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2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2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5 篇 经济学
    • 9 篇 理论经济学
    • 7 篇 应用经济学
  • 5 篇 管理学
    • 4 篇 工商管理
    • 1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2 篇 法学
    • 1 篇 社会学
    • 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主题

  • 22 篇 物质生产要素
  • 5 篇 劳动者
  • 4 篇 按生产要素分配
  • 4 篇 提高产品质量
  • 4 篇 提高劳动者素质
  • 4 篇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 3 篇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3 篇 科技进步
  • 3 篇 收入分配
  • 3 篇 按劳分配
  • 2 篇 企业组织结构
  • 2 篇 经济整体素质
  • 2 篇 邹家华
  • 2 篇 生产资料
  • 2 篇 产业结构
  • 2 篇 新项目
  • 2 篇 马克思
  • 2 篇 优化产业结构
  • 2 篇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 2 篇 收入差距

机构

  • 1 篇 呈贡县委党校
  • 1 篇 江西师大马列部
  • 1 篇 上海理工大学
  • 1 篇 重庆商学院
  • 1 篇 首都经贸大学
  • 1 篇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
  • 1 篇 空军政治学院
  • 1 篇 南京财经大学
  • 1 篇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
  • 1 篇 东北财经大学
  • 1 篇 武汉大学

作者

  • 1 篇 高辰颖
  • 1 篇 陶人
  • 1 篇 常华兵
  • 1 篇 唐要家
  • 1 篇 王云中
  • 1 篇 刘申有
  • 1 篇 张橹
  • 1 篇 郭飞
  • 1 篇 刘徐波
  • 1 篇 徐秋花
  • 1 篇 白习凤
  • 1 篇 马砚
  • 1 篇 胡绪明
  • 1 篇 谭旭孙
  • 1 篇 于秋华
  • 1 篇 程绪平
  • 1 篇 高朝虎

语言

  • 2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物质生产要素"
2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资本、劳动力、土地配置的结构效率分析
收藏 引用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 第5期41卷 123-130页
作者: 高辰颖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经济学部 北京100044
文本从资本、劳动力和土地三大物质生产要素配置的结构问题出发,利用国家统计局宏观经济数据,探讨了三大物质生产要素配置结构与经济增长效率的关系。首次提出局部生产要素结构性错配的概念,并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及其推广函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马克思生产力概念研究
收藏 引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19年 第1期 58-65页
作者: 高朝虎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生产力概念是马克思思想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从马克思经典著作中来考察这个概念,对理解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确立意义重大。本文通过从马克思生产力概念的理论来源上探讨,阐述了马克思生产力概念的发展过程,发现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前人成果的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资本的双重内涵及其“边界意识”——兼答关柏春先生的质疑
收藏 引用
南京社会科学 2008年 第10期 29-36页
作者: 胡绪明 上海理工大学社会科学部 副教授哲学博士上海200093
马克思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揭示了物质生产要素作为资本的载体,社会关系是资本的本质,资本的载体和本质的统一构成了资本的内涵。马克思进一步指证了作为资本本质的社会关系,实际上就是作为社会关系支配力量存在的社会权力,集中体现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对商誉本质理论研究的质疑与思索
收藏 引用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04年 第2期25卷 77-82页
作者: 常华兵 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江苏南京210003
文章对理论界关于商誉本质的“超额收益论”进行了质疑,指出其在理论上有三大缺陷,即经济内容不明确,逻辑推导不当,对负商誉的解释自相矛盾。在此基础上从企业自身和企业并购两个角度对商誉本质问题进行了探究,得出了商誉本质是企业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关于深化对劳动价值论认识的思考
收藏 引用
江西社会科学 2002年 第2期22卷 125-126页
作者: 徐秋花 江西师大马列部 江西南昌330027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的基础。价值理论的核心是形成商品价值源泉的问题。劳动价值论从分析商品二因素人手,科学地探索出劳动的二重性质,揭示了创造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是活劳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我国社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
收藏 引用
马克思主义研究 1999年 第4期 78-81页
作者: 陶人 重庆商学院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我国所有制结构和分配结构概括为两个为主体,即在所有制关系方面,“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在分配关系方面,“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几点理论思考
收藏 引用
空军政治学院学报 1999年 第1期 60-63页
作者: 刘申有 空军政治学院
来源: 评论
浅析按生产要素分配
收藏 引用
求是学刊 1998年 第4期25卷 45-48页
作者: 于秋华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系
浅析按生产要素分配于秋华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按生产要素分配”做为新的提法引起了人们普遍的关注,学术界也对此议论颇多,众说纷纭。本文仅就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客观依据,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公平分配的关系问题,做一些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生产要素分配与三位一体公式
收藏 引用
求实 1998年 第3期 27-29页
作者: 谭旭孙
生产要素分配与三位一体公式□谭旭孙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对此,很多同志感到难以理解,甚至认为强调按生产要素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因素分析
收藏 引用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 第1期25卷 32-35页
作者: 唐要家
经济增长是由许多因素推动的,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结合中国目前的具体国情,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本文主要从制度体制因素、物质生产要素,技术、产业组织与结构来进行分析如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