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562 篇 期刊文献
  • 233 册 图书
  • 86 篇 学位论文
  • 44 篇 会议
  • 4 篇 科技报告
  • 3 篇 报纸

馆藏范围

  • 4,869 篇 电子文献
  • 79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133 篇 历史学
    • 695 篇 世界史
    • 400 篇 中国史
  • 773 篇 法学
    • 521 篇 政治学
    • 207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52 篇 社会学
    • 39 篇 公安学
    • 38 篇 法学
  • 712 篇 工学
    • 288 篇 兵器科学与技术
    • 120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64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49 篇 船舶与海洋工程
    • 42 篇 机械工程
    • 37 篇 建筑学
  • 622 篇 教育学
    • 537 篇 教育学
    • 76 篇 体育学
  • 563 篇 军事学
    • 434 篇 军事思想及军事历...
    • 34 篇 战术学
  • 501 篇 文学
    • 23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179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90 篇 新闻传播学
  • 393 篇 经济学
    • 305 篇 应用经济学
    • 110 篇 理论经济学
  • 331 篇 管理学
    • 106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06 篇 工商管理
    • 95 篇 公共管理
  • 155 篇 艺术学
    • 52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51 篇 美术学
  • 118 篇 理学
  • 107 篇 医学
    • 43 篇 临床医学
    • 4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60 篇 哲学
    • 59 篇 哲学
  • 52 篇 农学

主题

  • 4,932 篇 第一次世界大战
  • 300 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
  • 229 篇 德国
  • 183 篇 一战
  • 134 篇 战争
  • 125 篇 法国
  • 107 篇 协约国
  • 104 篇 中国
  • 99 篇 英国
  • 97 篇 日本
  • 94 篇 美国
  • 89 篇 意大利
  • 76 篇 资本主义
  • 69 篇 帝国主义
  • 68 篇 希特勒
  • 67 篇 十月革命
  • 65 篇 欧洲
  • 59 篇 帝国主义国家
  • 58 篇 五四运动
  • 57 篇 二次世界大战

机构

  • 40 篇 北京大学
  • 37 篇 湖南师范大学
  • 33 篇 首都师范大学
  • 32 篇 南京大学
  • 30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25 篇 武汉大学
  • 23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20 篇 清华大学
  • 20 篇 吉林大学
  • 18 篇 复旦大学
  • 16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16 篇 陕西师范大学
  • 15 篇 南开大学
  • 14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13 篇 河南大学
  • 12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
  • 11 篇 暨南大学
  • 10 篇 国防大学
  • 10 篇 哈尔滨师范大学
  • 10 篇 东北师范大学

作者

  • 17 篇 温斯顿·丘吉尔
  • 14 篇 阿廖沙
  • 11 篇 黄炎
  • 10 篇 徐国琦
  • 7 篇 郑大华
  • 7 篇 熊伟民
  • 7 篇 刘学昌
  • 7 篇 徐蓝
  • 6 篇 王宇博
  • 6 篇 胡其道
  • 5 篇 左凤荣
  • 5 篇 孙晓翔
  • 5 篇 陈剑敏
  • 5 篇 冯欢
  • 5 篇 李巨廉
  • 5 篇 周辉
  • 5 篇 风伊万
  • 5 篇 拖雷
  • 4 篇 秦湖
  • 4 篇 邹涛

语言

  • 4,914 篇 中文
  • 17 篇 英文
  • 1 篇 日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第一次世界大战"
4932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排序: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国知识界的思考——以《东方杂志》为中心的考察
收藏 引用
浙江学刊 2011年 第4期 69-78页
作者: 郑大华 郭辉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中国近代思想研究中心 华中师范大学
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战)的爆发引起了中国知识界对中国自身的强烈思考,《东方杂志》对此有大量的报道,以《东方杂志》的报道为中心进行考察,可见在欧战的三个阶段,引起国人的思考各异。而国人此时的思考都不脱"爱国"二字,欧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日本对外扩张与东亚格局之变动——以华盛顿体系为中心的考察
收藏 引用
世界历史 2012年 第4期 4-13,157页
作者: 史桂芳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教授北京100089
日本将第一次世界大战视为"大正天佑",借对德宣战之机,迅速夺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利益,并企图在巴黎和会上得到"法理"上的认可,巩固在华"特殊权益"。由于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日本未能得逞。第一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难民的疏散与救助
收藏 引用
史学集刊 2022年 第3期 119-130,144页
作者: 王学礼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 吉林长春130012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编辑部
受“焦土政策”和“间谍恐惧症”的影响,战期间俄国疏散了大量难民。大规模疏散难民不仅使前线附近地区数以百万计的居民流离失所,而且使本已严重赤字的战时俄国财政雪上加霜,造成了粮食、住房、交通、公共卫生等多重危机。俄国政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法国的中国劳工
收藏 引用
国际观察 2009年 第2期 73-79页
作者: 多米尼克·马亚尔 曲辰 法国巴黎十二大管理交流学院 巴黎十二大"国际发展与经济社会活动研究中心"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多达14万的中国劳工在欧洲战场上为协约国军队服务,其中有至少6000人因为疾病、敌人的攻击或者恶劣的医疗条件而长埋在异乡的土地上。对这段劳工历史的追忆经常被对当时中国政府参战决议过程的讨论所冲淡,但中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德国生活水平探析(1880-1939年)
收藏 引用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4年 第6期67卷 52-58页
作者: 周建明 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30年代,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这段时间里,德国由分裂走向统后,经济快速发展,逐渐由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时期人们的收入在提高,物价也在不断上涨,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在不断发生变化。综合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美国大学(1917~1919)
收藏 引用
美国研究 2015年 第1期29卷 122-137,8页
作者: 侯波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后来者",美国在1917年4月参战后动员了包括大学在内的各种社会力量为战争服务,以赢得这场"总体战"的胜利。大学在美国参与和进行战争的过程中起着积极且重要的作用,而战争反过来亦对战时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与罗马教廷通使问题再考察
收藏 引用
近代史研究 2021年 第2期 45-62,160页
作者: 张乐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北京政府鉴于罗马教廷在国际调和中的角色,决定借助与教廷通使,在战后和会中占据有利位置,进而制衡日本。法国获悉通使事后,托辞此事有违中法《天津条约》保教权条款,且教廷存在亲德嫌疑,试图强行阻挡通使。英、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西线华工与中美“共有的历史”
收藏 引用
美国研究 2017年 第6期31卷 40-62页
作者: 徐国琦 香港大学嘉里集团基金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约有万多名华工为美国远征军服务。本文根据收藏在中国、美国、法国等地的相关档案和文字资料,从"跨国史"和"共有的历史"的角度,对战西线华工和美国远征军在欧洲战场的交集及其在中美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梁启超的对日外交思想
收藏 引用
史学集刊 2005年 第4期 48-52页
作者: 郑云波 牡丹江师范学院政法系 黑龙江牡丹江157012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对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梁启超向政府提出政治质问案,质问政府的对日妥协。谴责日本提出“二十条”是企图置中国于死地,警告外交当局慎思,并认识到“二十条”对中国造成的隐忧。在参战问题上,梁启超主张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的俄国金融资本
收藏 引用
丛书名: 俄国史译丛.经济
2022年
作者: (俄) 鲍维金·瓦列里·伊万诺维奇
本书介绍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概况以及俄国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的地位,围绕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对在俄国金融资本的形成、俄国商业银行、俄国的垄断等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和分析。
来源: 内蒙古大学图书馆图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