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7 篇 期刊文献
  • 1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4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9 篇 文学
    • 17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9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1 篇 新闻传播学
  • 4 篇 教育学
    • 4 篇 教育学
  • 3 篇 法学
    • 3 篇 社会学
  • 2 篇 历史学
    • 2 篇 中国史
    • 1 篇 考古学
  • 1 篇 理学
    • 1 篇 地理学
  • 1 篇 艺术学
    • 1 篇 戏剧与影视学

主题

  • 48 篇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 16 篇 作家
  • 8 篇 苏联文学
  • 7 篇 高尔基
  • 5 篇 现实主义
  • 5 篇 创作方法
  • 4 篇 苏联文学史
  • 4 篇 文艺创作
  • 4 篇 人道主义
  • 3 篇 文艺思潮
  • 3 篇 文学史
  • 3 篇 文学创作
  • 3 篇 苏联
  • 3 篇 《静静的顿河》
  • 3 篇 马克思主义
  • 3 篇 长篇小说
  • 3 篇 俄罗斯文学
  • 3 篇 文学艺术创作
  • 2 篇 斗争
  • 2 篇 茅盾

机构

  • 2 篇 北京大学
  • 1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
  • 1 篇 华南师范大学
  • 1 篇 宁夏大学
  • 1 篇 复旦大学
  • 1 篇 莫斯科大学
  • 1 篇 中国艺术研究院
  • 1 篇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 1 篇 牡丹江师范学院
  • 1 篇 黑龙江省作家协会
  • 1 篇 重庆市开州区实验...
  • 1 篇 辽宁师范大学
  • 1 篇 中共陕西省委宣传...
  • 1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
  • 1 篇 上海大学
  • 1 篇 天津南开新华业大
  • 1 篇 东北师范大学
  • 1 篇 长春大学

作者

  • 2 篇 李辉凡
  • 2 篇 李明滨
  • 2 篇 易丽君
  • 1 篇 康·西蒙诺夫 朱立...
  • 1 篇 宋玉廷
  • 1 篇 孙铭有
  • 1 篇 柳鸣九
  • 1 篇 尤·鲍列夫
  • 1 篇 黄昭霞
  • 1 篇 焦明甲
  • 1 篇 符·谢尔宾娜
  • 1 篇 阙国虬
  • 1 篇 巴人
  • 1 篇 阿·梅特钦科 吴元...
  • 1 篇 b.a.卡普斯钦 张秋...
  • 1 篇 程代熙
  • 1 篇 孟繁华
  • 1 篇 权海帆
  • 1 篇 韩晓芹
  • 1 篇 陆肇明

语言

  • 4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
48 条 记 录,以下是31-40 订阅
排序:
波兰战后文学史(四) 第三章
收藏 引用
国际论坛 1991年 第2期 1-12页
作者: 易丽君
一、政治斗争在文坛上的反映正如我国波兰史研究家刘祖熙所指出的"1948年夏,波兰的政治风云突变"。"1948年的转折是人民波兰政治生活中的第一次转折。这是一次具有教条主义、宗派主义性质的转折,它深深地影响着人民波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文学中的正面形象
收藏 引用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56年 第1期 90-109页
作者: B.A.卡普斯钦,张秋华 北京大学俄语系 苏联专家
伟大的俄罗斯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在他的论文论诗中写道:"没有关于对象的历史,就不会有关于对象的理论;但是,如果没有关于对象的理论,甚至于也不会想到它的历史,因为不会有关于对象、关于它的意义和界限的概念."关于文学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谈谈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分期问题
收藏 引用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60年 第1期 35-41页
作者: 吴圣昔
一部中国现代文学史著作,应该是四十年来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作品、文艺思想斗争和文艺运动的综合述评和经验总结。它一方面要完整地反映现代文学各个发展阶段的历史全貌,一方面要系统地、科学地阐明现代文学史发生发展的内部规律——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试论赵树理小说的创作方法
收藏 引用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 第3期 55-60页
作者: 孙铭有
这里所讲的创作方法,不是指具体的艺术表现手法,而是指作家在一定世界观的指导下,根据他对生活和艺术关系的理解,艺术地认识和反映生活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无论从中国文学史上看,还是从世界文学史上看,每个作家都坚持着一定的创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国际修正主义文艺思想必须彻底批判
收藏 引用
文学评论 1960年 第2期 8-25页
作者: 叶水夫 钱中文
一批判修正主义的文艺思想,是当前文艺战线上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工作。我们继一九五五、一九五七年大规模批判胡风、冯雪峰的反动的、修正主义的文艺想想之后,现在又对巴人的所谓“人类本性的人道主义”和李何林同志的艺术即政治的论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世界观与创作方法的关系不容颠倒——驳姚文元“研究创作方法的一个前提”
收藏 引用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7年 第4期 41-47+18页
作者: 李敬敏 苏恒
世界观与创作方法的关系问题,是文艺理论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历来就存在着两个阶级、两条路线、两种文艺观的激烈斗争。伟大领袖毛主席早在一九四二年就明确地指出:“马克思主义只能包括而不能代替文艺创作中的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八十年代的“开放体系”问题
收藏 引用
俄罗斯文艺 1986年 第1期 98-106页
作者: 李辉凡
一苏联“开放体系”理论的提出已有十余年了。我国学术界从七十年代末开始翻译、介绍这套理论,陆续做了一些工作,但总的说来,介绍是很不够的,对这套理论的了解和研究工作也有待于深入。在苏联,从1972年提出这套理论起,一直进行着旷日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传统继承和斗争收获——略论苏联文学
收藏 引用
世界社会科学 1978年 第1期 89-100页
作者: 阿·梅特钦科,吴元迈 莫斯科大学 教授
苏共二十大以来的二十多年里,苏修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著作获得最高奖赏——列宁奖金和国家奖金的,总共只有四部,莫斯科大学教授A·梅特钦科的《传统继承和斗争收获-略论苏联文学史》(《?
来源: 评论
茅盾译介外国文学的历史经验
收藏 引用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 第4期 61-67页
作者: 黎舟
茅盾是中国新文学运动创始人之一。他不仅是伟大的革命文学家,而且也是杰出的外国文学翻译家和研究家。他最早从事文学活动,也同鲁迅一样,是从研究和译介外国文学开始的。在长达六十余年的时间里,他始终没有放下这一对于中国新文学建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茅盾革命现实主义文学观与苏联文学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 第2期 33-40页
作者: 阙国虬
茅盾早期作为一个“为人生”的现实主义者,曾着重向新文坛介绍了写实主义、自然主义以及包括以罗曼·罗兰为代表的新理想主义和一次大战前后出现的文学“新”流派在内的“新浪漫主义”,以提供新文学创作的借鉴。但他并不认为写实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