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1 篇 期刊文献
  • 8 篇 会议
  • 3 篇 学位论文
  • 1 册 图书

馆藏范围

  • 72 篇 电子文献
  • 1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66 篇 文学
    • 63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3 篇 新闻传播学
    • 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3 篇 历史学
    • 3 篇 中国史
  • 2 篇 法学
    • 2 篇 政治学
    • 2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主题

  • 73 篇 现代长篇小说
  • 8 篇 接受
  • 8 篇 传播
  • 5 篇 中国现代文学
  • 4 篇 《子夜》
  • 4 篇 国统区
  • 3 篇 《编年史》
  • 3 篇 文学创作
  • 3 篇 文学思潮
  • 3 篇 吴荪甫
  • 2 篇 审美之维
  • 2 篇 中国现代文学史
  • 2 篇 茅盾
  • 2 篇 左翼
  • 2 篇 《革命与形式》
  • 2 篇 现代文学史
  • 2 篇 新文学
  • 2 篇 传播接受
  • 2 篇 当代文学研究
  • 2 篇 边缘作家

机构

  • 20 篇 四川大学
  • 8 篇 青岛大学
  • 3 篇 南京大学
  • 3 篇 北京大学
  • 2 篇 沈阳师范大学
  • 2 篇 厦门大学
  • 2 篇 武汉大学
  • 1 篇 盐城机电高等职业...
  • 1 篇 华中科技大学
  • 1 篇 西南大学
  • 1 篇 上海师范大学
  • 1 篇 绵阳师范学院
  • 1 篇 暨南大学
  • 1 篇 复旦大学
  • 1 篇 湖南科技大学
  • 1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1 篇 淡江大学
  • 1 篇 中国作家协会
  • 1 篇 胡北省社会科学院
  • 1 篇 广东省文艺研究所

作者

  • 19 篇 陈思广
  • 8 篇 董卉川
  • 7 篇 dong huichuan
  • 4 篇 chen si-guang
  • 4 篇 廖海杰
  • 3 篇 liao hai-jie
  • 3 篇 chen siguang
  • 2 篇 xu yong
  • 2 篇 徐勇
  • 2 篇 zhao yijia
  • 2 篇 赵艺佳
  • 1 篇 熊艋
  • 1 篇 刘淑婷
  • 1 篇 高兴
  • 1 篇 辛佳怡
  • 1 篇 庄钟庆
  • 1 篇 田静
  • 1 篇 吴投文
  • 1 篇 邓霭雯
  • 1 篇 王泽龙

语言

  • 7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现代长篇小说"
7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家族小说现代转型与现代长篇小说的发生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 2025年 第2期 78-87页
作者: 徐勇 厦门大学中文系
现代长篇小说的发生过程中,家族小说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传统长篇小说普遍结构松散的问题,在时空背景和人物关系相对集中的家族小说中被有效克服,使这类小说成为传统长篇小说中结构相对严谨的佳构。晚清民初的社会动荡与时代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女性精神困境的探源式书写——张爱玲、苏青、梅娘现代长篇小说
收藏 引用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 第2期 77-85页
作者: 董卉川 于欣琪 青岛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山东青岛266071 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 江苏南京210023
时人热衷于将张爱玲、苏青、梅娘三位女作家相提并论,她们本人亦不避讳此种并置。回溯三人的文学创作,尤其是现代长篇小说撰写,更是颇多相似之处,即缮写探秘女性的内在灵魂,并从根源上探求女性产生精神困境之因由。总体而言,三位女作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予且现代长篇小说的现实关怀精神
收藏 引用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25年 第2期 71-78页
作者: 董卉川 蒋思齐 青岛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予且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被遮蔽者,在已有的研究中,予且主要被划归为“海派通俗小说家”。通过回溯予且的现代长篇创作,可以发现其中实则蕴含着强烈的现实关怀精神。予且以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现实书写、人类精神困境的深度探秘、对西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现代长篇小说的新立与崛起——张资平长篇小说新论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 2024年 第7期 37-44页
作者: 陈思广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谈及新文学发轫期的长篇小说,我们不能不从张资平的长篇小说创作说起。1922年2月15日,张资平出版了他的也是新文学史上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冲积期化石》,但小说的出版并没有像作者期待的那样获得读者的好评,反倒是因语言稚嫩、枝蔓横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有机论解构与“物性的幽灵”--重探现代长篇小说中的环境描写
收藏 引用
当代作家评论 2024年 第6期 14-23页
作者: 李雨轩 北京大学中文系
一般认为,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通行小说理论往往在小说“三要素”之间建立某种阐释关联,即在分析单一要素时,将其作用指向其他两者。在这种视域下,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就是烘托人物形象、推进情节发展等。这种主流观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国统区的现代长篇小说生产与传播接受——以重庆、桂林为中心
收藏 引用
贵州社会科学 2016年 第10期 76-84页
作者: 陈思广 熊艋 四川大学 四川成都610064
抗战期间国统区长篇小说的传播接受虽受战争局势的影响,但并未因此衰颓或停滞,以重庆和桂林两大文化集散地为中心,国统区的长篇小说生产形成了形态有异的传播接受格局:陪都重庆以《新华日报》《国民公报》两大报纸副刊及《时与潮文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从历史认知功能审视现代长篇小说的价值
收藏 引用
天津社会科学 2023年 第5期5卷 124-129页
作者: 张中良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小说文体中,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各有千秋,难以彼此替代。但若论历史认知功能,长篇小说是最有力的承载者。从晚清到现代,外国文学翻译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尤其是留学生海外游学,本土外语教育快速发展,现代作家受到外国文学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主体建构与现代长篇小说的对话结构
收藏 引用
南方文坛 2023年 第6期 46-51,56页
作者: 徐勇 厦门大学中文系
历史地看,现代小说(特别是长篇小说)自诞生以来,就与主体建构紧密相连。这不仅是因为现代小说深受主体哲学或意识哲学的影响,还因为现代小说创作参与了现代个体的建构。这种情况中西皆然。五四前后,文学革命与新文化运动之间彼此呼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引领与设计:新文学社团与现代长篇小说的传播接受——以文学研究会、创造社与新月社为中心
收藏 引用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 第2期44卷 87-93页
作者: 陈思广 宋海婷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四川成都610064
新文学社团以同人刊物为媒介的连载与广告刊发方略,以突出独立性又强调关联性的广告宣传模式,提升了读者的期待视野,为小说的单行本上市发行造了势,也引领了同人社团市场化运作的商业模式。与同人创作互动的传播接受方式不仅成为新文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文艺复兴》与现代长篇小说的传播与接受——以《围城》和《寒夜》为中心
收藏 引用
江汉论坛 2016年 第8期 82-85页
作者: 陈思广 刘安琪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围城》与《寒夜》虽初刊于《文艺复兴》,但在其刊行时所引发的接受争鸣,并非是一个纯粹的文学争鸣,不同视阈间的交锋背后是不同利益集团的话语权之争。文本的文学性与审美性被悬置,批评的重心转移到作家的思想倾向、立场问题上来,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