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45 篇 期刊文献
  • 256 篇 学位论文
  • 45 篇 会议
  • 28 篇 专利
  • 7 篇 成果
  • 4 篇 科技报告

馆藏范围

  • 68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81 篇 工学
    • 320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84 篇 城乡规划学
    • 68 篇 农业工程
    • 27 篇 水利工程
    • 24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22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20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8 篇 建筑学
    • 8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5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5 篇 船舶与海洋工程
    • 4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4 篇 林业工程
    • 3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 篇 矿业工程
  • 413 篇 理学
    • 391 篇 生态学
    • 23 篇 地理学
    • 6 篇 数学
    • 3 篇 生物学
  • 207 篇 农学
    • 184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9 篇 林学
    • 9 篇 畜牧学
    • 9 篇 草学
    • 5 篇 作物学
  • 137 篇 管理学
    • 118 篇 公共管理
    • 10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9 篇 工商管理
  • 41 篇 经济学
    • 25 篇 应用经济学
    • 18 篇 理论经济学
  • 2 篇 历史学
    • 2 篇 中国史
  • 1 篇 法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文学

主题

  • 657 篇 生态安全评价
  • 84 篇 psr模型
  • 44 篇 指标体系
  • 35 篇 生态安全
  • 30 篇 层次分析法
  • 29 篇 熵权法
  • 25 篇 土地利用
  • 25 篇 生态安全格局
  • 25 篇 土地资源
  • 25 篇 gis
  • 23 篇 dpsir模型
  • 21 篇 土地利用变化
  • 19 篇 景观格局
  • 14 篇 主成分分析
  • 13 篇 生态足迹
  • 13 篇 可持续发展
  • 12 篇 p-s-r模型
  • 12 篇 遥感
  • 11 篇 耕地
  • 10 篇 综合指数法

机构

  • 15 篇 甘肃农业大学
  • 15 篇 延边大学
  • 15 篇 辽宁师范大学
  • 14 篇 西北师范大学
  • 14 篇 中国地质大学
  • 13 篇 兰州大学
  • 12 篇 长安大学
  • 12 篇 西南大学
  • 11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11 篇 陕西师范大学
  • 10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10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10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10 篇 中国矿业大学
  • 9 篇 内蒙古师范大学
  • 9 篇 东北农业大学
  • 9 篇 新疆大学
  • 8 篇 成都理工大学
  • 8 篇 福建农林大学
  • 8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作者

  • 6 篇 朱卫红
  • 4 篇 南颖
  • 4 篇 倪晓娇
  • 4 篇 贾艳红
  • 4 篇 赵军
  • 4 篇 夏建新
  • 4 篇 李晓兵
  • 4 篇 苗承玉
  • 4 篇 任志远
  • 3 篇 邹秀萍
  • 3 篇 wang manxiang
  • 3 篇 lu shaoyou
  • 3 篇 张青青
  • 3 篇 邓楚雄
  • 3 篇 伊坤朋
  • 3 篇 刘凯
  • 3 篇 马娟娟
  • 3 篇 常学礼
  • 3 篇 齐鹏
  • 3 篇 zou tiansen

语言

  • 685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生态安全评价"
685 条 记 录,以下是41-50 订阅
排序:
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城市生态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应用生态学报 2006年 第10期17卷 1923-1927页
作者: 高长波 陈新庚 韦朝海 彭晓春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广州510300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广州510275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广州510640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广州510655
为了拓新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安全评价方法的研究,根据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了一个有3个要素和33项具体指标的城市生态安全水平度量的指标体系,并运用客观的熵权法赋权、模糊综合评价法以及划分的等级标准对我国5个经济发达城市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熵权法在草原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中的应用——以甘肃牧区为例
收藏 引用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7年 第1期21卷 17-21页
作者: 贾艳红 赵军 南忠仁 赵传燕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兰州730000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兰州730070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兰州730000
本文在生态安全评价状态-压力-响应概念框架模型的指导下,以甘肃牧区草原生态安全评价为例,将熵权法与综合评价法有机结合进行了甘肃牧区草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权重确定及评价结果计算,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方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生态脆弱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生态安全评价——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为例
收藏 引用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2年 第5期26卷 187-193页
作者: 贾铁飞 冯亚芬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地理系 上海200234 嘉应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梅州514015
以地处我国农牧交错、生态脆弱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为例,借鉴国内外生态安全评价方法,通过对10个重点旅游资源区进行详细调查,构建了区域性旅游开发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旅游资源赋存环境生态承受能力、旅游资源开发生态影响力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黑河中下游绿洲生态安全评价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04年 第9期24卷 1916-1923页
作者: 杜巧玲 许学工 刘文政 北京大学资源与环境地理系
生态安全包括自然生态安全、经济生态安全和社会生态安全 ,尤指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的安全 ,即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健康的整体水平反映。生态安全是维护地区或国家乃至全球的生态环境不受威胁的状态 ,能为整个生态经济系统的持续发展提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遗传投影寻踪插值模型在生态安全评价中的应用——以甘肃省民勤县为例
收藏 引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 第1期41卷 118-124页
作者: 刘海娟 陆凡 兰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甘肃兰州730000
【目的】评价甘肃省民勤县6个乡的生态安全等级,为民勤县的荒漠化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首先根据最佳投影值及其对应等级的关系,构建了用于生态安全评价的遗传投影寻踪插值模型,然后以甘肃民勤县6个乡(昌宁乡、蔡旗乡、苏武乡、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撤回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20年
作者: 杨兆青 陆兆华 刘丹 袁明扬 王菲 荣正阳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恢复生态学研究所 滨州学院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评价能够协调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基于PSR模型,以煤炭资源型城市锡林浩特市为研究区域,从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方面共选取了33个指标因子,构建了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生态安全评价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叶尔羌河平原绿洲土地利用变化及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收藏 引用
土壤 2019年 第4期51卷 795-802页
作者: 麦丽开·艾麦提 满苏尔·沙比提 张雪琪 马国飞 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以叶尔羌河平原绿洲为研究区,选择1991年、2005年、2016年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利用RS和GIS技术对研究区的土地利用进行了定量的提取和分析,同时,通过近26a社会经济数据,采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了研究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Delphi-PSR模型的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评价
收藏 引用
山地学报 2019年 第3期37卷 328-336页
作者: 王毅 谢蓉蓉 王菲凤 王学福 郭生祥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福建省资源循环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祁连山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国家生态安全核心区和重点治理区。为研究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状况,本文基于该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特征,选取24项评价指标,构建PSR(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以Delphi经典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生态安全评价及态势分析
收藏 引用
生态环境学报 2018年 第2期27卷 304-312页
作者: 胡志仁 龚建周 李天翔 孙家仁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广东广州510006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广东广州510655
着眼于珠三角地区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城市群生态安全评价及预测研究,以掌握珠三角城市群生态安全时空分异,为地区生态安全维护与管理决策提供参考。基于PSR模型,从资源、环境、人口和社会经济等方面选取15个指标,构建珠三角城市群生态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玉溪市耕地生态安全评价
收藏 引用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 第5期34卷 874-883页
作者: 吴利 柳德江 玉溪师范学院地理与国土工程学院 云南玉溪653100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湖南长沙410081
【目的】尝试在BP神经网络的基础上引入遗传算法进行耕地生态安全评价,以解决BP神经网络在进行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中收敛速度慢及局部极小值等局限性问题。【方法】依据玉溪市耕地现状,建立由生态压力与生态支持两个子系统组成共计18个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