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联第三代移动支付系统实现了基于金融智能卡、无线数据传输网络和互联网的银行卡信息安全下载、安全存储,通过移动终端(即手机)为持卡人提供银行卡余额查询、远程消费、现场消费、公用事业缴费、信用卡还款等联机交易类服务。第三代移动支付系统在交易实时性、安全性、可用性上远远超过了第一代和第二代移动支付通过利用短信或者WAP进行支付的模式,为持卡人提供安全、便捷的支付服务和丰富的支付资源,把传统的银行卡支付服务和新兴的NFC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讯)以及互联网商业模式结合,利用手机这一普及的通讯工具作为接入渠道,促进了银行卡消费和更健全支付体系的建设,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了保证银行卡和个人信息的安全性以及联机交易的保密性,在移动终端,采用内嵌的金融智能卡作为存储载体,通过《CUPMobile 银行卡应用规范》对金融智能卡进行操作系统和应用的严格要求。在后台,以中国银联核心交换系统(CUPS)作为依托,整合POS接入系统、公共支付平台和第三方商品、服务资源,建设移动支付系统。系统由网关、联机交易处理、参数管理、OTA子系统(提供远程应用和密钥下载服务)组成。系统整体设计采用三层逻辑架构,技术选型采用开放式的主机和操作系统,应用了业内领先的交易处理中间件和应用服务器产品,在应用设计上实现了多渠道的接入、灵活多样的联机交易、安全的交易保障、高效的并行处理、健壮的异常处理等特性,使系统整体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性、高灵活性、高可扩展性和高可管理性的特点。系统上线后,持卡人可以通过移动支付系统提供的服务,利用手机随时随地完成消费、银行卡余额查询、公用事业缴费、信用卡还款等远程联机交易和现场刷手机消费,同时保证持卡人敏感信息在存储环节和交易环节均受到多种手段的加密保护,为持卡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交易安全保障。2006年9月,第三代移动支付作为中国银联创新产品参加北京国际金融展,取得成功,受到上级单位、媒体和同业的广泛关注。2009年2月23日,第三代移动支付业务在山东的试点工作全面铺开。预计2009年内用户量将超2万。在发卡银行方面,目前已与农行、交行、中信、华夏、浦发、光大、深发、济南商行达成合作意向。2009年下半年,第三代移动支付开始在四川分公司进行推广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四川分公司积极配合银联开展第三代移动支付项目,在第三方支付内容提供商、手机厂商还是移动运营商找到了多家合作机构。通过商用试点,第三代移动支付已展现出巨大的商业潜力与价值。为合作方和银联及商业银行带了新的业务收益和未来发展的良好预期。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