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915 篇 期刊文献
  • 156 篇 专利
  • 68 篇 会议
  • 20 篇 报纸
  • 12 篇 学位论文
  • 2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3,17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039 篇 管理学
    • 381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370 篇 公共管理
    • 181 篇 工商管理
    • 162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970 篇 经济学
    • 710 篇 应用经济学
    • 301 篇 理论经济学
  • 951 篇 工学
    • 223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48 篇 农业工程
    • 136 篇 城乡规划学
    • 91 篇 水利工程
    • 84 篇 建筑学
    • 79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37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35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32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30 篇 电气工程
    • 29 篇 林业工程
    • 25 篇 土木工程
  • 268 篇 农学
    • 136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70 篇 林学
  • 260 篇 法学
    • 73 篇 社会学
    • 71 篇 政治学
    • 67 篇 法学
    • 64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28 篇 教育学
    • 215 篇 教育学
  • 181 篇 理学
    • 73 篇 生态学
    • 29 篇 大气科学
  • 70 篇 文学
    • 61 篇 新闻传播学
  • 62 篇 医学
    • 38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35 篇 历史学
  • 31 篇 哲学
    • 31 篇 哲学
  • 21 篇 艺术学
  • 3 篇 军事学

主题

  • 3,017 篇 社会可持续发展
  • 187 篇 科学发展观
  • 168 篇 经济
  • 126 篇 经济社会发展
  • 112 篇 中国
  • 88 篇 经济发展
  • 84 篇 节约型社会
  • 81 篇 生态环境
  • 76 篇 环境保护
  • 66 篇 自然资源
  • 64 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64 篇 国民经济
  • 60 篇 环境污染
  • 59 篇 经济可持续发展
  • 59 篇 循环经济
  • 57 篇 经济社会
  • 56 篇 可持续发展战略
  • 54 篇 环境问题
  • 51 篇 社会发展
  • 47 篇 国务院

机构

  • 22 篇 北京大学
  • 17 篇 清华大学
  • 16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13 篇 天津大学
  • 11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10 篇 中国科学院
  • 9 篇 山东大学
  • 9 篇 吉林大学
  • 8 篇 国家电网公司
  • 8 篇 西安交通大学
  • 8 篇 河海大学
  • 8 篇 浙江大学
  • 7 篇 四川大学
  • 7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7 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7 篇 中山大学
  • 6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6 篇 华中科技大学
  • 6 篇 南京大学
  • 6 篇 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10 篇 董丽华
  • 8 篇 吕晶
  • 8 篇 刘思
  • 8 篇 郑冀鲁
  • 8 篇 刘宇
  • 8 篇 刘建华
  • 8 篇 秦峰
  • 8 篇 刘广
  • 7 篇 张光辉
  • 7 篇 顾平
  • 6 篇 周毅
  • 5 篇 侯立安
  • 5 篇 鲍宗豪
  • 5 篇 朱铭强
  • 4 篇 刘振亚
  • 4 篇 张丽萍
  • 4 篇 孔永平
  • 4 篇 刘上光
  • 4 篇 严登华
  • 4 篇 葛保胜

语言

  • 3,171 篇 中文
  • 2 篇 英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社会可持续发展"
3173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排序:
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环境调节的综合体现了社会可持续发展
收藏 引用
人口与经济 1995年 第5期 20-25,19页
作者: 李涌平 北京大学人口所
一、引言:人与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历代社会科学学者研究的中心.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认为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一方面,人不同于动物.人类能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并为此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属性决定了动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性别失衡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实践与政策创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攻关课题“中国人口性别结构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成果概述
收藏 引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 第6期34卷 1-13页
作者: 李树茁 果臻 尚子娟 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 陕西西安710049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 湖北武汉430074 长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陕西西安710064
人口的性别结构是影响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性别失衡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社会治理面临的重大问题;基于重大攻关课题"中国人口性别结构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的主要成果,以中国性别失衡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南水北调:支撑北方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德政工程
收藏 引用
求是 2006年 第19期 35-37页
作者: 张基尧 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1952年,毛泽东同志针对我国北方地区缺水的状况。提出了“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宏伟设想。50年来,在中央三代领导集体的重视和关怀下,经过严密规划设计、科学论证,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于2002年12...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
收藏 引用
理论学刊 1996年 第5期 64-67页
作者: 张洪慧 查仲春
本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政府首脑和发展战略学专家关注的热点问题,掀起了全球性的“可持续发展”运动。1980年3月5日,联合国大会向全世界发出呼吁:“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战略框架
收藏 引用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1年 第S2期11卷 31-32页
作者: 冯年华 南京晓庄学院 南京210017
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其内涵可用“全”、“人”、“实”、“美”、“公正”等字表达。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 ,由发展理念、发展基础、首要战略、运行机制和衡量标准五个方面的内容所组成。
来源: 评论
现代教育: 促进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整合
收藏 引用
教育研究 1997年 第10期18卷 9-13页
作者: 李祖超 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现代教育:促进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整合●李祖超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发展观,日益得到国际社会的赞同。今天所说的可持续发展,不仅限于环境学、生态学的范畴,而是扩大到经济学、社会学等广泛的领域。可持续发展与教育的关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关于超级火山:近代火山活动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一)
收藏 引用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5年 第1期34卷 219-222页
作者: 刘若新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从本期起本刊将设立《科普园地》栏目,不定期刊出地球科学与相邻学科的各类科普文章,欢迎广大会员、读者来稿。本期首发刘若新先生的"关于超级火山"一文。刘若新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资深岩石学家,我国基性-超基性岩研究及地幔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西藏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收藏 引用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 第B12期29卷 5-7页
作者: 刘雨林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论述了西藏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得出了生态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前提,经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核心,社会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的结论。
来源: 评论
刘少奇、邓小平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思想之比较
收藏 引用
理论探讨 1999年 第2期 24-27页
作者: 王世谊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一、刘少奇、邓小平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本内容(一)刘少奇的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思想1.提出按经济办法管理经济的科学论断。早在建国前夕,刘少奇就提出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循着经济发展的步骤来提高”①。反对“过早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跨世纪科技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出版
收藏 引用
教学与研究 1999年 第5期 75-76页
作者: 黄顺基
由郑积源教授主编并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跨世纪科技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一书,是一部具有时代特点的专著,也是一本面向理、工、农、医博士生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这门课程的好教材。1987年,原国家教委7号文件下达关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