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9 篇 期刊文献
  • 4 篇 学位论文
  • 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3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4 篇 法学
    • 9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5 篇 政治学
    • 3 篇 社会学
  • 8 篇 哲学
    • 8 篇 哲学
  • 5 篇 历史学
    • 4 篇 中国史
    • 1 篇 世界史
  • 3 篇 经济学
    • 3 篇 理论经济学
  • 3 篇 教育学
    • 3 篇 教育学
  • 3 篇 文学
    • 2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1 篇 工学
    • 1 篇 建筑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34 篇 理想社会模式
  • 4 篇 毛泽东
  • 3 篇 中国
  • 3 篇 社会理想
  • 3 篇 儒家思想
  • 3 篇 共产主义
  • 2 篇 村社农民
  • 2 篇 严复
  • 2 篇 小康之路
  • 2 篇 马克思主义
  • 2 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
  • 2 篇 庄子后学
  • 2 篇 春秋战国时代
  • 2 篇 社会主义
  • 2 篇 五四时期
  • 2 篇 社会控制
  • 2 篇 《庄子》
  • 2 篇 理想体系
  • 2 篇 思想理论体系
  • 2 篇 儒学复兴

机构

  • 2 篇 湖南大学
  • 2 篇 青岛大学
  • 1 篇 甘肃省通渭县第一...
  • 1 篇 兰州大学
  • 1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1 篇 西南石油学院
  • 1 篇 华中师大理论课部
  • 1 篇 渭南师范学院
  • 1 篇 天津社会科学院历...
  • 1 篇 天津师范大学
  • 1 篇 浙江工程学院
  • 1 篇 郑州大学
  • 1 篇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
  • 1 篇 吉林大学
  • 1 篇 中国政法大学
  • 1 篇 渤海大学
  • 1 篇 南开大学
  • 1 篇 扬州大学
  • 1 篇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
  • 1 篇 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

  • 2 篇 姜建设
  • 2 篇 陈先初
  • 2 篇 苏中立
  • 2 篇 欧阳康
  • 1 篇 叶泽雄
  • 1 篇 安宁
  • 1 篇 李学林
  • 1 篇 严安政
  • 1 篇 赵华灵
  • 1 篇 许哲娜
  • 1 篇 马加路
  • 1 篇 郭鑫淼
  • 1 篇 王诗琪
  • 1 篇 刘贞晔
  • 1 篇 贺小宇
  • 1 篇 zhao hua-ling
  • 1 篇 王子闻
  • 1 篇 李成林
  • 1 篇 liu zhenye
  • 1 篇 居维纲

语言

  • 3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理想社会模式"
3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戊戌时期谭嗣同和严复的理想社会模式之比较
收藏 引用
史学月刊 1998年 第6期 78-83页
作者: 苏中立
谭嗣同和严复都是近代中国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而英勇斗争的卓越代表,他们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理想社会模式。文章从中西思想文化结合的视角,阐明了甲午战后谭严二人理想社会模式的形成过程和具体表现;并从出发点、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五四时期国人理想社会模式的转型
收藏 引用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 第5期23卷 5-10页
作者: 陈先初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湖南长沙410082
19世纪中下叶开始,中国人的社会理想逐渐摆脱传统的"大同"、"平均"社会理想模式,而向近代理想社会模式过渡。在这一过程中,五四时期构成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关节点。五四不仅帮助中国人树立了建立民主社会理想,并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和严复的理想社会模式之比较
收藏 引用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年 第4期40卷 40-45页
作者: 苏中立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湖北武汉430079
本文论述了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与严复理想社会模式的形成过程、两者之间的异同及从中得出的几点启示。认为他们的理想社会模式都是其爱国思想的逻辑发展 ;他们都把现代化和均平作为其理想社会的主要目标 ,但在均平的侧重点上却有所不同 ...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老庄学派理想社会模式的再探讨
收藏 引用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 第6期27卷 63-68页
作者: 姜建设
老庄学派理想社会模式的再探讨姜建设对于老庄学派理想中的社会模式,前人作过一些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绩,然而总起来看,这些研究还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仍有重新探讨的必要。本文打算在全面剖析老庄学派社会模式理论内涵的基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毛泽东的理想社会模式简析
收藏 引用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 第1期14卷 1-8页
作者: 居维纲
毛泽东的理想社会模式简析居维纲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人物。历史表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无论胜利或者挫折,都同毛泽东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个重要方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从解构到建构:从冯尼格特小说看其对理想社会模式的探索
从解构到建构:从冯尼格特小说看其对理想社会模式的探索
收藏 引用
作者: 王子闻 南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美国后现代作家库尔特·冯尼格特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中推出了不少作品,特别是1969年出版的《五号屠场》奠定了他在美国文坛的地位,使其成为后现代的代表作家之一。从冯尼格特文学生涯的开端到宣布《时震》为“封笔之作”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理想社会模式和毛泽东的资本主义观
收藏 引用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 第6期8卷 17-22页
作者: 刘诚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江苏扬州225002
毛泽东的资本主义观是与他对中国理想社会模式的追求密切相关的。从憧憬理想社会主义到建立现实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再到追求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毛泽东对资本主义也历经了坚决反对、利用发展和使资本主义在中国绝种这样一个否定之否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老庄学派理想社会模式的再探讨
收藏 引用
中国哲学史 1995年 第2期 53-58页
作者: 姜建设
对于老庄学派理想中的社会模式,前人作过一些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绩,然而总起来看,这些研究还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仍有重新探讨的必要。
来源: 评论
我国古代理想社会模式的宏观分析
收藏 引用
经济视角 2013年 第4期32卷 3-4页
作者: 周兴晨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吉林长春130012
中国古代的社会理想模式思想作为中国社会思想史的重要分支,有其特有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围绕着中国古代的理想模式的整体情况这一问题展开论述,最后尝试性的提出了当代中国社会模式构建中的社会运行内在价值的相关构想。
来源: 评论
五四时期国人理想社会模式的转型
五四时期国人理想社会模式的转型
收藏 引用
纪念五四运动九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作者: 陈先初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中华民族是富有理想主义的优秀民族,中国人自古就充满着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并提出了多种理想社会模式构想。19世纪中下叶以后,随着时势和社会思潮的演变,人们的社会观念发生重大变化,理想社会模式逐渐由传统型向近代型转换。在这一过程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