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4 篇 期刊文献
  • 22 篇 学位论文
  • 4 篇 会议
  • 4 篇 专利

馆藏范围

  • 7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54 篇 工学
    • 19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8 篇 机械工程
    • 12 篇 软件工程
    • 7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5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4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4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 篇 船舶与海洋工程
    • 4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3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2 篇 电气工程
    • 2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1 篇 矿业工程
    • 1 篇 兵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林业工程
    • 1 篇 网络空间安全
  • 20 篇 理学
    • 14 篇 系统科学
    • 8 篇 数学
    • 1 篇 物理学
    • 1 篇 地理学
  • 3 篇 法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政治学
    • 1 篇 社会学
  • 2 篇 经济学
    • 1 篇 理论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管理学
    • 2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农学
    • 1 篇 林学
  • 1 篇 医学
    • 1 篇 中医学
    • 1 篇 中西医结合
  • 1 篇 军事学

主题

  • 70 篇 系统不确定性
  • 3 篇 lypaunov稳定性
  • 3 篇 线性矩阵不等式
  • 2 篇 鲁棒控制器
  • 2 篇 系统可靠性
  • 2 篇 经济系统
  • 2 篇 全垫升气垫船
  • 2 篇 复杂系统
  • 2 篇 半主动悬架
  • 2 篇 参数自适应
  • 2 篇 仿真结果
  • 2 篇 滑模控制
  • 2 篇 非线性系统
  • 2 篇 鲁棒稳定性
  • 2 篇 鲁棒控制
  • 2 篇 航向控制
  • 2 篇 外界扰动
  • 2 篇 输入输出约束
  • 2 篇 姿态控制
  • 1 篇 重要度

机构

  • 6 篇 西北工业大学
  • 4 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4 篇 哈尔滨工程大学
  • 3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3 篇 哈尔滨工业大学
  • 3 篇 西安理工大学
  • 2 篇 国防科技大学
  • 2 篇 北京大学
  • 2 篇 中国矿业大学
  • 2 篇 浙江大学
  • 1 篇 长安大学
  • 1 篇 矿业大学
  • 1 篇 广州大学
  • 1 篇 北京科技大学
  • 1 篇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
  • 1 篇 professor of eco...
  • 1 篇 school of mechan...
  • 1 篇 西安石油大学
  • 1 篇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
  • 1 篇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

作者

  • 3 篇 庞辉
  • 2 篇 刘凯
  • 2 篇 pang hui
  • 2 篇 陈嘉楠
  • 2 篇 张健
  • 2 篇 吕震宙
  • 1 篇 qi haotian
  • 1 篇 ju li
  • 1 篇 chien-chun kung
  • 1 篇 chen xinhai
  • 1 篇 刘皓明
  • 1 篇 gu jingda
  • 1 篇 金慧婷
  • 1 篇 塞巴斯蒂安·雷耶·...
  • 1 篇 hu jian
  • 1 篇 wang xian-fang
  • 1 篇 陈英
  • 1 篇 金南南
  • 1 篇 孟德远
  • 1 篇 刘永

