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3 篇 学位论文
  • 22 篇 期刊文献
  • 21 篇 会议
  • 2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8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5 篇 工学
    • 46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42 篇 机械工程
    • 2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农业工程
    • 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电气工程
    • 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60 篇 理学
    • 42 篇 化学
    • 14 篇 物理学
    • 5 篇 生物学
    • 2 篇 生态学
    • 1 篇 大气科学
  • 16 篇 医学
    • 10 篇 临床医学
    • 3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2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2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3 篇 农学
    • 3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中国史

主题

  • 88 篇 电化学生物传感
  • 7 篇 石墨烯
  • 6 篇 信号放大
  • 5 篇 纳米材料
  • 5 篇 dna
  • 4 篇 循环肿瘤细胞
  • 4 篇 碳纳米管
  • 3 篇 葡萄糖
  • 3 篇 microrna
  • 3 篇 金属-有机配位聚合...
  • 3 篇 葡萄糖氧化酶
  • 3 篇 过氧化氢
  • 2 篇 电催化
  • 2 篇 纳米通道
  • 2 篇 肿瘤标志物
  • 2 篇 自组装
  • 2 篇 生物小分子
  • 2 篇 靶标循环
  • 2 篇 杂交链式反应
  • 2 篇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

机构

  • 7 篇 湖南大学
  • 5 篇 东南大学
  • 5 篇 湖南师范大学
  • 4 篇 南京大学
  • 4 篇 青岛科技大学
  • 3 篇 西北大学
  • 2 篇 华中科技大学
  • 2 篇 甘肃省高校新型分...
  • 2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2 篇 江苏大学
  • 2 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 2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2 篇 南京理工大学
  • 2 篇 合肥工业大学
  • 2 篇 北京化工大学
  • 1 篇 江西中医药大学
  • 1 篇 广州大学
  • 1 篇 西南大学
  • 1 篇 大连理工大学
  • 1 篇 分析科学研究所/陕...

作者

  • 4 篇 鞠熀先
  • 3 篇 陈金华
  • 2 篇 左国防
  • 2 篇 杨丽娟
  • 2 篇 刘云清
  • 2 篇 盛庆林
  • 2 篇 陈旭
  • 2 篇 张宏芳
  • 2 篇 李小雨
  • 2 篇 王丽
  • 2 篇 张小华
  • 2 篇 田亮
  • 2 篇 郑建斌
  • 1 篇 董瑞新
  • 1 篇 肖菲
  • 1 篇 张金平
  • 1 篇 刘嫣然
  • 1 篇 蒋水英
  • 1 篇 崔林艳
  • 1 篇 刘锐晓

语言

  • 87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电化学生物传感"
8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基于核酸适体的电化学生物传感研究
收藏 引用
分析测试学报 2024年 第2期43卷 328-337页
作者: 李诗琪 骆怡琳 万建文 胡琼 韩冬雪 牛利 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广州大学分析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广州市传感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光电传感材料与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006 中山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广东珠海519082
核酸适体是一类经由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SELEX)技术在体外筛选获得的单链寡核苷酸片段,由于具有可人工批量合成、价格低廉、易于功能化修饰、特异性强、亲和力高、免疫原性低、批间差异小、热稳定性好等优良特性,在分析化学、疾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单原子材料在电化学生物传感中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2年 第9期43卷 123-136页
作者: 江博文 陈敬轩 成永华 桑微 寇宗魁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430070
电化学传感器具有响应速度快、专一性强及准确性高等特点,已成为生物传感快速检测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但目前难以达到对单个生物分子的检测水平,这主要受限于作为核心部件的探针材料.单原子材料由于其简单明确的原子局域结构,且具有媲...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抗污界面构建及其电化学生物传感应用进展
收藏 引用
应用化学 2022年 第5期39卷 736-748页
作者: 黎振华 诸颖 陈静 宋世平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物理生物研究室 中国科学院微观界面与探测重点实验室上海201800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员基础交叉研究中心 上海同步辐射光源张江实验室上海201210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便携性好、响应快速和易于集成等优点,在临床检测方面有很大应用潜力,并在可穿戴健康监测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在实际临床生物样本检测中,非靶标生物物质会在电极表面产生非特异性吸附(即生物污染),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自支撑石墨烯基复合薄膜电极的构筑及其电化学生物传感性能的研究
自支撑石墨烯基复合薄膜电极的构筑及其电化学生物传感性能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张玥 武汉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随着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和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物传感器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响应快、稳定性好、操作简便、可自动连续检测及易控制等优点。近年来,便携式传感器件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使得人们可以实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电化学生物传感与分子对接技术研究短管兔耳草成分对XOD的抑制活性及其结合机制
收藏 引用
药物分析杂志 2021年 第6期41卷 953-961页
作者: 毕莹 任玲玲 毛竹 曾金祥 张迟 熊浩仲 李敏 梁健 朱继孝 钟国跃 南昌市洪都中医院 南昌330006 江西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与民族药研究中心 南昌330004
目的:研究课题组前期从藏药短管兔耳草中分离得到单体成分及松果菊苷与毛蕊花糖苷对黄嘌呤氧化酶(XOD)的抑制活性,并探讨活性成分与XOD的结合机制,为基于藏药短管兔耳草的降尿酸新药开发奠定物质基础。方法:应用电化学生物传感法筛选XO...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DNA自组装信号放大策略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分析
基于DNA自组装信号放大策略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分析
收藏 引用
作者: 邱凤 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电化学生物传感策略结合了电分析方法的高灵敏度和生物识别过程的高特异性。其中,电化学生物传感策略中的生物成分识别待分析物,从而发生催化或结合反应,最终产生由检测器能监测的电信号,该信号与待分析物浓度成比例。由于电化学生物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聚乙烯二氧噻吩衍生物的合成与电化学生物传感研究
聚乙烯二氧噻吩衍生物的合成与电化学生物传感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鲍文吉 内蒙古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电高分子材料聚乙烯二氧噻吩(PEDOT)具有导电,导离子,稳定性高等特点,因此在生物电子与传感领域被广泛关注,但由于PEDOT本身不具备生物识别功能,所以需要引入特定的识别原件或受体赋予PEDOT一定的识别功能,通常识别元件或受体可通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纳米通道内双重识别的microRNA电化学生物传感方法研究
基于纳米通道内双重识别的microRNA电化学生物传感方法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江籽琏 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电化学生物传感可将生物分子之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转化为高灵敏的电信号,是电分析化学最热门的一个研究领域。本学位论文以纳米通道识别-独立电极检测的双界面电化学生物传感平台为基础,建立了检测mi RNA-21、let-7a的三种电化学生物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N掺杂碳基单原子催化剂在电化学生物传感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收藏 引用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2022年 第4期28卷 301-307页
作者: 左国防 王鹏 廖天录 甘肃省高校新型分子材料设计与功能省级重点实验室 天水741000 天水师范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天水741000
基于单原子催化剂(SACs)最大的原子利用率、可调控的电子结构、高活性位点、特殊的催化反应性能以及高度稳定性等特性,研究者以N掺杂碳基材料为载体,配体单元材料为模型,将单原子催化的研究拓展到电化学生物传感材料改性领域,研究了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的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分析
基于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的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分析
收藏 引用
作者: 柳棒 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随着药物检测和早期诊断等各个领域对DNA检测技术的需求不断增长,各种生物分析方法迅速发展。其中电化学生物传感分析方法因其独特的高效率和高精度特性受到科学家们的青睐。尽管许多可用来检测特定的基因序列的电化学平台已经被研发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