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9 篇 期刊文献
  • 28 篇 学位论文
  • 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7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60 篇 理学
    • 59 篇 生态学
    • 3 篇 地理学
  • 58 篇 农学
    • 58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 篇 畜牧学
    • 1 篇 草学
  • 33 篇 工学
    • 15 篇 城乡规划学
    • 7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6 篇 建筑学
    • 3 篇 农业工程
    • 3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土木工程
    • 1 篇 水利工程
    • 1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 篇 软件工程
  • 13 篇 管理学
    • 12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经济学
    • 2 篇 理论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主题

  • 79 篇 生态系统服务簇
  • 24 篇 生态系统服务
  • 22 篇 权衡与协同
  • 9 篇 生态功能分区
  • 8 篇 invest模型
  • 7 篇 聚类分析
  • 5 篇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 4 篇 权衡/协同
  • 4 篇 协同
  • 4 篇 功能分区
  • 4 篇 权衡协同
  • 4 篇 权衡
  • 4 篇 驱动因素
  • 4 篇 尺度效应
  • 3 篇 多情景模拟
  • 2 篇 地理探测器
  • 2 篇 武汉都市圈
  • 2 篇 生态功能区划
  • 2 篇 地形起伏度
  • 2 篇 生态用地

机构

  • 5 篇 北京大学
  • 4 篇 西北师范大学
  • 3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3 篇 南京林业大学
  • 3 篇 同济大学
  • 3 篇 福建农林大学
  • 3 篇 福州大学
  • 3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3 篇 湖北大学
  • 3 篇 云南大学
  • 2 篇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
  • 2 篇 四川师范大学
  • 2 篇 兰州大学
  • 2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2 篇 广西大学
  • 2 篇 安徽理工大学
  • 2 篇 吉林大学
  • 2 篇 武汉大学
  • 1 篇 中国地理学会自然...
  • 1 篇 重庆交通大学

作者

  • 3 篇 peng jian
  • 3 篇 彭建
  • 3 篇 张春悦
  • 2 篇 liu song
  • 2 篇 潘莹
  • 2 篇 宋家鹏
  • 2 篇 wu jiansheng
  • 2 篇 zhang chunyue
  • 2 篇 白永平
  • 2 篇 zhao jun
  • 2 篇 何国钰
  • 2 篇 钟晓红
  • 2 篇 刘颂
  • 2 篇 吴健生
  • 1 篇 杨子仪
  • 1 篇 tuo rui
  • 1 篇 li shujuan
  • 1 篇 zhang yaru
  • 1 篇 廖丽萍
  • 1 篇 孟欣宇

