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7 篇 期刊文献
  • 3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2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6 篇 法学
    • 14 篇 法学
    • 1 篇 政治学
    • 1 篇 社会学
    • 1 篇 公安学
  • 2 篇 哲学
    • 2 篇 哲学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文学
    • 1 篇 新闻传播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20 篇 积极守法
  • 6 篇 消极守法
  • 4 篇 守法
  • 3 篇 守法精神
  • 2 篇 法律意识
  • 2 篇 纳税义务
  • 2 篇 依法治国
  • 2 篇 文化环境
  • 2 篇 税务人员
  • 2 篇 税务机关
  • 2 篇 纳税人权利
  • 2 篇 依法治税
  • 1 篇 公民意识
  • 1 篇 理解法
  • 1 篇 尊重
  • 1 篇 境界
  • 1 篇 大数据时代
  • 1 篇 社会的现代化
  • 1 篇 权力失衡
  • 1 篇 法治意识

机构

  • 3 篇 中南大学
  • 1 篇 吉林师范大学
  • 1 篇 人民大学
  • 1 篇 山西省财政税务专...
  • 1 篇 中南政法学院
  • 1 篇 上海社会科学院
  • 1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1 篇 重庆行政学院
  • 1 篇 上海行政学院
  • 1 篇 中共河南省委省校
  • 1 篇 湖北经济学院
  • 1 篇 苏州大学
  • 1 篇 山西省太原市国税...
  • 1 篇 湘潭视听导报社
  • 1 篇 武汉大学
  • 1 篇 湘潭大学
  • 1 篇 广西师范大学
  • 1 篇 湖南师范大学

作者

  • 3 篇 冯粤
  • 2 篇 胡旭晟
  • 1 篇 he zhijun
  • 1 篇 郭艳
  • 1 篇 贺志军
  • 1 篇 汪晓
  • 1 篇 王力
  • 1 篇 刘恒炜
  • 1 篇 张璐
  • 1 篇 郑蓉妮
  • 1 篇 郭芙蓉
  • 1 篇 mo hongxian
  • 1 篇 范忠信
  • 1 篇 刘福莲
  • 1 篇 张炳君
  • 1 篇 hu guoliang
  • 1 篇 汪俊英
  • 1 篇 feng yue
  • 1 篇 wang zhen
  • 1 篇 倪正茂

语言

  • 2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积极守法"
2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积极守法:一个被忽视的法治维度
收藏 引用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 第1期21卷 66-72页
作者: 胡国梁 中南大学法学院 湖南长沙410083
从法治实践来看,我们的守法观经历了从以服从为中心的消极守法观到以维权为中心的有限积极守法观的变迁,并已经有了朝以护法为中心的全新积极守法观进化的趋势。从法律规范性角度分析,积极守法可以分为法定的积极守法与法律未予以禁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积极守法
收藏 引用
伦理学研究 2008年 第3期 11-14页
作者: 冯粤 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 湖南长沙410081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将守法等同于服从,实际上这只是守法的消极层面,守法更深层次的意义还包括维护法律、积极行使法定权利,信仰和尊重法律,即积极守法。然而当今社会守法行为普遍流于消极,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正义感在守法者方面的日益沦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通过积极守法迈向基层善治——以乌坎事件为例
通过积极守法迈向基层善治——以乌坎事件为例
收藏 引用
作者: 张璐 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村民组织法在中国已实行30余年,但在基层治理的过程中,声势浩大的普法运动与村民民主自治的发展却好似两条并无关联的路线,凸显出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消极守法积极守法之间的巨大落差。而乌坎事件,是农村基层政权内卷化与真空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守法的理论误区与实现路径探析
收藏 引用
内蒙古社会科学 2017年 第1期38卷 92-98页
作者: 王震 吉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吉林四平136000
尽管守法的重要性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在理论层面仍存在一些误区。首先,知法并不是守法的前提,知法也不能必然导致守法;其次,积极守法并不是消极守法的高级阶段,常态下二者是并存的,甚至是以消极守法为主;最后,守法也并不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法律的主体与法律的主人
收藏 引用
人文杂志 2002年 第2期 46-50页
作者: 倪正茂 上海社会科学院
法律上的主体 ,一不参加有关法律的立法 ,二会因法律关系的灭失而不复为主体 ,三可能因为成了某种法律关系的主体而受法律的制裁。法律的主人参与法律的制定 ,不因具体法律关系的灭失而丧失主人地位 ,法律反映其意志与利益。区分这两个...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浅论新闻工作者守法精神的培养
收藏 引用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1998年 第1期 22-24页
作者: 王力 湘潭视听导报社
来源: 评论
公民守法道德养成研究
公民守法道德养成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郭芙蓉 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法治运行的整个过程,始终离不开道德的保证。守法作为法治运行的重要环节和最终归宿当然也不例外。而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把遵纪守法作为首要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标准,实质上隐藏了一个既定的前提:法是良法。但是即便是良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守法论纲——法理学与伦理学的考察
收藏 引用
比较法研究 1994年 第1期8卷 1-12页
作者: 胡旭晟 人民大学
本文的研究以人类的生存、发展和完善为立足点,并基于如下的哲学命题而展开:只有在创造中,“人”才成为真正的人。因之,本纲要的核心主题是:“守法”即创造! 一、“守法”的现实 理论的存在与发展既要依循自身的客观规律,更应关注时代...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浅析传统法律文化与法治现代化的冲突
收藏 引用
中州学刊 1998年 第1期 59-62页
作者: 汪俊英 中共河南省委省校
浅析传统法律文化与法治现代化的冲突汪俊英法治现代化是中国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题中应有之义。然而,在中国法治现代化进程中,新的法律体系建构之初即与传统法律文化发生了激烈的对抗和冲突,而自始处于一种相互碰撞、相互...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守法”现代化是中国法制现代化的一个关键
收藏 引用
南京社会科学 1994年 第4期 16-18页
作者: 胡旭晟 湘潭大学法律系
守法”现代化是中国法制现代化的一个关键胡旭晟按照通常的逻辑,“立法→执法→守法”是法制运行的一般轨迹;倘若我们的确将法视为某种意志力的体现,那么这一轨迹同时又意味着人类意志的深化。而当社会关注的焦点从“立法”进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