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04 篇 期刊文献
  • 95 篇 学位论文
  • 77 篇 专利
  • 48 篇 会议
  • 7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43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32 篇 医学
    • 266 篇 中西医结合
    • 221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71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23 篇 临床医学
    • 20 篇 中医学
    • 9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6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3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27 篇 工学
    • 13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0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 篇 生物工程
  • 5 篇 农学
    • 5 篇 兽医学
  • 4 篇 理学
    • 3 篇 物理学
    • 1 篇 地球物理学

主题

  • 354 篇 经皮给药系统
  • 18 篇 压敏胶
  • 18 篇 促渗剂
  • 17 篇 药代动力学
  • 17 篇 综述
  • 15 篇 应用
  • 14 篇 微乳
  • 13 篇 透皮吸收
  • 13 篇 醇质体
  • 11 篇 微针
  • 11 篇 中药
  • 11 篇 脂质体
  • 10 篇 促透剂
  • 10 篇 制备工艺
  • 10 篇 研究进展
  • 9 篇 巴布剂
  • 9 篇 贴剂
  • 8 篇 固体脂质纳米粒
  • 8 篇 生物利用度
  • 7 篇 临床应用

机构

  • 14 篇 大连理工大学
  • 14 篇 浙江大学
  • 13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12 篇 广东药学院
  • 12 篇 天津大学
  • 9 篇 第二军医大学
  • 8 篇 成都中医药大学
  • 8 篇 清华大学
  • 8 篇 浙江中医药大学
  • 7 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
  • 7 篇 中国药科大学
  • 7 篇 北京化工大学
  • 7 篇 沈阳药科大学
  • 6 篇 上海中医药大学
  • 6 篇 南京中医药大学
  • 6 篇 中山大学
  • 5 篇 中惠药业有限公司
  • 5 篇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5 篇 华北理工大学
  • 5 篇 广东药科大学

作者

  • 10 篇 詹晓平
  • 9 篇 毛振民
  • 8 篇 陈军
  • 8 篇 丁富新
  • 6 篇 蒋国强
  • 6 篇 马建国
  • 6 篇 董岸杰
  • 5 篇 何双江
  • 5 篇 叶金翠
  • 5 篇 谢文委
  • 5 篇 程楠
  • 5 篇 闫肖肖
  • 5 篇 律嵩
  • 4 篇 王承潇
  • 4 篇 雷茂生
  • 4 篇 汪晴
  • 4 篇 董洪涛
  • 4 篇 胡晋红
  • 4 篇 邓联东
  • 4 篇 张建华

语言

  • 43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经皮给药系统"
431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排序:
盐酸川芎嗪经皮给药系统的制备及体外释放和透皮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08年 第10期39卷 745-749页
作者: 窦义之 滕虎 汪晴 孙玉明 马诗琳 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制药工程 辽宁大连116012
用盐酸川芎嗪作为模型药物,将阿拉伯胶与聚丙烯酸酯压敏胶共混,制备了一种微观非均相、宏观均相的经皮给药系统,并考察了非均相结构对药物体外释放及透皮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阿拉伯胶含量为15%时可抑制载药量为5%的贴片中药物析晶,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透皮吸收促进剂在经皮给药系统中的质控和评价方法
收藏 引用
中国新药杂志 2010年 第4期19卷 273-276页
作者: 张星一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透皮吸收制剂是国际上第三代药物制剂的研究重点领域。透皮吸收促进剂在处方中的合理应用和质量控制及其评价方法日益重要。通过对透皮促进机理、协同作用等的探讨,介绍透皮吸收促进剂的选用原则,并对透皮给药制剂和局部用药局部起效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药经皮给药系统研究概况
收藏 引用
中医杂志 2005年 第7期46卷 548-550页
作者: 李文兰 王艳萍 季宇彬 邹翔 哈尔滨商业大学药物研究所博士后工作站
中药经皮给药制剂是指采用适宜的基质材料将药物制成专供外用的一类固体或半固体剂型.中药经皮给药系统虽然是一种古老的给药方式,但真正发展起来还是在20世纪90年代,由于可以直接施于患处或相应穴位,有效成分通过皮肤透入血液循环而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微透析技术及其在经皮给药系统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08年 第5期39卷 378-382页
作者: 夏爱晓 冯健 李范珠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浙江杭州310053
综述了经皮微透析技术及其近年来在经皮给药系统中的应用,包括经皮吸收药物的药动学研究及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评价。
来源: 评论
微透析技术在经皮给药系统评价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7年 第2期27卷 240-242页
作者: 祝红达 胡晓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 湖北荆州434000 黄石市第一医院 湖北黄石435001
目的:介绍经皮给药系统中微透析技术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归纳。结果:微透析能在微创的前提下解决定性、定量、定位、微分析、连续去样、动态分析的研究要求,为经皮给药提供了可靠和全新的手段。结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蒿甲醚微针经皮给药系统研究
蒿甲醚微针经皮给药系统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李春 中国科学院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蒿甲醚(Artemether,ARM)是天然产物青蒿素(Artemisinin,ART)的一种半合成衍生物,因具有比青蒿素更好的抗疟活性而广泛用于临床疟疾治疗。此外,青蒿素类药物具有很强的免疫抑制作用,是良好的免疫抑制剂。但蒿甲醚为难溶性药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微针技术在经皮给药系统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微纳电子技术 2023年 第2期60卷 195-204页
作者: 崔闻宇 王瑾 哈尔滨商业大学药学院 哈尔滨150028
微针在研发初期主要用于药物的输送,可以克服传统经皮给药的局限性,是继口服和注射之后的一种给药新途径。介绍了微针的类型及其释药机制,阐述了固体、涂层、空心、溶解、水凝胶5种类型微针的给药方式的优缺点及其在经皮给药领域中应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微针疫苗经皮给药系统研究
微针疫苗经皮给药系统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郭雷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学位级别:博士
经过近两个世纪的发展,接种疫苗已经成为人类预防传染性疾病最成功的发明。由于皮肤中含有大量免疫细胞,已有研究证实经皮免疫(Transcutaneous immunization,TCI)可以引起机体系统和黏膜的免疫应答。作为一种新的疫苗接种途径,与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固体脂质纳米粒和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在经皮给药系统中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08年 第10期25卷 839-844页
作者: 韩飞 刘洪卓 李三鸣 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 辽宁沈阳110016
目的介绍固体脂质纳米粒和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在经皮给药系统中的应用与优势,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共30余篇,从固体脂质纳米粒和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用于经皮给药系统的优势、药物在固体脂质纳米粒和纳米结构脂质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多烯紫杉醇经皮给药系统的设计与评价
多烯紫杉醇经皮给药系统的设计与评价
收藏 引用
作者: 邱玉琴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学位级别:博士
多烯紫杉醇(Docetaxel, DTX)是一种新一代抗肿瘤药物,其新颖的抗肿瘤机制及在临床研究中显示的独特疗效,使得DTX及其合并用药方案在临床上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卵巢癌及前列腺癌等多种肿瘤的治疗。由于DTX的水溶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