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8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1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0 篇 法学
    • 8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6 篇 政治学
  • 8 篇 历史学
    • 8 篇 中国史
    • 1 篇 世界史

主题

  • 18 篇 社会主义国家共产...
  • 8 篇 毛泽东
  • 7 篇 赫鲁晓夫
  • 3 篇 中共代表团
  • 3 篇 中苏关系
  • 3 篇 邓小平
  • 3 篇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 3 篇 斯大林
  • 3 篇 布加勒斯特会议
  • 2 篇 阿尔巴尼亚
  • 2 篇 胡乔木
  • 2 篇 苏联共产党
  • 2 篇 莫斯科
  • 2 篇 郭沫若
  • 2 篇 资本主义
  • 2 篇 毛主席
  • 2 篇 苏共
  • 2 篇 刘少奇
  • 2 篇 各国共产党和工人...
  • 2 篇 外交

机构

  • 1 篇 四川省社科院
  • 1 篇 中共海城市委党校
  • 1 篇 武汉大学
  • 1 篇 中共中央党校
  • 1 篇 韶山毛泽东纪念馆

作者

  • 2 篇 宗道一
  • 2 篇 杨尚昆
  • 1 篇 石功彬
  • 1 篇 郑启五
  • 1 篇 祁广森
  • 1 篇 刘宋斌
  • 1 篇 孔寒冰
  • 1 篇 蔡金培
  • 1 篇 毕剑横
  • 1 篇 龙剑宇
  • 1 篇 姜跃
  • 1 篇 刘金田
  • 1 篇 泽宏
  • 1 篇 俞邃
  • 1 篇 罗重一
  • 1 篇 舒文

语言

  • 1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
1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浅析“大跃进”发动之初的政治环境
收藏 引用
社会主义研究 1999年 第5期 32-36页
作者: 罗重一 武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武汉430072
来源: 评论
毛泽东观察和处理同外国关系的思想与实践
收藏 引用
科学社会主义 2000年 第2期 50-52,11页
作者: 姜跃
来源: 评论
齐宗华——中国外交界著名翻译家
收藏 引用
中国翻译 1995年 第1期 42-44页
作者: 宗道一
齐宗华,祖籍山东,生于英国,长在巴黎,从孩提时代起就当过父母的法语译员。她在巴黎的布风(Buffon)中学打下了坚实的法语基础。当她在未名湖畔最后结束了大学学业后,便开始了长达20余年的译员生涯。布达佩斯、布拉格、维也纳、布加勒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部研究学习毛泽东生平思想的生动教材——评介《毛泽东遗物事典》
收藏 引用
毛泽东思想研究 1997年 第4期 96-99页
作者: 毕剑横 四川省社科院
一部研究学习毛泽东生平思想的生动教材——评介《毛泽东遗物事典》毕剑横毛泽东的一生,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伟大的一生。毛泽东的名字,是同中国人民革命的伟大事业密不可分的。他为中国人民立下的丰功伟绩,他在领导革命事业中的雄才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毛泽东晚年遗物及其现实启迪作用
收藏 引用
毛泽东思想研究 1996年 第1期 143-146页
作者: 龙剑宇 韶山毛泽东纪念馆
毛泽东晚年遗物及其现实启迪作用龙剑宇毛泽东去世后给人们留下了极为丰富而珍贵的遗产,其中,他的晚年遗物数以万计。1990年11月,经中共中央办公厅批准,将北京中南海保存的毛泽东遗物清理了数千件,约占晚年遗物的90%移交...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毛泽东对外开放理论与实践述评
收藏 引用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 第3期19卷 1-6页
作者: 舒文
本文认为建国初期“一边倒”政策虽不能和今天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相比,但决不是封闭的,而且是当时唯一可行的正确的开放政策。文章指出60年代中国出现的相对封闭的状况,要作历史分析,毛泽东作为伟大的政治家,他不仅反对封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张弛有度 力挽狂澜 独辟蹊径——缅怀邓小平同志处理苏联问题的伟绩
收藏 引用
当代世界 1997年 第4期 11-14页
作者: 俞邃
张弛有度力挽狂澜独辟蹊径———缅怀邓小平同志处理苏联问题的伟绩敬爱的邓小平同志与世长辞,使我们这些曾经受过他教诲的外事工作者感到莫大的悲痛。小平同志是一位享有世界威望的伟大政治家和外交家。他在处理同当年苏联几经转合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我所知道的胡乔木
收藏 引用
当代中国史研究 1997年 第3期4卷 1-5页
作者: 杨尚昆
来源: 评论
布加勒斯特会议:中苏关系的重要转折点
收藏 引用
史文汇 1994年 第5期 18-20页
作者: 刘宋斌 北京
赫鲁晓夫发起突然袭击 1960年6月下旬,进入仲夏的东欧名城布加勒斯特风光旖旎,景色诱人。 罗马尼亚工人党第三次代表大会正在这里召开。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也在这里召开。后者更让世人关注和瞩目。 6月24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苏理论分歧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国际政治研究 1997年 第4期18卷 43-48页
作者: 孔寒冰
在新中国对外关系方面,就复杂性和重要性而言,中苏关系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不仅因为它融际关系、国家关系以及领袖交往于一体,还因为它对世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而在中苏关系里,出现在1956—1964...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