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20 篇 期刊文献
  • 28 篇 学位论文
  • 5 篇 会议
  • 1 篇 报纸

馆藏范围

  • 15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7 篇 理学
    • 35 篇 地质学
    • 20 篇 生态学
    • 14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4 篇 化学
    • 2 篇 大气科学
    • 2 篇 生物学
    • 1 篇 物理学
    • 1 篇 地理学
  • 63 篇 历史学
    • 50 篇 考古学
    • 18 篇 世界史
    • 8 篇 中国史
  • 31 篇 工学
    • 7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6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5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4 篇 水利工程
    • 3 篇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2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2 篇 林业工程
    • 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生物工程
    • 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农业工程
  • 18 篇 农学
    • 7 篇 水产
    • 3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3 篇 法学
    • 3 篇 社会学
  • 3 篇 管理学
    • 2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医学

主题

  • 154 篇 稳定同位素分析
  • 9 篇 食物结构
  • 7 篇 胃含物分析
  • 7 篇 生业经济
  • 6 篇 古食谱
  • 6 篇 营养级
  • 4 篇 粟作农业
  • 4 篇 食物来源
  • 4 篇 蓝圆鲹
  • 3 篇 古食谱分析
  • 3 篇 稻作农业
  • 3 篇 摄食生态
  • 3 篇 考古遗址
  • 3 篇 魁蚶
  • 3 篇 中原地区
  • 3 篇 牙齿
  • 3 篇 营养生态位
  • 3 篇 激光探针
  • 3 篇 骨胶原
  • 3 篇 植物考古

机构

  • 12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11 篇 浙江大学
  • 10 篇 山西大学
  • 8 篇 上海海洋大学
  • 6 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 5 篇 复旦大学
  • 5 篇 山东大学
  • 5 篇 吉林大学
  • 5 篇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
  • 5 篇 西北大学
  • 5 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4 篇 中国海洋大学
  • 4 篇 南开大学
  • 3 篇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
  • 3 篇 中国科学院生物演...
  • 3 篇 西安半坡博物馆
  • 3 篇 郑州大学
  • 3 篇 厦门大学
  • 3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
  • 3 篇 department of hu...

作者

  • 15 篇 胡耀武
  • 9 篇 郭怡
  • 8 篇 王昌燧
  • 7 篇 侯亮亮
  • 6 篇 hu yaowu
  • 5 篇 张全超
  • 5 篇 张国文
  • 4 篇 hu yao-wu
  • 4 篇 董豫
  • 4 篇 wang changsui
  • 3 篇 高强
  • 3 篇 蔡星媛
  • 3 篇 zhang quan-chao
  • 3 篇 guo yi
  • 3 篇 liu zhi
  • 3 篇 wang chang-sui
  • 3 篇 zhou ligang
  • 3 篇 夏阳
  • 3 篇 周立刚
  • 3 篇 朱泓

