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810 篇 期刊文献
  • 730 篇 专利
  • 224 篇 学位论文
  • 49 篇 会议
  • 5 篇 成果
  • 2 篇 报纸

馆藏范围

  • 1,82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60 篇 农学
    • 263 篇 林学
    • 252 篇 作物学
    • 112 篇 园艺学
    • 10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40 篇 畜牧学
    • 37 篇 草学
    • 14 篇 植物保护
    • 1 篇 兽医学
    • 1 篇 水产
  • 208 篇 理学
    • 137 篇 生物学
    • 67 篇 生态学
    • 2 篇 化学
    • 1 篇 地理学
    • 1 篇 大气科学
    • 1 篇 海洋科学
  • 197 篇 工学
    • 133 篇 林业工程
    • 47 篇 生物工程
    • 10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4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3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1 篇 农业工程
  • 151 篇 医学
    • 144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21 篇 中西医结合
    • 7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1 篇 教育学
    • 11 篇 教育学
  • 4 篇 管理学
    • 2 篇 工商管理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中国史

主题

  • 1,090 篇 种子休眠
  • 132 篇 种子萌发
  • 83 篇 发芽率
  • 58 篇 萌发
  • 57 篇 赤霉素
  • 44 篇 水稻
  • 38 篇 种皮
  • 38 篇 低温层积
  • 38 篇 种子发芽
  • 35 篇 生活力
  • 32 篇 种子
  • 32 篇 解除休眠
  • 30 篇 植物激素
  • 30 篇 穗发芽
  • 28 篇 种子发芽率
  • 27 篇 内源激素
  • 27 篇 层积
  • 26 篇 小麦
  • 26 篇 种子处理
  • 25 篇 脱落酸

机构

  • 75 篇 南京林业大学
  • 34 篇 南京农业大学
  • 31 篇 新疆农业大学
  • 30 篇 四川农业大学
  • 28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25 篇 东北林业大学
  • 23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23 篇 沈阳农业大学
  • 22 篇 云南农业大学
  • 21 篇 安徽农业大学
  • 21 篇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
  • 21 篇 内蒙古农业大学
  • 20 篇 湖南农业大学
  • 20 篇 扬州大学
  • 20 篇 华中农业大学
  • 18 篇 甘肃农业大学
  • 17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16 篇 兰州大学
  • 16 篇 中国农业大学
  • 15 篇 广西壮族自治区药...

作者

  • 16 篇 李淑娴
  • 13 篇 马传喜
  • 13 篇 常成
  • 13 篇 张海萍
  • 12 篇 罗富成
  • 12 篇 卢杰
  • 12 篇 沈永宝
  • 12 篇 孙素玲
  • 10 篇 张鹏
  • 10 篇 张莘蔓
  • 9 篇 陈敏
  • 9 篇 喻方圆
  • 8 篇 陈小洁
  • 8 篇 尹佟明
  • 8 篇 魏林源
  • 8 篇 马全林
  • 7 篇 沈海龙
  • 7 篇 li shuxian
  • 7 篇 zhang peng
  • 7 篇 李宏博