语言

  • 7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系统不确定性"
74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排序:
双量程差压流量计在不锈钢氧气计量中的应用探讨
收藏 引用
酒钢科技 2025年 第1期 60-63,55页
作者: 武亮 吴正伟 酒钢集团宏兴股份公司检修工程部 甘肃嘉峪关735100
本文聚焦于传统流量计在高压氧气测量中所面临的局限性,深度探讨了双量程差压流量计在不锈钢氧气计量中的关键应用。通过分析,提出了创新解决方案,通过配置高、低两种量程的变送器,实现了对氧气流量的精确测度,从而有效突破了原有技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二轴导引头视线指向回路的鲁棒性设计
收藏 引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14年 第5期48卷 735-740页
作者: 王鲜芳 苗军 詹世涛 钱志源 王岁花 河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河南新乡453007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上海201109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240 上海市空间飞行器机构重点实验室 上海201109
以Yaw-pitch型导引头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具有鲁棒性的视线指向回路设计方法.根据各框架的动力学方程,建立了描述视线动态特性的微分方程,分析了干扰力矩、非线性和结构耦合等因素对框架结构运动与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对由基座角运动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多输出情况下重要性测度新指标及其高效求解
收藏 引用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5年 第4期33卷 546-552页
作者: 王飞 吕震宙 肖思男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 陕西西安710072
输入随机变量的重要性测度分析是结构安全评估和工程优化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工程结构系统中普遍存在的多维输出情况,提出一种使用无量纲模型的基于方差的重要性测度新指标,可以方便地综合衡量输入随机变量的变异性对多输出结构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含高比例光伏配电网中计及需求侧响应的混合储能配置优化
收藏 引用
高电压技术 2024年 第4期50卷 1416-1425页
作者: 马丽 李伟 裴玮 肖浩 鞠力 顾靖达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北京100190 长时规模储能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 北京100190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北京100031 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100055
大力发展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而光伏高比例接入配电网后随之带来一系列问题。以含高比例光伏配电网为研究对象,提出了计及用户侧需求响应的混合储能优化配置方法。针对负荷和光伏出力的双重不确定性,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类不确定运动系统的空间迭代学习控制
收藏 引用
控制理论与应用 2017年 第2期34卷 197-204页
作者: 刘娇龙 董新民 薛建平 王海涛 空军工程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学院 陕西西安710038 哈尔滨飞行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本文讨论了一类在有限空间区间内重复运行的不确定运动系统的跟踪控制问题.通过引入空间状态微分算子和空间复合能量函数,提出了一种空间周期的自适应迭代学习控制算法.首先利用空间状态微分算子,将系统从时间域转化到空间域形式.然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T-S模糊模型的主动悬架滑模容错控制器设计
收藏 引用
工程力学 2019年 第2期36卷 229-238,248页
作者: 庞辉 杨军杰 刘雪 西安理工大学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 西安710048
针对主动悬架系统的质量参数不确定性以及作动器出现的随机故障对车辆行驶平顺性和控制稳定性带来的重要影响,该文提出一种基于T-S模糊模型的主动悬架滑模容错控制器设计方法。为了描述悬架参数不确定性,基于T-S模糊模型建立1/4车辆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精度位置跟踪自适应增益调度滑模控制算法
收藏 引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7年 第1期43卷 7-17页
作者: 杨艺 秦世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北京100083 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焦作454000
影响位置跟踪精度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系统不可避免地存在内外不确定性。由于具备很强的鲁棒性,滑模控制能有效消除系统不确定性的影响,然而也会带来抖振这一顽疾。因此,有效削弱滑模控制系统的抖振是提升系统跟踪精度的关键。为此,本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汽车磁流变半主动悬架系统自适应反推跟踪控制
收藏 引用
兵工学报 2017年 第7期38卷 1430-1442页
作者: 庞辉 陈嘉楠 刘凯 西安理工大学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 陕西西安710048
针对汽车磁流变半主动悬架系统非线性和模型不确定性所引起的控制稳定性及优化问题,考虑被控悬架综合控制目标的安全约束,建立1/2车辆悬架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基于被控悬架系统与参考轨迹之间的跟踪误差,使用自适应反推方法和Lyapu...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气动肌肉驱动关节轨迹跟踪的自适应鲁棒控制
收藏 引用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21年 第7期53卷 134-143页
作者: 李顺利 孟德远 杨林 李艾民 唐超权 中国矿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江苏徐州221116 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重庆400044
设计了一种简单、经济的单根肌肉关节驱动上肢外骨骼助力机器人。为解决单根肌肉关节轨迹跟踪控制精度差、抗干扰能力差及颤振严重等问题,基于反步法设计单根肌肉关节伺服系统的自适应鲁棒控制器。该控制器呈两层级联结构,每层均包含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多失效模式下的模式重要性测度及解法
收藏 引用
计算力学学报 2012年 第3期29卷 399-404,411页
作者: 周长聪 吕震宙 王奇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 西安710072
针对工程中普遍存在的多失效模式系统可靠性问题,为提高或改进设计,需要研究失效模式对系统不确定性的影响因素。基于前人提出的基本变量重要性测度,提出了三种模式重要性测度:模式对系统失效概率的重要性测度、模式对系统响应量概率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