语言

  • 151 篇 中文
  • 3 篇 英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稳定同位素分析"
154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排序:
周原遗址西周时期人骨的稳定同位素分析
收藏 引用
考古与文物 2023年 第6期 117-124页
作者: 李楠 何嘉宁 雷兴山 种建荣 吴小红 杨颖亮 潘岩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 北京联合大学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通过对周原遗址西周时期人骨的C、N稳定同位素分析可知,该地居民食物以粟、黍等C4类为主,肉食以C4类型家畜为主,反映了发达的粟作农业和家畜养殖业。等级结构和地域差异是影响遗址内居民饮食状况的主要因。以齐镇东地点为例,中层贵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疆古墓沟墓地人骨的稳定同位素分析——早期罗布泊先民饮食结构初探
收藏 引用
西域研究 2011年 第3期 91-96,142页
作者: 张全超 朱泓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本文应用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对新疆罗布泊古墓沟墓地出土人骨中的C、N同位素比值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古墓沟早期青铜时代居民日常饮食习惯中保持着较大比例的肉类食物摄入,牛、羊肉是当时居民最为普遍的肉食来源,植物类食物的摄入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山西芮城清凉寺墓地出土人骨的稳定同位素分析
收藏 引用
第四纪研究 2010年 第2期30卷 415-421页
作者: 凌雪 陈靓 薛新明 赵丛苍 西北大学文博学院 西安710069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太原030001
对山西芮城新石器时代的清凉寺墓地出土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两个阶段人骨中C和N同位素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先民的食谱特征和生活经济形式,探讨了不同性别之间食物结构的差异以及不同阶段食谱的变化趋势。所有人骨样品的C和N含量以及C/N...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俄罗斯远东地区特罗伊茨基靺鞨墓地人骨的稳定同位素分析
收藏 引用
人类学学报 2009年 第3期28卷 300-305页
作者: 张全超 冯恩学 朱泓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长春130012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北京100044
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近年来发展为复原古代民族饮食结构、社会经济模式的有效手段。本文应用该技术首次对俄罗斯远东地区特罗伊茨基靺鞨墓地出土人骨中的C、N同位素比值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特罗伊茨基墓地古代靺鞨居民日常饮食习惯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内蒙古察右前旗庙子沟遗址新石器时代人骨的稳定同位素分析
收藏 引用
人类学学报 2010年 第3期29卷 270-275页
作者: 张全超 Jacqueline T.ENG 魏坚 朱泓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长春130012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Western Michigan University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北京100872
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近年来发展为复原古代民族食物结构、社会经济模式的有效手段。本文在应用该技术对庙子沟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人骨中的C、N同位素比值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庙子沟新石器时代居民日常饮食习惯中保持着相当比例的动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青龙泉遗址人和猪骨的C,N稳定同位素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1年 第1期41卷 52-60页
作者: 郭怡 胡耀武 朱俊英 周蜜 王昌燧 Michael P.RICHARDS Department of Human Evolution Max-Planck Institute for Evolutionary Anthropology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 北京100049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杭州310028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人类演化实验室 北京100044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武汉430077
尽管中国有关稻粟混作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但混作区内稻粟农业在先民生产生活中的地位以及在家畜饲养中的作用,其发展与文化演进和传播、古环境变化间的内在联系等关键问题,依然未能很好地解决.为此,本文对位于稻粟混作区内的湖北郧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海洋性聚落先民的食物结构:昙石山遗址新石器时代晚期人骨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
收藏 引用
人类学学报 2016年 第2期35卷 246-256页
作者: 吴梦洋 葛威 陈兆善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厦门361005 福建博物院 福州350001
本文对18例昙石山文化墓葬出土人骨进行骨胶原的提取和碳氮稳定同位素测定,并通过污染鉴别,其中的17例为有效数据。有效骨样的δ^(13)C值在-20.9‰^-16.5‰范围,δ^(15)N值在8.5‰~14.4‰范围。就稳定同位素整体分析结果而言,昙石山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动物骨骼的稳定同位素分析
收藏 引用
考古 2021年 第5期 107-114页
作者: 侯亮亮 李君 邓惠 郭怡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系 太原市030006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考古与文博系 杭州市310007
前言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获取资源的方式由攫取型经营逐步向生产型经营转变[1]。其中,如何利用动植物资源,是人类生存方式转变的重要体现。因此,系统研究动植物驯化和栽培及其关系,有助于还原先民的生业活动和探讨史前社会发展的动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北刘遗址人骨的稳定同位素分析
收藏 引用
考古与文物 2016年 第1期 115-120页
作者: 郭怡 夏阳 董艳芳 俞博雅 范怡露 闻方园 高强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西安半坡博物馆
通过对新石器时代关申地区北刘遗址(8000~5500BP)出土的人骨C和N稳定同位素的测试分析,揭示了当地先民的以粟类食物为主的食物结构;对该遗址早晚两期先民稳定同位素数据的比较分析,表明粟作农业在北刘晚期得到进一步发展。通过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贾湖遗址人骨的稳定同位素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D辑) 2007年 第1期37卷 94-101页
作者: 胡耀武 Stanley H.Ambrose 王昌燧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 Lab of Biogeochemistry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University of IlliniosUrbana-ChampaignUrbanaUSA61801
古代人类食谱研究是生物考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国际科技考古领域的研究前沿.利用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尝试揭示贾湖遗址先民的食物结构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人骨的骨胶原含量、C含量以及N含量,尤其是骨胶原C/N摩尔比的分析表明,28...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