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05 篇 期刊文献
  • 30 篇 学位论文
  • 10 篇 会议
  • 2 篇 科技报告

馆藏范围

  • 14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55 篇 管理学
    • 30 篇 公共管理
    • 27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2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工商管理
  • 47 篇 法学
    • 22 篇 社会学
    • 22 篇 民族学
    • 5 篇 政治学
  • 25 篇 历史学
    • 12 篇 考古学
    • 12 篇 中国史
    • 2 篇 世界史
  • 20 篇 工学
    • 13 篇 城乡规划学
    • 3 篇 水利工程
    • 3 篇 农业工程
    • 2 篇 建筑学
    • 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19 篇 经济学
    • 14 篇 应用经济学
    • 7 篇 理论经济学
  • 6 篇 理学
    • 2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2 篇 生态学
    • 1 篇 地理学
    • 1 篇 地质学
  • 5 篇 文学
    • 3 篇 新闻传播学
    • 2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4 篇 农学
    • 2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体育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艺术学

主题

  • 147 篇 生计模式
  • 7 篇 生计资本
  • 6 篇 生态移民
  • 5 篇 文化变迁
  • 5 篇 生态环境
  • 4 篇 多元化
  • 4 篇 生活方式
  • 3 篇 乡村振兴
  • 3 篇 环境变迁
  • 3 篇 移民生产安置
  • 3 篇 文化适应
  • 3 篇 变迁
  • 3 篇 村落共同体
  • 3 篇 传统文化
  • 2 篇 社会空间
  • 2 篇 生计转型
  • 2 篇 农村
  • 2 篇 生计风险
  • 2 篇 日常生活
  • 2 篇 生活水平

机构

  • 13 篇 中山大学
  • 9 篇 云南大学
  • 7 篇 厦门大学
  • 6 篇 贵州大学
  • 4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4 篇 云南师范大学
  • 3 篇 中央民族大学
  • 3 篇 复旦大学
  • 3 篇 华南农业大学
  • 3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3 篇 安徽师范大学
  • 3 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3 篇 河海大学
  • 3 篇 贵州财经大学
  • 2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2 篇 甘肃农业大学
  • 2 篇 江西财经大学
  • 2 篇 兰州大学
  • 2 篇 西南民族大学
  • 2 篇 贵州师范大学

作者

  • 3 篇 赵越云
  • 3 篇 何国强
  • 3 篇 康健
  • 3 篇 樊志民
  • 2 篇 周云水
  • 2 篇 he guo-qiang
  • 2 篇 刘敏
  • 2 篇 崔明昆
  • 2 篇 杨晓燕
  • 2 篇 曹大明
  • 2 篇 史俊宏
  • 2 篇 孙海芳
  • 2 篇 王毅杰
  • 2 篇 赵立娟
  • 2 篇 强舸
  • 2 篇 马赞甫
  • 2 篇 李雪
  • 2 篇 汪奔
  • 2 篇 王永平
  • 2 篇 徐杰舜

语言

  • 14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生计模式"
14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互嵌与共生:多民族杂居区生计模式的族际互动——以九龙县为例
收藏 引用
民族学刊 2025年 第4期16卷 112页
作者: 欧妮 蔡华 西南民族大学 四川成都610041
生计是衡量福祉的重要尺度,也是实现乡村振兴与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议题。民族地区的发展需要突破单向度的经济互惠,构建多维度协同演化的共生系统。本文以四川省九龙县为田野点,采用民族学参与观察与历史文献互证法,剖析汉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人口的人力资本、生计模式与脱贫脆弱性——基于凉山彝区大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调研分析
收藏 引用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 第1期19卷 158-166页
作者: 唐亮 李雪 苏艺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泸州商学院 四川泸州646000 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四川成都611130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四川成都610072
基于凉山彝区大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1034户脱贫家庭的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人力资本对脱贫脆弱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部分脱贫户的脱贫较为脆弱,但能够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人力资本对脱贫脆弱性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引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生计模式变迁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六盘山区两县的调研
收藏 引用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2年 第6期36卷 25-33页
作者: 段小红 魏瑞兄 王明珠 甘肃农业大学财经学院 兰州730070 甘肃农业大学理学院 兰州730070
为巩固易地扶贫搬迁成果,优化农户生计模式,促进六盘山区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生计可持续发展。文中运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法(PEA),以古浪县、靖远县的易地扶贫搬迁农户为研究对象,对六盘山区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的生计模式变迁状况进行研究,采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生计模式、婚姻市场与家庭发展压力——基于“半工半耕”与“半工半租”的比较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19年 第2期 139-143页
作者: 陈辉 周蓉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诸多研究认为,转型期农村代际关系紧张和公平正义原则缺失,诱发农村养老困境,代际关系陷入伦理性危机。但这些观点普遍以东北、华北和西北农村调研经验为基础,对南方发达地区农村经验关照不够。文章在比较分析关中和珠三角农民家庭生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生计模式分化视域下城郊农户征地预期的影响因素研究——以武汉市蔡甸区为例
收藏 引用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23年 第3期44卷 410-420页
作者: 孙怡平 蔡银莺 谢晋 田霞 杨青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湖北武汉430070 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 湖南长沙410128 海南大学管理学院 海南海口570228
农民盼征地是城市郊区突出的社会现象,从生计角度探究影响城郊农户征地预期的因素,为改进和完善现行征地制度提供参考。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利用武汉市蔡甸区562户村民调查数据,分析城郊农户在渐进城市化过程中的生计模式和征地预期,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乱世中徽州民众生计模式的转变:基于《黟县碧山李氏宗派谱》的个案考察
收藏 引用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17年 第1期 66-74页
作者: 康健 孔康平 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安徽芜湖241000
《黟县碧山李氏宗派谱》为李氏数代子孙积数十年之功共同完成的抄本,详细记载了徽州普通家庭在乱世中的生存状况、从医活动等极为珍稀的文献资料。黟县碧山李氏自明末至清代中期世代从事商业经营,晚清时期的太平天国战乱中李氏遭受重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社会空间视角下“淘宝村”的生计模式转型研究
收藏 引用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 第5期39卷 22-28+2页
作者: 周大鸣 向璐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通过对江苏省徐州市东风村的田野调查发现,随着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村落社会空间迅速变迁与重构并极具特色,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生活空间的变革,形成前店后厂式的新型居住空间;商业空间的出现与发展;生产空间的扩大,专业工业园区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云南新平傣族生计模式及其变迁的生态人类学研究
收藏 引用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 第5期47卷 30-35页
作者: 崔明昆 杨索 赵文娟 周晓红 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云南昆明650092 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 云南昆明650091 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 云南昆明650091
云南新平县戛洒镇大槟榔园是一个典型的傣族聚居村落,也是当地重点发展的特色乡村旅游村寨之一。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应用生态人类学的文化适应理论分析了大槟榔园的传统生计模式及其变迁,以及生计变迁对生态文化的影响等问题。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资本下乡中农户可持续生计模式构建
收藏 引用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 第2期 63-70,166页
作者: 李云新 吕明煜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湖北武汉430073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 湖北武汉430074
资本下乡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运用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方法,研究资本下乡对农户生计的影响与农户可持续生计模式构建。研究表明:资本下乡对农户生计环境和生计资本既有优化效应又有冲击效应;农户生计受资本...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畲族盘瓠传说与其生计模式关系研究
收藏 引用
宗教学研究 2010年 第1期 193-196页
作者: 曹大明 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
本文从历史记忆的角度阐述畲族盘瓠传说与其生计模式之间的关系,认为盘瓠传说对畲族生计模式具有制约作用。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