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在医学领域中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不断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然而中药尚不明确的作用机制限制了中药在国内外更广泛地传播与发展,探讨系统药理学在中药作用机制解析上的研究进展,可...
详细信息
目的在医学领域中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不断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然而中药尚不明确的作用机制限制了中药在国内外更广泛地传播与发展,探讨系统药理学在中药作用机制解析上的研究进展,可以消除人们对中药使用的顾虑。方法将中药分成单味药、药对、中药复方和(治疗同一疾病的)群药4种形式,对系统药理学方法在其作用机制的解析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中药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结果基于系统药理学解析中药作用机制的研究逐年递增,研究者们不仅发现了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还解释了其中蕴含的一些中医基础理论。结论一方面,系统药理学研究体系有助于复杂中药作用机制的解析,为中药走向世界提供了一条科学、可行的道路。另一方面,系统药理学对原有的这四种形式中药作用机制的解析,有利于开发出相关新的中药,从而促进中药的发展和应用。
目的研究水飞蓟Silybum marianum对肺癌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TCMSP)筛选水飞蓟的活性成分,并利用加权整体相似度法(weighted ensemble similarity,WES)和...
详细信息
目的研究水飞蓟Silybum marianum对肺癌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TCMSP)筛选水飞蓟的活性成分,并利用加权整体相似度法(weighted ensemble similarity,WES)和系统药物靶向工具(systematic drug targeting,SysDT)模型预测候选活性成分的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生物学过程(gene ontology biological process,GO BP)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揭示靶点所涉及BP以及通路。选取水飞蓟主要活性成分水飞蓟宾进行体内外实验验证,首先验证水飞蓟宾对人肺腺癌H1975细胞与小鼠肺癌LLC细胞的体外抑制率;其次用流式细胞术评估水飞蓟宾对肿瘤细胞系的促凋亡作用;随后在LLC肺癌动物模型进行体内抑瘤验证,并检测瘤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cell,CD8+T)的浸润量;最后通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经过筛选得到12个活性成分与355个靶点,并构建了活性成分-靶点网络。CCK-8检测结果显示水飞蓟宾能够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且呈剂量相关性;体内外流式实验表明水飞蓟宾能通过促进瘤内CD8+T细胞的浸润从而促进癌细胞的凋亡来发挥抗肿瘤作用;水飞蓟宾能够上调肿瘤细胞和肿瘤组织p53蛋白表达水平(P<0.001),下调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 2,Bcl-2)蛋白表达水平(P<0.05、0.001)。结论水飞蓟主要通过调控凋亡相关通路发挥抗肿瘤作用。
目的基于系统药理学、生物信息学、分子对接及体内外实验探讨草乌影响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的潜力及对T2DM相关症状的潜在机制。方法利用数据库检索草乌相关化学成分、预测潜在作用靶点以及干预相关疾病;GEO数据库...
详细信息
目的基于系统药理学、生物信息学、分子对接及体内外实验探讨草乌影响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的潜力及对T2DM相关症状的潜在机制。方法利用数据库检索草乌相关化学成分、预测潜在作用靶点以及干预相关疾病;GEO数据库检索T2DM相对健康人的差异基因,与草乌作用靶点映射后置于DAVID数据库进行生物功能富集,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及ROC曲线分析目标基因对于T2DM的敏感性。借助分子对接技术分析草乌化学成分与靶蛋白的结合位置及相互作用力。通过体内外T2DM模型验证草乌及其化学成分对目标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通过数据库检索与分析得到草乌干预靶点相关疾病304种(P<0.05,FDR<0.05),选取度值最高的T2DM(Degree=59)进行分析。T2DM相对健康人差异基因与草乌潜在作用靶点取交集得到43个目标基因,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到有显著性差异的基因共9个,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5个有意义基因,ROC曲线下面积AUC>0.5的基因共3个。分子对接得到草乌化学成分异波尔定碱[(+)-Isoboldine]与蛋白APEX1、CASP1、CBFB,欧乌头碱(Napelline)与蛋白CBX1、EHMT2结合,通过氢键相互作用、疏水相互作用、可电离性和静电相互作用等不同作用力结合,从而增加配体靶向作用蛋白的能力。T2DM大鼠经草乌水提物治疗2周后,草乌可能通过改善周围神经病变进而缓解T2DM症状。并且草乌可以影响大鼠肝组织中APEX1、CASP1、CBFB、CBX1、EHMT2的蛋白表达。草乌中(+)-Isoboldine和Napelline化学成分对体外模型的目标蛋白的影响与体内实验一致。结论本研究初步揭示草乌可作为改善T2DM周围神经病变的潜在治疗药物,为中蒙药研发以及挖掘治疗T2DM新靶标药物奠定理论基础。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