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39 篇 期刊文献
  • 15 篇 学位论文
  • 14 篇 报纸

馆藏范围

  • 36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76 篇 艺术学
    • 267 篇 音乐与舞蹈学
    • 4 篇 艺术学理论
    • 4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2 篇 美术学
  • 33 篇 法学
    • 30 篇 民族学
    • 3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 篇 政治学
  • 25 篇 教育学
    • 25 篇 教育学
  • 17 篇 历史学
    • 16 篇 中国史
  • 5 篇 文学
    • 2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2 篇 哲学
    • 2 篇 哲学
  • 2 篇 工学
    • 2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主题

  • 368 篇 管弦乐作品
  • 61 篇 作曲家
  • 36 篇 音乐会
  • 31 篇 民族管弦乐
  • 28 篇 音乐作品
  • 27 篇 音乐家
  • 21 篇 音乐创作
  • 18 篇 民族乐团
  • 13 篇 德彪西
  • 13 篇 管弦乐队
  • 12 篇 音乐主题
  • 12 篇 指挥家
  • 12 篇 上海音乐学院
  • 11 篇 管弦乐曲
  • 11 篇 拉威尔
  • 11 篇 国家大剧院
  • 10 篇 交响音乐
  • 9 篇 音乐
  • 9 篇 民族音乐
  • 9 篇 作曲系

机构

  • 13 篇 上海音乐学院
  • 12 篇 中国音乐学院
  • 9 篇 中央音乐学院
  • 9 篇 西安音乐学院
  • 7 篇 沈阳音乐学院
  • 4 篇 首都师范大学
  • 4 篇 山东师范大学
  • 3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3 篇 西北师范大学
  • 3 篇 青岛大学
  • 3 篇 内蒙古大学
  • 2 篇 广西艺术学院
  • 2 篇 广州大学
  • 2 篇 中央民族大学
  • 2 篇 四川音乐学院
  • 2 篇 浙江师范大学
  • 2 篇 北京教育学院
  • 2 篇 浙江传媒学院
  • 2 篇 山东艺术学院
  • 2 篇 武汉音乐学院

作者

  • 8 篇 纪晨
  • 6 篇 顾育豹
  • 4 篇 何平
  • 3 篇 张正
  • 3 篇 孟绮
  • 3 篇 张宝华
  • 3 篇 邵鲁
  • 3 篇 于庆新
  • 2 篇 徐继东
  • 2 篇 俞嘉禾
  • 2 篇 陈洁
  • 2 篇 柴本善
  • 2 篇 陈翠珍
  • 2 篇 欲言
  • 2 篇 安鲁新
  • 2 篇 逸鱼
  • 2 篇 任辽苏
  • 2 篇 王安潮
  • 2 篇 杜克
  • 2 篇 王娅

语言

  • 36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管弦乐作品"
36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颂赞生命的友谊 ——评“经典永恒”大型合唱与管弦乐作品音乐会
收藏 引用
歌剧 2025年 第2期 98-103页
作者: 陈洁 上海艺术研究中心
每年深秋,上海的文艺舞台不乏名家天团的轮番竞演。然而,有一支集聚了不同国籍、不同行业领域、将近四百位在沪爱乐者的非职业合唱团与乐队,以通篇原文演唱的专业质量和气势恢宏、蔚为壮观的交响合唱赢得座无虚席的盛大场面,令人刮目相...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利盖蒂管弦乐作品复调织体的音响“同化”
收藏 引用
音乐创作 2025年 第2期 178页
作者: 李鹏 中北大学艺术学院理论教研室
乔治·利盖蒂作为新音色流派的主要代表,其创造并实践的“微复调”技法在20世纪下半叶的音乐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利盖蒂的音乐创作观念打破传统的旋律、和声、节奏等构成元素,建构起以复调技法主导的“音色—音响”体。本文以其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管弦乐作品中复调织体的配器分析
收藏 引用
音乐创作 2017年 第10期 103-105页
作者: 纪宇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
现代管弦乐队是在18世纪中叶随着交响曲这种体裁的诞生而确立的,这一时期正处于器乐化主调音乐风格时期的开端。诞生于这一时期的重要的大型器乐合奏体裁一一交响曲,是建立在大小调功能和声体系的主调写法为主的基础上,以弦乐组、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威伯恩自由无调性管弦乐作品中节奏的结构力体现
收藏 引用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13年 第3期 49-59页
作者: 赵曦 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
文章对威伯恩早期的两部管弦乐作品《六首管弦乐小品》Op·6和《五首管弦乐小品》Op·10进行研究,从"节奏细胞"入手,通过"节奏细胞"的整体运用及时间比例,来观察作品的宏观结构及其对作者晚期节奏风格的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云淡风轻四月天——“醇香国乐——彭修文民族管弦乐作品纪念音乐会”述评
收藏 引用
人民音乐 2013年 第12期 36-39页
作者: 彭丽 山东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2013年4月12日的广州,数日绵绵春雨过后,云淡风轻,人们收拾起匆匆的脚步,放下浮躁的心情,来到位于珠江江畔的星海音乐厅,品味由广东民族乐团倾力打造的2012—2013音乐季之“醇香国乐——彭修文民族管弦乐作品纪念音乐会。
来源: 评论
民族管弦乐发展进程中的又一次变奏——刘长远民族管弦乐作品《抒情变奏曲》评析
收藏 引用
人民音乐 2007年 第4期 14-16页
作者: 闫晓宇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
大型民族管弦乐作品《抒情变奏曲》由作曲家刘长远创作于2003年,同年12月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首演。此后又多次公演于国内,包括台湾等地区,好评如潮。曾荣获文化部主办的第九届全国音乐作品评奖二等奖。
来源: 评论
秋吟管弦 情颂旋歌——评房晓敏的民族管弦乐作品
收藏 引用
人民音乐 2007年 第7期 19-21页
作者: 相西源 广州暨南大学艺术学院
《金色的秋天——房晓敏民族管弦乐作品音乐会》于2006年11月3日晚在广州星海音乐厅举行。值得关注的是这场音乐会集中向人们展示了星海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作曲家房晓敏教授多年以来创作的大型民族管弦乐作品8部。这些富有中国民族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印象主义音乐风格探究——德彪西管弦乐作品“云”作曲技法剖析
收藏 引用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1993年 第Z2期 90-97页
作者: 邱晓枫
法国作曲家德彪西是印象主义音乐的始祖,他的三部管弦乐作品《牧神午后》、《夜曲》、《大海》,是其印象主义音乐的精典。《云》是含三首各自独立并带有标题的《夜曲》中的第一首,创作于1897-1899年,体现了作曲家创作成熟时期的美学思...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在艰辛的探索中走自己的路——写于徐振民五部管弦乐作品付梓之际
收藏 引用
人民音乐(评论) 2004年 第9期 14-15页
作者: 于润洋 中央音乐学院
呈献在读者面前的、由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首次出版的这部曲集,是中央音乐学院徐振民教授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创作的五部管弦乐作品,是这位作曲家的创作进入成熟期的具有代表性的标志。这五部作品全部都是我国历年来全国性交响音乐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多学科视角下的黎英海管弦乐作品手稿收藏、研究与实践意义
收藏 引用
人民音乐 2023年 第6期 88-91页
作者: 张紫薇 中国音乐学院图书馆
引言黎英海(1927—2007)是我国当代作曲家、音乐理论家与音乐教育家,一生致力于中国民族音乐理论研究和民族音乐创作,代表作钢琴曲《夕阳箫鼓》《阳关三叠》、艺术歌曲《枫桥夜泊》等作品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境与神韵。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