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82 篇 期刊文献
  • 24 篇 学位论文
  • 7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1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3 篇 理学
    • 26 篇 生态学
    • 12 篇 数学
    • 3 篇 海洋科学
    • 2 篇 大气科学
    • 2 篇 统计学(可授理学、...
    • 1 篇 地质学
  • 36 篇 农学
    • 30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3 篇 作物学
    • 3 篇 水产
    • 2 篇 畜牧学
    • 2 篇 草学
  • 20 篇 工学
    • 8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3 篇 水利工程
    • 2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2 篇 城乡规划学
  • 16 篇 教育学
    • 14 篇 教育学
    • 2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6 篇 管理学
    • 8 篇 公共管理
    • 5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5 篇 工商管理
  • 8 篇 经济学
    • 7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理论经济学
  • 6 篇 法学
    • 3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 篇 法学
    • 1 篇 社会学
    • 1 篇 公安学
  • 1 篇 文学
    • 1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医学
  • 1 篇 艺术学

主题

  • 113 篇 生态系统模型
  • 6 篇 气候变化
  • 6 篇 富营养化
  • 4 篇 生态学
  • 3 篇 农田生态系统
  • 3 篇 能量流动
  • 3 篇 不确定性
  • 3 篇 大气反演
  • 3 篇 控制方案
  • 2 篇 碳汇
  • 2 篇 农业
  • 2 篇 碳循环
  • 2 篇 土地利用
  • 2 篇 奥林匹克水上公园
  • 2 篇 中国
  • 2 篇 淀山湖
  • 2 篇 创新生态系统
  • 2 篇 亚热带人工针叶林
  • 2 篇 布朗芬布伦纳
  • 2 篇 森林生态系统

机构

  • 6 篇 南京大学
  • 5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4 篇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
  • 4 篇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
  • 3 篇 南京农业大学
  • 3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3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3 篇 北京大学
  • 3 篇 大连海洋大学
  • 3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2 篇 华北电力大学
  • 2 篇 天津大学
  • 2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2 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 2 篇 上海海洋大学
  • 2 篇 canada centre fo...
  • 2 篇 近岸海洋环境科学...
  • 2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1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1 篇 国家开放大学

作者

  • 5 篇 米娜
  • 4 篇 于贵瑞
  • 4 篇 朱永青
  • 3 篇 yu gui-rui
  • 3 篇 居为民
  • 3 篇 mi na
  • 3 篇 王树森
  • 3 篇 林卫青
  • 3 篇 卢士强
  • 3 篇 纪瑞鹏
  • 3 篇 刘峻杉
  • 3 篇 张玉书
  • 3 篇 李荣平
  • 3 篇 陈鹏狮
  • 3 篇 江飞
  • 2 篇 吴谋松
  • 2 篇 he wei
  • 2 篇 邱明
  • 2 篇 zhu yong-qing
  • 2 篇 顾峰雪

