇 王远见
  • 1 篇 王奕童

语言

  • 1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滞后响应模型"
1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小浪底水库运用以来黄河下游河道冲淤的时空规律与模拟
收藏 引用
地理学报 2023年 第11期78卷 2735-2749页
作者: 沈逸 吴保生 王彦君 覃超 郑珊 清华大学水圈科学与水利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4 清华大学水利部水圈科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4 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 北京100084 长江科学院水利部江湖治理与防洪重点实验室 武汉430010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430072
1999年小浪底水库投入运用以来,黄河下游河道发生持续冲刷,其时空变化过程复杂。基于滞后响应模型单步模式推导得到了黄河下游累计冲淤量的计算公式,2000—2020年计算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决定系数R2达0.99。当前,黄河下游处于持续冲刷之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三峡水库泥沙淤积滞后响应规律
收藏 引用
工程科学与技术 2021年 第5期53卷 81-88页
作者: 张为 李昕 任金秋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湖北武汉430072
滞后性是河流系统自动调整的重要特征之一,以往对于三峡水库泥沙淤积滞后响应规律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采用实测资料分析与滞后响应模型等理论模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三峡水库泥沙淤积响应规律。首先,统计三峡水库蓄水以来水沙条件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黄河下游主槽断面形态对水沙变化响应过程的模拟
收藏 引用
地理学报 2020年 第7期75卷 1494-1511页
作者: 王彦君 吴保生 钟德钰 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4 长江科学院水利部江湖治理与防洪重点实验室 武汉430010
准确把握环境变化下前期水沙条件对当前河床形态调整的影响,建立非平衡态河床形态调整的模拟方法,对深化河床非平衡调整过程的认识至关重要。基于黄河下游花园口—利津河段1965—2015年的水沙和沿程82个大断面数据,首先统计分析了不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黄河入海口亚三角洲演变与下游河道关系探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21年 第10期 97-104页
作者: 尤延锋 王奕童 王远见 许月萍 郭玉雪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水利工程学系 杭州310058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郑州450003
依据黄河下游沿程河道、入海口的淤积变化情况资料,通过卫星遥感数据进行海岸线提取,并基于统计学原理和遥感影像,分析了近40年黄河下游河道变化与三角洲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用灰狼算法求解河道的滞后响应模型,探索了黄河水沙变化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河流泥沙水文学模型边界条件参数化方法探讨
收藏 引用
水利学报 2020年 第2期51卷 193-200页
作者: 申红彬 吴保生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河南郑州450045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城市水循环与海绵城市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5 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4
针对河流泥沙水文学模型,在对基础方程(考虑上站来水含沙量的幂律函数公式)基本内涵(不平衡输沙理念、相对空间概念及自动调整作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从河道边界条件(河段长度、宽度、比降等)参数化角度出发,提出根据河道边界条件确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潮汐式调度对三峡库区泥沙和磷的输移影响机理及数值模拟研究
潮汐式调度对三峡库区泥沙和磷的输移影响机理及数值模拟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唐小娅 重庆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三峡水库蓄水运行使得库区水动力条件发生了较大改变,库区流速减缓,水流挟沙力降低,泥沙落淤,磷伴随泥沙在库区沉积,支流磷营养盐富集,导致库区水体富营养化和支流水华频发。水动力条件改变是导致三峡库区水体富营养化和支流水华频发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三门峡水库“318”控制运用对潼关高程变化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泥沙研究 2020年 第3期45卷 38-45页
作者: 杨光彬 吴保生 章若茵 尚红霞 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4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河南郑州450003
基于实测资料分析了三门峡水库自2003年采用"318"控制运用以来,入库水沙条件、运用水位及潼关高程的变化特点,发现"318"控制运用以来的年入库水量有所回升,但入库沙量和含沙量大幅减少;水库运用水位除2003年外,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黄河下游河道河口演变特征研究
黄河下游河道河口演变特征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尤延锋 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现行黄河三角洲是于1855年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改由利津入渤海而形成,多年来黄河入海口河道发生了多次改道,黄河入海口也发生变迁。近年来最近一次入海变迁是1976年5月由刁口河改道清水沟,又于1996年在清八人工出汊使得入海口向北摆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黄河内蒙古段泥沙淤积过程模拟
收藏 引用
人民黄河 2019年 第6期41卷 10-13页
作者: 张启照 申红彬 李新杰 郑州财经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河南郑州450000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 河南郑州450045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河南郑州450003
根据内蒙古河段近年来水来沙资料,采用沙量平衡法对河道淤积情况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受不利水沙变化影响,内蒙古河段1960-2010年泥沙淤积总体呈增长趋势,1986年前增长缓慢,1986年后急剧增长。利用以河床累计淤积量为特征变量的河床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黄河小北干流汛期和非汛期冲淤过程模拟
收藏 引用
地理学报 2018年 第5期73卷 880-892页
作者: 邵文伟 吴保生 王彦君 章若茵 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4
滞后性是河流系统自动调整的重要特征之一。根据河道演变的滞后响应机制,在考虑上游来水来沙和下游侵蚀基准面(潼关高程)共同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能够模拟河道汛期和非汛期冲淤过程的滞后响应模型,并采用黄河小北干流1960-2015年的冲淤...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