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和药物治疗对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生活质量和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区别,以及生活质量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从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中选取PCI的CHD患者160例(PCI组),药物治疗的CHD患者160例(药物治疗组)。采用健康调查表SF-36(Shortform-36 Health Survey)和西雅图心绞痛问卷(Seatt le Angina Questionnaire,SAQ)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在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术当天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后1个月进行电话随访,3个月和6个月通知门诊复查。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309份。PCI组和药物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比治疗前高(均P<0.05)。PCI组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力、精神健康这4个维度的SF-36评分均比药物治疗组高(均P<0.05)。术后6个月PCI组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频率这2个维度的SAQ评分均比药物治疗组高(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之间的认知功能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情感智能与认知功能呈正相关关系(分别r=0.207,0.182,0.184,0.176,均P<0.05),药物治疗组生活质量与认知功能无相关关系。结论:PCI组和药物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得到改善,但PCI组改善更明显。PCI和药物治疗均未出现认知功能下降,且两组间无差异。PCI组生活质量与认知功能呈正相关关系,药物治疗组生活质量与认知功能无相关关系。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该院收治的AMI患者90例,按密封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单纯给予PCI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替罗非班。比较两组TIMI3级血流分级、出血并发症、不良心血管事件、术后1 h肌钙蛋白T(cTnT)、ST段恢复情况、术后1 w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小板计数。结果观察组TIMI3级血流开通率为97.78%(44/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35/45)(P<0.05)。观察组出血并发症5例,对照组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3例,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1例(P<0.05)。观察组术后1 h cTnT升高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心电图ST段回落50%的患者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术后1 w 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小板计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PCI联合替罗非班治疗AMI能改善心肌组织水平再灌注,减少心肌损伤和不良心血管事件,保护心功能,有较强的临床使用价值。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