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83 篇 期刊文献
  • 1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8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5 篇 法学
    • 18 篇 政治学
    • 1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 篇 法学
    • 1 篇 社会学
  • 14 篇 教育学
    • 14 篇 教育学
  • 11 篇 文学
    • 9 篇 新闻传播学
  • 5 篇 管理学
    • 5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主题

  • 84 篇 社会协商对话
  • 11 篇 新闻
  • 11 篇 人民群众
  • 11 篇 政治体制改革
  • 10 篇 群众
  • 7 篇 社会协商对话制度
  • 6 篇 思想政治工作
  • 5 篇 社会主义社会
  • 5 篇 渠道
  • 5 篇 输水建筑物
  • 5 篇 协商民主
  • 5 篇 舆论监督
  • 4 篇 舆论工具
  • 4 篇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4 篇 十三大报告
  • 4 篇 社会主义民主
  • 4 篇 社会矛盾
  • 3 篇 基层团组织
  • 3 篇 决策
  • 3 篇 典论

机构

  • 2 篇 四川大学
  • 2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1 篇 中共成都市委
  • 1 篇 中央党校理论部
  • 1 篇 河南省科协
  • 1 篇 中共天水市委
  • 1 篇 无锡日报副
  • 1 篇 中国记协书记处
  • 1 篇 成都市委统战部
  • 1 篇 上海建材学院
  • 1 篇 中共中央党校科学...
  • 1 篇 湖南科技大学
  • 1 篇 华南农业大学
  • 1 篇 成都市总工会
  • 1 篇 共青团中央青农部
  • 1 篇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 1 篇 中共天津市大港区...
  • 1 篇 无锡市政协社会法...
  • 1 篇 <无锡日报>
  • 1 篇 山东省委党校

作者

  • 2 篇 喻国明
  • 2 篇 陈玉
  • 2 篇 李义
  • 2 篇 鲁言
  • 1 篇 熊高仲
  • 1 篇 胡国铤
  • 1 篇 蒙结
  • 1 篇 从仪
  • 1 篇 朱凤霞
  • 1 篇 胡志华
  • 1 篇 崔俊杰
  • 1 篇 刘俊奇
  • 1 篇 高维舟
  • 1 篇 姚志能
  • 1 篇 张亚平
  • 1 篇 王智生
  • 1 篇 林萍
  • 1 篇 孙大胜
  • 1 篇 方兴
  • 1 篇 龚辉

语言

  • 8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社会协商对话"
84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排序:
试论思想政治工作的心理沟通
收藏 引用
长白学刊 1990年 第2期 50-52页
作者: 于英林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企业承包之后,一些领导同志忽视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他们对下属或群众中出现的思想问题,往往不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心理因素,不考虑教育对象的心理特点,动辄训人,无的放矢,使思想政治工作简单化,表面化.因此,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重视群众情绪 理顺群众情绪
收藏 引用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1990年 第3期 62-64页
作者: 胡文良 中共天津市大港区委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这一根本观点,指导我们改造主、客观世界,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高度重视群众情绪,密切关注群众情绪,认真理顺群众情绪。
来源: 评论
社会协商对话是党的又一基本领导方法
收藏 引用
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 第4期 94-95页
作者: 马琴莹
1987年初以来,社会上许多单位的领导同志用社会协商对话(民主对话)的领导方法,解决了领导工作中的许多重大问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党的十三大把它列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从理论上对它的意义、作用和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社会协商对话社会主体价值的实现
收藏 引用
理论与改革 1988年 第3期 37-40+54页
作者: 熊高仲 唐平 川北教育学院 遂宁市委讲师团
建立和健全社会协商对话制度,是党的十三大提出的政治体制改革的重大措施之一。本文拟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角度,谈谈自己对这个制度的粗浅认识。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价值是与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紧密相联的。马克思曾经在揭示人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社会协商对话“新”在哪里?
收藏 引用
瞭望周刊 1988年 第16期 18-19页
作者: 迟道 纪宁
党的十三大把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作为政治体制改革方案七项内容之一单列出来,赵紫阳总书记在党的十三届二中全会报告中又把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六大任务之一提出来。中央把社会协商对话提到如此重要的地位,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社会协商对话与领导
收藏 引用
理论探讨 1988年 第2期 38-40页
作者: 刘兰芬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把“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提了出来,并强调指出:“各级领导机关必须把它作为领导工作中的一件大事去做。”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略论社会协商对话制度
收藏 引用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1988年 第2期 1-6页
作者: 刘俊奇
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要在我国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这作为目标,还只是刚刚公开树起;作为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新任务,只是刚刚着手完成。在全面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今天,社会协商对话制度的必然性在哪里呢?这种制度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闻媒介与社会协商对话
收藏 引用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1988年 第6期 15-21页
作者: 喻国明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
本期专论中,喻国明的《新闻媒介与协商对话》,值得一读。作者探讨了新闻媒介在社会协商对话中的地位和作用,并着重对新闻传播模式和新闻事业体制的改革,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构想。作者思想解放,谈了一些切中要害的观点,学术性也此较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浅论新闻传播工具在社会协商对话中的作用
收藏 引用
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 第Z1期 213-220页
作者: 从仪
社会协商对话,是在改革开放全面深入的形势下,正确处理和协商各种不同的社会利益和矛盾的有效措施,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种有效方式。因此党的十三大把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作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提了出来,赵紫阳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波兰党和政府开展社会协商对话的基本形式
收藏 引用
社会主义研究 1988年 第5期 37-39页
作者: 周罗庚 杨璿 中共中央党校 上海建材学院
波兰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动乱较多,政治斗争比较复杂的一个国家。长期以来,波兰党和政府在进行全面改革,认真处理各种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使国家实行由乱到治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和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社会协商对话制度,这种社会协商对话...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