语言

  • 7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生态系统服务簇"
7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典型“山地-绿洲-荒漠”系统生态系统服务簇空间分布及其成因分析——以石羊河流域为例
收藏 引用
地理研究 2025年 第1期44卷 292-304页
作者: 龚享林 白永平 张春悦 陈繁繁 赵越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兰州730070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西安710110
山地、绿洲和荒漠是西北干旱区主要景观,特殊的景观本底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加剧使得当地的生态系统受到严重威胁。为此探究典型地区生态系统服务簇形成原因有利于干旱区生态系统服务高效综合管理。本文选取具有典型“山地-绿洲-荒漠”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簇生态功能分区识别:以川西北生态示范区为例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25年
作者: 张扬 邱瑶 张琰 戴晓爱 成都理工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数字胡焕庸线研究院 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
探究生态系统服务及其协同/权衡关系时空演变特征,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簇时空演变特征划分生态功能分区,对生态系统管理和国土空间优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川西北生态示范区为研究区,在评估4种生态系统服务的基础上,综合相关分析、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簇的珠江源区生态功能分区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杂志 2025年 第1期46卷 177-188页
作者: 吴福荣 税伟 马永强 巫殷攀 郭梦洁 杨春宇 王子凡 福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福建福州350116 福州大学区域与城乡规划研究中心 福建福州350116 福州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福建) 福建福州350116 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 福建福州362406
识别生态系统服务簇,进行珠江源生态功能分区,为珠江源区土地利用格局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修复以及土地资源精准管控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研究基于InVEST模型和食物供给模型对珠江源区2010—2020年的生境质量、土壤保持、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簇分析的福州都市圈生态保护空缺识别研究
收藏 引用
园林 2025年 第1期42卷 14-22页
作者: 李秋蓉 廖凌云 福建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 福州350002 武夷山国家公园研究院 福州350002
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都市圈面临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不协调的问题。以福州都市圈为例,运用In VEST模型评估2020年生境质量、碳固存、土壤保持、水源涵养4项关键生态系统服务,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基于此利用SOM聚类分析福州都市圈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生态系统服务簇空间演变轨迹及其社会-生态驱动的地理探测——以大连市为例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22年 第14期42卷 5734-5747页
作者: 闫晓露 李欣媛 刘澄浩 李佳伟 钟敬秋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大连116029 辽宁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高校协同创新中心 大连116029 大连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 大连116029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01
生态系统服务簇是多种生态系统服务的组合,明晰生态系统服务簇及其自然⁃社会经济驱动因素,对生态系统服务内部相互依赖机制识别、实现多种生态系统服务间良性互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生态系统服务簇的识别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对多种生态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黄土丘陵沟壑区村域生态系统服务簇的时空分异及其地形梯度分析
收藏 引用
地理科学进展 2022年 第4期41卷 670-681页
作者: 刘迪 陈海 荔童 张行 耿雨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西安710127 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 西安710127 浙江财经大学土地与城乡发展研究院 杭州310018
探究村域生态系统服务簇对于厘清黄土丘陵沟壑区农业生态系统复杂特征、从多重服务供给角度提高服务的福祉贡献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黄土丘陵沟壑区米脂县为例,基于高斯混合模型识别2009年和2019年村域生态系统服务簇并分析其时空分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多情景模拟下宁夏平原生态系统服务簇识别研究
收藏 引用
地理研究 2022年 第12期41卷 3364-3382页
作者: 张春悦 白永平 杨雪荻 李玲蔚 梁建设 王倩 陈志杰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兰州730070 兰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兰州730030 兰州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兰州730070
识别生态系统服务簇及其演化轨迹对区域生态服务管理至关重要,但目前研究多基于历史时期或单一时间节点,对于生态系统服务簇进行情景分析的研究还较为欠缺。本文以宁夏平原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CA-Markov模型对宁夏平原地区土地利用进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簇的内蒙古荒漠草原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分布特征
收藏 引用
草业学报 2023年 第4期32卷 1-14页
作者: 胡宇霞 龚吉蕊 朱趁趁 矢佳昱 张子荷 宋靓苑 张魏圆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北京100875
生态系统服务在维持生态安全、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福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内蒙古荒漠草原为研究区,分别对2000、2017年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生境质量、游憩潜力进行定量评估,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探讨服务间的权衡/协同关系,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珠三角地区生态系统服务簇权衡/协同网络及非线性阈值效应
收藏 引用
热带地理 2024年 第12期44卷 2278-2291页
作者: 李婷 李志文 陈登帅 李辉霞 徐皓帆 佛山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广东佛山528011 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山东聊城252000
非线性关系研究是理解生态系统及其与人类活动之间复杂交互作用机理的重要基础。综合运用InVEST、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地理加权回归和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模型,刻画珠三角地区生态系统服务簇空间格局,明确不同服务中权衡/协同网络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梁子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簇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力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24年 第21期44卷 9485-9503页
作者: 罗雅文 周燕 禹佳宁 刘梦瑶 徐莉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城乡规划系 武汉430000 湖北省人居环境工程研究中心 武汉430000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430079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明确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及其相互作用关系的演变和驱动机制,对流域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梁子湖流域为例,基于FLUS模型、Pearson相关性分析、自组织映射、地理探测器等方法识别流域2010—2030...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