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01 篇 期刊文献
  • 16 篇 会议
  • 3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32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27 篇 文学
    • 220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8 篇 新闻传播学
    • 3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51 篇 历史学
    • 51 篇 中国史
  • 41 篇 教育学
    • 40 篇 教育学
    • 1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4 篇 法学
    • 7 篇 社会学
    • 5 篇 民族学
    • 2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 篇 政治学
  • 6 篇 艺术学
    • 3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2 篇 音乐与舞蹈学
    • 1 篇 美术学
  • 2 篇 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主题

  • 320 篇 现当代文学史
  • 19 篇 中国现当代文学
  • 15 篇 中国
  • 15 篇 文学创作
  • 14 篇 中国文学
  • 13 篇 中国现代文学
  • 12 篇 现代文学
  • 11 篇 文学史写作
  • 11 篇 当代文学
  • 11 篇 文学史研究
  • 10 篇 中国现代文学史
  • 10 篇 中国文学史
  • 9 篇 著名作家
  • 8 篇 孙犁
  • 8 篇 作家作品
  • 8 篇 文学史观
  • 7 篇 文学批评
  • 7 篇 “重写文学史”
  • 7 篇 赵树理
  • 6 篇 文学作品

机构

  • 10 篇 武汉大学
  • 9 篇 南京大学
  • 8 篇 四川大学
  • 6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4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4 篇 沈阳师范大学
  • 4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4 篇 北京大学
  • 4 篇 吉林大学
  • 4 篇 <彭燕郊文集>编辑...
  • 3 篇 复旦大学
  • 3 篇 同济大学
  • 3 篇 上海大学
  • 3 篇 浙江大学
  • 3 篇 山东师范大学
  • 3 篇 新疆大学
  • 3 篇 辽宁大学
  • 2 篇 长江师范学院
  • 2 篇 河北师范大学
  • 2 篇 广州大学

作者

  • 4 篇 丁帆
  • 3 篇 贺绍俊
  • 3 篇 于可训
  • 3 篇 徐妍
  • 3 篇 曹顺庆
  • 3 篇 贺敬之
  • 2 篇 李仲凡
  • 2 篇 刘波
  • 2 篇 罗振亚
  • 2 篇 张福贵
  • 2 篇 肖肖
  • 2 篇 韩志湘
  • 2 篇 吴秀明
  • 2 篇 赵依
  • 2 篇 史飞翔
  • 2 篇 朱晓进
  • 2 篇 杨洪承
  • 2 篇 郭剑敏
  • 2 篇 单宏军
  • 1 篇 殷国明

语言

  • 32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现当代文学史"
32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写作的困惑与解惑——以《文学史的命名与文学史观的反思》为考察中心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 2021年 第10期 123-130页
作者: 李占伟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自1988年由现当代文学研究界提出"重写文学史"的口号至今,已有三十余年。三十多年前,"河东"的系列诉求是否已到达"河西"的彼岸暂且不论,但就学术问题自身演进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历史化”与现当代文学史命名论争——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民国文学”为中心
收藏 引用
南方文坛 2020年 第4期 40-46页
作者: 陈培浩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文学史视为某个时段文学从现象到本质的内在性关系的总体性叙述恐怕是一种理想化的思路。事实上,文学史更多是作为一门学科或知识体系存在。而且随着时代文化的潮汐及学科自我更新的压力,"文学史"知识体系必然不断发生着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时期背景下的高校现当代文学史教学改革思考
电脑爱好者(电子刊)
收藏 引用
电脑爱好者(电子刊) 2021年 第6期 3345-3346页
作者: 何成 江西科技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98
在高校现代文学史教学时,深受时代变化带来的压力,日渐呈现边缘化特点.在社会大变革及大转型环境下,高校应重视现当代文学史课程教学现状,并本着培养更多适合时代所需人才的目标,针对现当代文学史教学工作进行改革,从而培养更多极具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现当代文学史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收藏 引用
文科爱好者 2021年 第4期 6-7页
作者: 王文兴 长春理工大学文学院
本文重点研究"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现当代文学史课程以网络为依托,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相关问题。从改革的前提和理念、具体实践、存在的问题与思考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希望能为高校文学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做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比较研究——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为例
收藏 引用
山西青年 2021年 第2期 110-111页
作者: 肖肖 商丘师范学院
互联网+时代,SPOC混合教学模式已进入高校,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学校教学带来了更多的活力与信息资源;与此同时,传统教学模式依然发挥着自己独特地作用。人文性与科技型,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这门课程上,怎样实现融合与高效,二者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文学史视域中的台港澳文学编写范式——以大陆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材为中心的考察
收藏 引用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19年 第3期 62-72页
作者: 吴泰松 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
目前大陆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材对于台港澳文学的书写有两种编写范式,一是单独分章,二是整合嵌入。这两种教材编写范式均存在问题,即未能把台港澳文学有机融合入中国文学史中,而是游离于中国文学史叙述范式之外。如何找到一种有效的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讲话》视域下的现当代文学史写作 ——以文学史分期和文学史经典为中心
《讲话》视域下的现当代文学史写作 ——以文学史分期和文学史经...
收藏 引用
作者: 郑慧文 渤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讲话》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理论体系,从诞生以来就对中国文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规范与导向作用。在《讲话》自身体系不断获得丰富与创新的过程中,它的历时性发展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书写实践产生了重要的根本性影响。《讲话》...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从质疑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到反思中国文学批评史
收藏 引用
中外文化与文论 2019年 第3期43卷 172-182页
作者: 马智捷 重庆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现有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材不收录现当代作家创作的古体诗词,这是导致中国古代文论在当代"无用"的一大原因。而古代文论界尚未认识到此问题的基本原因在于学科的划分与隔绝、学界对古代文学生命力的忽略。由此反思中国文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世界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编写观念——王德威《“世界中”的中国文学》读札
收藏 引用
南方文坛 2017年 第5期 29-34页
作者: 丁帆 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
作为一直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史研究的海外学者,王德威应该是第三代的领军者,他几十年来打通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壁垒,将百年以降的所有文学史思潮现象和作家作品(哪怕是一个有文学史意义的不起眼的小作家)都纳入自己研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编订语文教材不能缺少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向度
收藏 引用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2017年 第4期 59-60页
作者: 梁平 长江师范学院文学院
现行语文课本中,因为编者缺乏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意识,导致所选相关篇目备受争议,以致出现篇目进进出出课本的乱象,教材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这无疑会影响稳定的教学局面的形成和持续的教学效果的产生。在编订过程中切实加入中国现当代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