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5 篇 期刊文献
  • 1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 篇 文学
    • 3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中国史
  • 1 篇 艺术学
    • 1 篇 美术学

主题

  • 6 篇 精神转换
  • 2 篇 创作主体
  • 2 篇 中国文学
  • 1 篇 精神转型
  • 1 篇 法律信仰
  • 1 篇 法治精神
  • 1 篇 五四以来
  • 1 篇 行为模式
  • 1 篇 文学创作
  • 1 篇 素描
  • 1 篇 知识分子
  • 1 篇 经济市场化
  • 1 篇 作家精神
  • 1 篇 法律精神
  • 1 篇 图像与图解
  • 1 篇 陈继会
  • 1 篇 乡土小说
  • 1 篇 精神文明
  • 1 篇 觉醒
  • 1 篇 现代性意识

机构

  • 1 篇 宁夏大学
  • 1 篇 南昌教育学院
  • 1 篇 宁波大学
  • 1 篇 河南大学
  • 1 篇 武汉大学
  • 1 篇 东北师范大学

作者

  • 1 篇 万兴华
  • 1 篇 谢晖
  • 1 篇 李仰智
  • 1 篇 郎伟
  • 1 篇 全玲
  • 1 篇 陈美兰

语言

  • 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精神转换"
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创作主体的精神转换──考察中国新时期文学的一种思路
收藏 引用
文学评论 1998年 第5期 61-67页
作者: 陈美兰 武汉大学中文系
中国文学近二十年的演化过程是创作主体精神转换的过程。这个过程带来了文学新的精神内涵和新的艺术风貌,为文学的发展开拓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开阔的、充满历史动感的精神空间。
来源: 评论
法治:中华民族精神转换的主导价值取向
收藏 引用
政治与法律 1995年 第3期 29-32页
作者: 谢晖 宁波大学法律系
法治是依法治权和依法管理的有机结合。法律不仅与民族精神间有联系,而且在当代中国寻求民族精神转换过程中以现代法律为基础的法治是它的主导价值取向。法治确定统一的法律化的民族道德,确立统一的民族行为模式。所谓中华民族精神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从冯沅君与冯宗璞小说的审美世界看五四以来我国女性文学的精神转换
收藏 引用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00年 第2期15卷 6-12页
作者: 万兴华 南昌教育学院中文系 南昌330008
五四以来,我国女性文学历经了四次大的精神转换。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审美观念的转换 :从个性解放走向社会解放 ;审美重心的转换 :从主观世界走向客观世界 ;审美方式的转换
来源: 评论
以文化视角切入展现创作主体的精神转换——陈继会的乡土小说研究
收藏 引用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 第6期 5-6页
作者: 李仰智 河南大学文学院 河南开封475001
来源: 评论
觉醒与成长:近20年中国文学的简单回顾
收藏 引用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8年 第4期 26-30+127-128页
作者: 郎伟 宁夏大学中文系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开启了中国社会的思想创造和精神解放之源,它同时也给近20年来的中国文学带来了勃勃生机。知识分子灵魂的觉醒是这一年代的大事,它导致具有独立品格的文学的怀疑精神和“反思意识”的建立。近20年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对写实素描的思考
对写实素描的思考
收藏 引用
作者: 全玲 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在20世纪人类精神的多种指向与对自身认识的深化的今天,我们对于写实素描的正确认识有助于将历史与现实沟通。明确素描的发展方向。目前,我国的艺术教育整体上还延续着以古典写实主义为主、以再现写实为“基本功”的训练模式,这种训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