语言

  • 1,817 篇 中文
  • 3 篇 英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种子休眠"
182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药用植物金平人参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
收藏 引用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25年 第1期31卷 109-120页
作者: 陈翠 李朝林 黄敏 周平 孟珍贵 李龙根 陈军文 云南农业大学西南中药材种质创新与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昆明650201 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药用植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昆明650201 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昆明650201
为探究人参属药用植物金平人参(Panax vietnamensis Ha et Grushv.)种子休眠类型和激素促进其种子萌发的机理,为种苗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以自然成熟的金平人参种子为材料,进行不同浓度赤霉素GA_(3)(50、250、500 mg/L)和乙烯利(ET)...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贮存温度及包装物对水稻种子休眠期的影响
收藏 引用
耕作与栽培 2025年 第2期45卷 109-110页
作者: 叶世青 安远县农业农村局 江西安远342100
为了探究贮存温度、包装物及品种种子种子休眠期的影响,以美香新占、新香糯2个常规品种种子为材料,2022年9月—2024年3月开展贮存温度、包装物、品种3个处理因素对水稻种子休眠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个处理因素对水稻种子休眠期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单叶蔓荆种子休眠特性与解除方法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20年 第12期56卷 157-165页
作者: 尹德洁 布凤琴 徐艳芳 黄彪 李成 山东建筑大学风景园林研究中心 济南250101 国际竹藤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北京市共建竹藤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02
【目的】研究单叶蔓荆种子休眠特性,并探索解除种子休眠的方法,为其人工规模化繁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果实和种子吸水性的测定,内源萌发抑制物质部位及类型的生物学鉴定、物理手段(浓H2SO4、切割果皮)打破种皮机械阻碍,低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种子休眠与萌发调控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作物学报 2024年 第1期50卷 1-15页
作者: 宋松泉 唐翠芳 雷华平 姜孝成 王伟青 程红焱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北京100093 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湖南长沙410081 湘南学院南岭现代种业研究院 湖南郴州423099
休眠使植物种子能够为萌发安排时间,直到环境条件变得有利于幼苗的存活与生长。种子休眠特性具有重要的生态适应性意义和显著的农业价值。植物激素脱落酸(ABA)和赤霉素(GA)是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关键因素,处于休眠状态的成熟种子含有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血皮槭种子休眠特性及休眠原因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23年 第8期59卷 60-73页
作者: 何苏诚 宋军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 咸阳712100
【目的】血皮槭种子存在深度生理胚休眠,制约其种群恢复和生产应用。探究血皮槭种子休眠机制,寻求解除休眠的方法,可为血皮槭及其他植物的种子休眠机制研究和生产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对血皮槭种子自然状态下萌发过程进行动态观测,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林木种子休眠与萌发机制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21年 第10期57卷 128-144页
作者: 王艳梅 张小雪 朱秀征 张志华 李志 耿晓东 蔡齐飞 刘震 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中原地区森林资源培育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 郑州450002
种子休眠是由外界环境因素或者种子自身遗传特性诱导产生的,是具有生活力的种子在有利环境下仍不能萌发的现象。种子休眠与萌发是2种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发育状态,具有休眠特性的种子只有休眠解除才可能萌发,种子休眠在一定程度上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池杉种皮特性和种子休眠原因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22年 第4期58卷 11-21页
作者: 杨治华 陈雪梅 陈春桦 张丽苗 董智 谭雪 李昌晓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市三峡库区植物生态与资源重点实验室西南山地生态循环农业国家级培育基地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重庆400715
【目的】研究池杉种皮和种子休眠的关系,明确其种子休眠原因,为池杉种子育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新鲜采收的池杉种子,通过种子和种皮结构观察,萌发试验、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活力、种皮透水性测定、种子内源抑制物的提取以及浸...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南川升麻种子休眠与萌发的研究
收藏 引用
Acta Botanica Sinica 1998年 第4期40卷 303-308页
作者: 符近 奇文清 顾增辉 尤瑞麟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南川升麻(CimicifugananchuanensisHsiao)的种子自然脱落时尚处于球形胚发育阶段,需要长时间的越冬过程才能完成胚的后熟。室内采用低温湿润或不同浓度的GA3处理,可以不同程度地加快其胚的后熟过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云南蓝果树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研究 2013年 第3期26卷 384-388页
作者: 袁瑞玲 向振勇 杨文忠 张珊珊 国家林业局云南珍稀濒特森林植物保护和繁育实验室 云南昆明650201
云南蓝果树(Nyssa yunnanensis ***)又名毛叶紫树,为蓝果树科蓝果树属落叶大乔木,主要生长于热带北缘季雨林,阳光较充足的溪边沟谷地段,为中国热带北缘的特有种[1],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2],IUCN极度濒危种[3],目前仅在云南省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种子休眠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植物学报 2009年 第5期44卷 629-641页
作者: 付婷婷 程红焱 宋松泉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北京100093
种子休眠是植物在长期系统发育进程中获得的一种适应环境变化的特性。这种特性能够确保物种在恶劣的环境中存活,减少同一物种中个体之间的竞争,以及防止种子在不适宜的季节萌发。该文综述了种子休眠的类型、种子休眠的发育与连续群、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