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 篇 学位论文
  • 3 篇 期刊文献
  • 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8 篇 农学
    • 3 篇 畜牧学
    • 2 篇 作物学
    • 2 篇 水产
    • 1 篇 植物保护

主题

  • 8 篇 生殖转换
  • 3 篇 蚤状溞
  • 2 篇 整体原位杂交
  • 1 篇 种群密度
  • 1 篇 抑制剂
  • 1 篇 磺吡酮
  • 1 篇 rna干扰
  • 1 篇 foxo
  • 1 篇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
  • 1 篇 激素
  • 1 篇 qpcr
  • 1 篇 苯氧威
  • 1 篇 播种时间
  • 1 篇 基因表达
  • 1 篇 生物量分配动态
  • 1 篇 性别决定
  • 1 篇 歪头菜
  • 1 篇 生殖分配比例
  • 1 篇 rt-pcr
  • 1 篇 5-硝基尿嘧啶

机构

  • 3 篇 宁波大学
  • 2 篇 河北大学
  • 1 篇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
  • 1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1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1 篇 湖南师范大学
  • 1 篇 华中农业大学

作者

  • 2 篇 王全晟
  • 2 篇 周伟
  • 1 篇 睢秉键
  • 1 篇 王妮
  • 1 篇 赵云龙
  • 1 篇 沈紫微
  • 1 篇 柳峰松
  • 1 篇 liu fengsong
  • 1 篇 xie song
  • 1 篇 陈茂华
  • 1 篇 谢松
  • 1 篇 黄文婕
  • 1 篇 李婧
  • 1 篇 li jing
  • 1 篇 wang quansheng
  • 1 篇 彭雄
  • 1 篇 周宣羽
  • 1 篇 nan zhi-biao
  • 1 篇 李梦甜
  • 1 篇 王梦鑫

语言

  • 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生殖转换"
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两种尿苷二磷酸葡萄糖基转移酶抑制剂对全周期型禾谷缢管蚜生殖转换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昆虫学报 2025年
作者: 王苏吉 黄文婕 李梦甜 王妮 彭雄 陈茂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业部西北黄土高原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目的】尿苷二磷酸葡萄糖基转移酶(uridine diphosphate-glycosyltransferases, UGTs)是昆虫体内重要解毒代谢酶,在多种生物学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主要有全周期型和不全周期型两种生活史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生殖转换期环境温度对小麦产量影响的研究
生殖转换期环境温度对小麦产量影响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王梦鑫 华中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小麦是越冬作物,尤其是冬小麦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低温春化才能在第二年开花结实。我国小麦种植模式以冬季播种为主,冬季低温来临前小麦主要进行营养生长。不同小麦品种因为对低温春化需求不同,生殖转换发生的时间也不尽相同。为了避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生物饵料蚤状溞生殖转换的衰老相关基因FoxO、Akt、Sir2的研究
基于生物饵料蚤状溞生殖转换的衰老相关基因FoxO、Akt、Sir2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周宣羽 宁波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蚤状溞(Daphnia pulex)是一种淡水微型甲壳动物,在世界各地内陆水域均有分布。FoxO是一种叉头框转录因子,它是经由转录调节和信号转导等过程来调节细胞存活和衰老。Akt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在调节细胞生长、存活和寿命中发挥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蚤状溞生殖转换相关功能基因Doublesex1的研究
蚤状溞生殖转换相关功能基因Doublesex1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周伟 宁波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蚤状溞(Daphnia pulex)是一种常见的淡水枝角类,为小型浮游动物,是第一个基因组序列被测序出来的溞类(Daphnia),已经作为一种新的模式生物被研究。其生殖方式特殊:当外界条件适宜时进行孤雌生殖(无性生殖);当环境条件恶化时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方形网纹溞和大型溞生殖转换机制的研究
方形网纹溞和大型溞生殖转换机制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王全晟 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枝角类(Daphnia)是一类小型的浮游甲壳动物,其生殖方式有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两种类型。通常在外界条件比较适宜时行孤雌生殖;在不良环境条件下行两性生殖产生休眠卵以渡过逆境。对于枝角类生殖转换的研究,多集中在环境诱导因子的描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定量表达和整体原位杂交研究Doublesex基因在蚤状溞生殖转换的作用
定量表达和整体原位杂交研究Doublesex基因在蚤状溞生殖转换的作用
收藏 引用
2013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
作者: 周伟 王丹丽 赵云龙 宁波大学海洋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为了研究Doublesex(dsx)基因在蚤状溞(Daphnia pluex)的生殖转换的作用,提取不同生殖状态的蚤状溞RNA,RT-PCR和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检测了Doublesex(dsx)在不同生殖状态溞体的表达差异。并通过体外转录制备DIG标记的Doublesex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方形网纹溞2种生殖模式的转换条件
收藏 引用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 第3期39卷 293-301页
作者: 王全晟 李婧 睢秉键 柳峰松 谢松 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河北保定071002 河北大学河北省动物系统学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河北保定071002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种群密度、温度和光照时长诱导方形网纹溞产生两性生殖的条件.统计发现,在适宜的条件下,方形网纹溞主要繁殖方式是孤雌生殖,种群密度迅速增大.当种群处于较高的密度时(≥3/mL),两性生殖的产物——休眠卵的产量逐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甘南地区歪头菜生殖分配对生殖产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草业科学 2014年 第5期31卷 884-891页
作者: 沈紫微 南志标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甘肃兰州730020
采用现存生殖分配(Standing Reproduction Allocation)的方法研究甘南地区歪头菜(Vicia unijuga)生物量生殖分配。结果表明,不同生长年限植株在整个生长季中,各构件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例随着季节变化表现为营养分配比重不断减少,生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