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8 篇 期刊文献
  • 1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2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6 篇 理学
    • 3 篇 大气科学
    • 2 篇 数学
    • 1 篇 物理学
  • 4 篇 哲学
    • 4 篇 哲学
  • 4 篇 教育学
    • 4 篇 教育学
  • 3 篇 工学
    • 1 篇 机械工程
    • 1 篇 光学工程
    • 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1 篇 矿业工程
  • 2 篇 法学
    • 2 篇 社会学

主题

  • 29 篇 线性相互作用
  • 5 篇 耗散结构理论
  • 4 篇 协同学
  • 4 篇 普利高津
  • 3 篇 突变(哲学)
  • 3 篇 非平衡态
  • 3 篇 波动
  • 3 篇 质变
  • 3 篇 方程
  • 2 篇 思维形式
  • 2 篇 能量交换
  • 2 篇 概念
  • 2 篇 辩证唯物主义
  • 1 篇 应用哲学
  • 1 篇 层次性
  • 1 篇 恩格斯
  • 1 篇 科学技术
  • 1 篇 噪音
  • 1 篇 表示式
  • 1 篇 准线性理论

机构

  • 2 篇 北京大学
  • 2 篇 西北大学
  • 1 篇 华东水利学院
  • 1 篇 哈尔滨市财经学校
  • 1 篇 青岛市委党校
  • 1 篇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 1 篇 华南师范大学
  • 1 篇 南京气象学院
  • 1 篇 解放军政治学院
  • 1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1 篇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
  • 1 篇 湛江师范学院
  • 1 篇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
  • 1 篇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
  • 1 篇 清华大学
  • 1 篇 宁波市鄞州区气象...
  • 1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1 篇 湖南师大教育系
  • 1 篇 华北光电研究所
  • 1 篇 北京应用物理和计...

作者

  • 2 篇 申仲英
  • 2 篇 张强
  • 1 篇 方珂
  • 1 篇 彭永清
  • 1 篇 丁海曙
  • 1 篇 李永平
  • 1 篇 余锦华
  • 1 篇 钱祖文
  • 1 篇 娄采云
  • 1 篇 黄麟雏
  • 1 篇 金吾伦
  • 1 篇 sun lei
  • 1 篇 涂传诒
  • 1 篇 h.o.berktay
  • 1 篇 孙玉兰
  • 1 篇 濮祖荫
  • 1 篇 姚敏言
  • 1 篇 fang ke
  • 1 篇 钟明
  • 1 篇 洪广文

语言

  • 2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线性相互作用"
2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海温异常模之线性相互作用及其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变化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热带气象学报 2016年 第3期32卷 289-298页
作者: 余锦华 张晨 方珂 赵晓彤 孙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宁波市鄞州区气象局 浙江宁波315194
利用美国台风联合警报中心的best-track热带气旋信息数据集,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平衡反馈(EFA)以及广义平衡反馈分析(GEFA)方法,结合EOF,探讨海温异常模之线性作用及其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TCGN)变化的影响。单个海盆SSTA模的EF...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尺度波动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和大气的指数循环过程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 1984年 第4期 382-391页
作者: 许有丰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文用两层准地转截谱模式,考虑基本气流、超长波和长波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得出了大气环流指数循环这种准周期振荡过程,其周期为8—15天.数值计算表明:非线性相互作用可以产生大气行星波螺旋状槽线倾斜的谐振、不同尺度波动的振幅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应用高维动力系统在相空间中的轨迹特征描写非线性相互作用的数值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气象科学 1987年 第3期 15-28页
作者: 彭永清 李永平 袁健强 南京气象学院
本文按最简单的一维平流方程,对平流项的非线性效应作了研究。文中将变量U按付里叶级数展开,取低阶谱各项代入平流方程后,导出了n=2,3,4等高维动力系统。而后,利用系统中相点在相空间中的轨迹特征描述了因非线性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各模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系统中非线性相互作用初探
收藏 引用
哲学研究 1985年 第8期 35-41+63页
作者: 申仲英 张强 西北大学哲学系 西安地质学院马列主义教研室
普通系统论、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学是从不同角度研究物质系统的;它们使用的方法不同,提供的模型也不同。然而它们却都强调系统中的非线性相互作用。贝塔朗菲把非线性关系看作系统的本质,他认为:“我们面对着整体、有组织化、多因素和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关于重力表面波非线性相互作用
收藏 引用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80年 第2期 158-180页
作者: 洪广文 华东水利学院
一、前言 本文利用小摄动法在作者以前求得的二阶近似解的基础上给出任意水深重力表面波非线性相互作用的四阶近似理论解(包括基本波系波数矢固定、频率摄动和波数矢、频率皆固定二种情况),并由此得四阶近似推进波,三向波及斜向波与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关于非线性光学中的相互作用哈密顿量
收藏 引用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6年 第4期 30-38页
作者: 靳少征,杨小平 ,彭堃墀 山西大学物理系 研究生
本文讨论了非线性光学中Shen—Walls非线性相互作用哈密顿量的合理性,指出其存在问题,并说明在使用非线性极化模型的情况下,描述原子与辐射场相互作用哈密顿量的多极形式不能推广到非线性介质与辐射场相互作甩的情形。最后,我们得到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创造性思维的自组织机制
收藏 引用
心理科学 2000年 第2期23卷 250-251页
作者: 庞海波 湛江师范学院!524048
创造性思维在科学创造中起到重大的作用.尽管人们对创造性思维的定义不尽相同,但认为创造性思维带有非逻辑特点的自发性,而使人们在科学活动中难以操作和把握却是共同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创造性思维的自发性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弄清它自...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社会发展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收藏 引用
河北学刊 1989年 第2期9卷 20-27页
作者: 赵家祥
长期以来,在我国历史唯物主义教学和研究中,存在着一种片面强调社会发展的客观性与合规律性、忽视社会发展的主体性与合目的性的倾向,从而使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本来不具有机械决定论和宿命论性质的历史唯物主义带上了浓厚的机械决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结合机制导论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战线 2000年 第3期 7-21页
作者: 董京泉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来源: 评论
“对立统一”与“相互作用”辨析及其意义
收藏 引用
学术交流 1992年 第6期 83-85页
作者: 秦玉峰 哈尔滨市财经学校
在包括教科书在内的不少哲学文献中.“对立统一”与“相互作用”的含义存在严重混淆.澄清这种混淆以及由此引起的其它问题,并非单纯的概念辨析,而是直接关系到对辩证法能否正确理解运用以及能否在现代科学背景下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问题. (...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