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 篇 历史学
    • 3 篇 中国史
  • 2 篇 法学
    • 1 篇 政治学
    • 1 篇 民族学

主题

  • 3 篇 礼仪互动
  • 1 篇 清代山东
  • 1 篇 探病目的
  • 1 篇 系谱化宗族
  • 1 篇 释奠礼
  • 1 篇 宗族代表人
  • 1 篇 春秋战国
  • 1 篇 唐玄宗
  • 1 篇 探病行为

机构

  • 1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1 篇 泰山学院
  • 1 篇 重庆师范大学

作者

  • 1 篇 李锦
  • 1 篇 周晓冀
  • 1 篇 张玉亭

语言

  • 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礼仪互动"
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论春秋战国时期探病行为的政治文化功能
收藏 引用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 第1期45卷 29-33页
作者: 李锦 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重庆401331
探病,亦称视疾、问疾。春秋战国时期的探病行为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甚或具备一定的政治功能。它是“探病者”与“病人”在“探病”过程中进行的双向互动。探病行为可分为亲自探病与遣派、委托探病两种情况。君探臣病时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清代山东宗族的系谱化与地方建构
社会史研究
收藏 引用
社会史研究 2024年 第2期 250-281页
作者: 周晓冀 泰山学院历史学院、区域社会与文化研究中心
在清代山东地区,宗族的实体性一般不强,主要表现为一种意识形态的范畴,甚至只是少数精英的想象。但是仍然在一定地域内形成了宗族的组织,并由此建立了聚落、祖林和神庙系统。士绅通过宗族代表人制度,构建礼仪空间,编纂谱系文书或刻立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唐玄宗朝释奠礼的特点及其成因
收藏 引用
苏州文博论丛 2018年 第1期 122-126页
作者: 张玉亭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
释奠礼始于西周,经过漫长的演变,到了唐玄宗朝发生了巨大变化。此时释奠礼的对象逐渐趋于扩大化和固定化,祭祀规格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参与祭祀人员的群体不断在扩大。出现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是消除武周的影响,重塑李唐政权;第...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