语言

  • 111 篇 中文
  • 2 篇 英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生态系统模型"
113 条 记 录,以下是41-50 订阅
排序:
青藏高原碳汇现状及其未来趋势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23年 第7期53卷 1506-1516页
作者: 汪涛 王晓昳 刘丹 吕冠廷 任帅 丁金枝 陈报章 曲建升 汪亚峰 朴世龙 陈发虎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青藏高原地球系统与资源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信息中心 成都61004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中法地球系统模拟联合研究中心北京100101
青藏高原陆地生态系统碳汇估算存在较大差异,不同研究结果能相差一个数量级.另外,未来气候暖湿化总体有利于高原碳汇,但封存在多年冻土中的土壤有机碳面临着较高的排放风险.因此,迫切需要开展高原陆地碳汇现状与未来潜力的估算.为此,本...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内蒙古典型草原土壤不同剖面深度CO_2通量格局及其驱动因子
收藏 引用
生态环境 2008年 第5期17卷 2024-2030页
作者: 张智才 刘峻杉 朱锴 陶岩 邵振艳 田玉强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5
土壤CO2的释放能够显著增加大气中CO2的浓度,增强温室效应,从而对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产生重要影响。但是,不同的土壤层对CO2通量的贡献量有很大的差异。文章通过挖坑法结合红外气体分析法研究了内蒙古草原典型针茅(Stipa krylovii)群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南京大学碳同化系统(NUCAS)的羰基硫、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与土壤水分联合同化研究
收藏 引用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24年 第6期39卷 1392-1403页
作者: 朱华杰 吴谋松 江飞 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 江苏南京210023 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23 南京大学关键地球物质循环前沿科学中心 江苏南京210023
陆地生态系统模型是研究全球碳循环与气候变化之间复杂反馈机制的重要工具。然而,陆地生态系统模型模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基于观测数据约束模型参数是实现模型的精确模拟的有效技术手段。为了研究不同观测数据及其组合对陆地生态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在线问答社区中参与者知识行为研究综述
收藏 引用
图书情报知识 2018年 第3期35卷 103-112页
作者: 齐云飞 赵宇翔 朱庆华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南京210093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 郑州451464 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南京210094
作为一种重要的知识交互平台,在线问答社区改变了传统的知识搜索与服务模式,实现了集体智慧的整合与利用。在线问答社区存在着多种参与者,他们彼此关联共同影响着社区的平衡与发展。对此,文章希望从个体、环境和生态系统等多种视角揭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气CO_2升高及气候变化对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制约和影响(英文)
收藏 引用
植物生态学报 2001年 第2期25卷 175-189页
作者: 潘愉德 J.M.MELILLO D.W.KICKLIGHTER 肖向明 A.D.MCGUIRE USDAForestService TheEcosystemCenter MarineBiologicalLaboratory ComplexSystemsResearchCenter UniversityofNewHampshire U.S.GeologicalSurvey
在本项研究中 ,我们探讨了大气 CO2 加倍和气候变化条件下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变化。与多数研究不同的是 ,我们耦合了两个以地理空间为参照的生态系统模型 ,即生物地理模型 (KBIOME)和生物地球化学模型 (TEM) ,用此研究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结合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方法的中国陆地碳汇估算
收藏 引用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24年 第3期29卷 229-242页
作者: 张志枨 王训梅 王军 阎然 才其骧 何维 居为民 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 南京210023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地理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23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与地球物理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实验室 北京100029
利用自下而上的生态系统过程模型BEPS和VEGAS以及自上而下的OCO-2 v10 MIP中多个大气反演优化结果,评估了中国2015~2019年碳汇规模及其空间分布,并结合中国四大地理分区边界和土地利用数据,进一步梳理了中国四大分区以及森林、草地、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WSN的天目山森林碳通量估算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9年 第12期42卷 230-236页
作者: 范洪 胡军国 赵明水 毛国平 浙江农林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浙江杭州311300 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浙江杭州311311 景宁畲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 浙江景宁323500
碳通量估算对了解森林碳循环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研究森林碳循环时空变异特征时,鉴于精度较高的涡度相关技术并不能得到很好的效果,文章提出了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作为监测手段,以生态系统模型模拟森林环境的碳循环过程。对天目山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碳交换的机理模拟及其与观测的比较研究
收藏 引用
地球科学进展 2007年 第3期22卷 313-321页
作者: 顾峰雪 曹明奎 于贵瑞 陶波 温学发 刘允芬 张雷明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综合研究中心
CEVSA模型是一个基于生理生态过程模拟植物—土壤—大气系统能量交换和水碳氮耦合循环及其对环境变化响应和适应的机理模型,在区域和全球尺度上得到广泛应用,但缺乏在生态系统尺度上的验证。本研究对CEVSA模型中碳循环关键过程的定量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具时滞的N种群互惠系统的概周期解
收藏 引用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 第3期34卷 9-13页
作者: 张晓颖 王克 长春大学应用理学院数学系 吉林长春130022 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 吉林长春130024
对于具时滞的N种群互惠概周期系统的概周期解问题 ,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得到了该系统存在惟一的一致渐近稳定概周期解的充分条件 .
来源: 评论
Ecopath with Ecosim在水生生态系统研究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海洋科学 2007年 第1期31卷 83-86页
作者: 宋兵 陈立侨 Chen Yong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上海200062 浙江海事局 浙江杭州310014 School of Marine Science University of Maine ME 04469 USA
地球上的水体为人类提供着无法计量的生态系统服务和相应的生态价值。然而,水生生态系统一直承受着巨大的捕捞和环境压力。为更好地分析人类以及自然扰动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并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许多研究种群结构和动态的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