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68 篇 期刊文献
  • 3 篇 学位论文
  • 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7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34 篇 经济学
    • 80 篇 应用经济学
    • 55 篇 理论经济学
  • 60 篇 法学
    • 22 篇 政治学
    • 22 篇 社会学
    • 19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6 篇 法学
    • 1 篇 民族学
  • 45 篇 管理学
    • 18 篇 工商管理
    • 16 篇 公共管理
    • 9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12 篇 教育学
    • 12 篇 教育学
  • 5 篇 工学
    • 2 篇 城乡规划学
    • 1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4 篇 理学
    • 2 篇 统计学(可授理学、...
  • 3 篇 哲学
    • 3 篇 哲学
  • 3 篇 文学
    • 3 篇 新闻传播学
  • 2 篇 医学
    • 2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世界史
  • 1 篇 艺术学
    • 1 篇 戏剧与影视学

主题

  • 274 篇 经济体制模式
  • 43 篇 经济体制改革
  • 28 篇 市场经济体制
  • 26 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19 篇 计划经济体制
  • 19 篇 市场机制
  • 17 篇 经济改革
  • 14 篇 所有制结构
  • 13 篇 社会主义国家
  • 13 篇 商品经济
  • 13 篇 经济发展
  • 13 篇 市场经济
  • 11 篇 市场调节
  • 10 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10 篇 模式转换
  • 9 篇 经济发展模式
  • 9 篇 资源配置
  • 9 篇 经济体制
  • 9 篇 企业
  • 9 篇 现代化建设

机构

  • 5 篇 吉林大学
  • 3 篇 北京大学
  • 3 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3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3 篇 武汉大学
  • 2 篇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
  • 2 篇 东北财经大学
  • 2 篇 南开大学
  • 2 篇 辽宁大学
  • 2 篇 湘潭大学
  • 2 篇 国家计委经济研究...
  • 1 篇 北京市组织人事科...
  • 1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
  • 1 篇 江西财经学院
  • 1 篇 世界政治经济学学...
  • 1 篇 江西省定南县政府...
  • 1 篇 国务院经济贸易办...
  • 1 篇 湖南大学
  • 1 篇 中央党校理论部
  • 1 篇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

作者

  • 4 篇 常修泽
  • 3 篇 王琢
  • 3 篇 何剑
  • 3 篇 赵凌云
  • 3 篇 解书森
  • 2 篇 郭连成
  • 2 篇 谢又乔
  • 2 篇 王积业
  • 2 篇 袁培树
  • 2 篇 张卓元
  • 2 篇 高尚全
  • 2 篇 林凌
  • 2 篇 郑炎潮
  • 2 篇 刘国光
  • 2 篇 张维达
  • 2 篇 张军扩
  • 2 篇 刘井明
  • 2 篇 胡永明
  • 2 篇 贾康
  • 2 篇 周明生

语言

  • 27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经济体制模式"
274 条 记 录,以下是41-50 订阅
排序:
中西方宏观调控比较——评经济运行“趋同论”
收藏 引用
经济学家 1989年 第6期 58-66页
作者: 张维达 牛江涛 吉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本文追根溯源分析了经济运行“趋同论”的由来,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调控和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宏观调控的重大区别进行比较,阐述了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探索我国宏观调控和经济运行理论的见解。
来源: 评论
论柯尔奈经济理论的贡献与局限
收藏 引用
经济学家 1989年 第5期 112-120页
作者: 陈宗胜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
柯尔奈的经济理论在我国和其他国家经济学界具有极大影响。柯尔奈的世界性荣誉首先应归功于他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的方法——实证性的描述解释性方法。他用尽量客观的语言和概念描述经济运行的各种现象和规则,并努力开掘现象之间的内在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关于完善宏观调控的思考
收藏 引用
当代财经 1990年 第5期 11-16页
作者: 许昕 江西财经学院
完善宏观调控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和重要内容,必须与经济体制其他组成部分的改革相配套,与经济发展模式经济社会环境或条件相适应。完善宏观调控目标和调控手段应该充分考虑双重体制运行和当前经济形势的状况,明确完善宏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双重转换中稳定的结构成长战略选择
收藏 引用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 第6期27卷 56-63页
作者: 杜辉
经济增长的非直线性源于经济运行的非均衡性,产出规模的大幅度起落归根到底产生于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衡。近几年以来,在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经济体制模式大转换过程(简称双重转换)中,结构矛盾日益突出,与总量矛盾交织,成为影响经济均衡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时期经济管理的十大转变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研究 1990年 第3期 38-42页
作者: 黄波 四川省万县地委组织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的繁荣昌盛,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和五中全会的召开,为经济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正确的前进方向,我国经济管理已经或正在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浅析
收藏 引用
实事求是 1993年 第3期 43-44页
作者: 杨建平 兵团党校
中共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突破,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伟大的指导意义。
来源: 评论
企业改革的重点与难点──政企分开
收藏 引用
中国行政管理 1996年 第1期 5-6页
作者: 谢又乔
企业改革的重点与难点──政企分开谢又乔政企不分的要害,在于政府统一组织社会生产,行政办法配置经济资源,直接管理国有企业,属典型的政府主导型经济体制模式。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点则是建立企业主导型经济体制模式。所以,政企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从国家最高利益出发考虑社保管理体系框架选择
收藏 引用
财政研究 2007年 第11期23卷 2-5页
作者: 贾康 财政部财政科研所
如何抓住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战略机遇期,在实质性推进经济体制模式经济增长方式“两个转变”之中,积极构建与统一市场和政府职能合理化相匹配的、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极为重大的事项。从国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对四川农村信用社改革开放的回顾和评述
收藏 引用
金融研究 2008年 第11期 I0065-I0067页
作者: 唐一平 四川省农信联社泸州办事处 四川泸州市646000
一、历程四川农村信用社改革始于业务经营管理改革。起初,随着农业银行的业务经营管理改革而动,后在人民银行、银监部门和省联社的管理下不断深化,其过程大致与其他银行相同,无需赘述。四川农村信用社业务改革的最大成果,就是资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30年对外开放促进经济改革的路径
收藏 引用
国际贸易 2008年 第8期 30-34页
作者: 桑百川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以开放促改革和发展是我国30年来最成功的经验。对外开放为改革和制度创新输入了外生经济变量和外部动力,渐进式开放与渐进式改革相互配合、相互促动,打破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推动中国实现了经济起飞。经济特区作为对外开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