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04 篇 期刊文献
  • 95 篇 学位论文
  • 77 篇 专利
  • 48 篇 会议
  • 7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43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32 篇 医学
    • 266 篇 中西医结合
    • 221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71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23 篇 临床医学
    • 20 篇 中医学
    • 9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6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3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27 篇 工学
    • 13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0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 篇 生物工程
  • 5 篇 农学
    • 5 篇 兽医学
  • 4 篇 理学
    • 3 篇 物理学
    • 1 篇 地球物理学

主题

  • 354 篇 经皮给药系统
  • 18 篇 压敏胶
  • 18 篇 促渗剂
  • 17 篇 药代动力学
  • 17 篇 综述
  • 15 篇 应用
  • 14 篇 微乳
  • 13 篇 透皮吸收
  • 13 篇 醇质体
  • 11 篇 微针
  • 11 篇 中药
  • 11 篇 脂质体
  • 10 篇 促透剂
  • 10 篇 制备工艺
  • 10 篇 研究进展
  • 9 篇 巴布剂
  • 9 篇 贴剂
  • 8 篇 固体脂质纳米粒
  • 8 篇 生物利用度
  • 7 篇 临床应用

机构

  • 14 篇 大连理工大学
  • 14 篇 浙江大学
  • 13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12 篇 广东药学院
  • 12 篇 天津大学
  • 9 篇 第二军医大学
  • 8 篇 成都中医药大学
  • 8 篇 清华大学
  • 8 篇 浙江中医药大学
  • 7 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
  • 7 篇 中国药科大学
  • 7 篇 北京化工大学
  • 7 篇 沈阳药科大学
  • 6 篇 上海中医药大学
  • 6 篇 南京中医药大学
  • 6 篇 中山大学
  • 5 篇 中惠药业有限公司
  • 5 篇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5 篇 华北理工大学
  • 5 篇 广东药科大学

作者

  • 10 篇 詹晓平
  • 9 篇 毛振民
  • 8 篇 陈军
  • 8 篇 丁富新
  • 6 篇 蒋国强
  • 6 篇 马建国
  • 6 篇 董岸杰
  • 5 篇 何双江
  • 5 篇 叶金翠
  • 5 篇 谢文委
  • 5 篇 程楠
  • 5 篇 闫肖肖
  • 5 篇 律嵩
  • 4 篇 王承潇
  • 4 篇 雷茂生
  • 4 篇 汪晴
  • 4 篇 董洪涛
  • 4 篇 胡晋红
  • 4 篇 邓联东
  • 4 篇 张建华

语言

  • 43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经皮给药系统"
431 条 记 录,以下是31-40 订阅
排序:
睾酮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与临床应用
收藏 引用
生殖与避孕 2010年 第7期30卷 494-498页
作者: 俸灵林 谢谭芳 黄婷 韦文俊 陈良康 陈建兴 陈海林 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计划生育药具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32 广西中医学院 南宁530001
睾酮(testosterone,T)是一个19碳甾体化合物,男性体内主要的雄激素,主要由睾丸细胞所分泌,每日正常的分泌量为3~10mg。T是雄性激素中活性最高的成份,在正常男性的成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维持着男性很多特性,如肌肉的质量与力量、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聚羟基脂肪酸酯和聚酰胺-胺树状高分子构筑的经皮给药系统
收藏 引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4年 第52期18卷 8433-8437页
作者: 缪伟伟 王志雄 张俊利 大野優子 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 上海市200093 日本国立大阪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市200093
背景:聚羟基脂肪酸化合物具有黏着性及与药物分子混合、分散的特性,可作为体外给药剂型的基质;树状高分子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能够作为药物的载体。目的:将聚羟基脂肪酸化合物与聚酰胺-胺树状高分子混合,构筑能够促进难溶型药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头痛宁经皮给药系统的药学研究
头痛宁经皮给药系统的药学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何宇新 成都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川芎是川产道地大宗药材,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能,主要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为了实现对川芎药材资源的综合利用,在中医药基本理论的指导下,结合现代药理及临床实验结果,本课题选择川...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经皮给药系统产业化开发的关键问题探讨
收藏 引用
药学进展 2016年 第7期40卷 490-497页
作者: 罗华菲 林国钡 朱壮志 张成豪 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药物制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上海20203
经皮给药系统的开发及产业化为主体思路,在对经皮给药系统发展现状认识的基础上,重点对经皮给药产品研发中的吸收模型及体内外相关性评价研究、产业化设备、国内外研发模式等进行初步探讨,分析经皮给药系统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siRNA经皮给药系统用于皮肤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医药导报 2021年 第9期40卷 1232-1236页
作者: 任会红 张瑜娟 闵卫平 南昌大学药学院 南昌330006 南昌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南昌330006 南昌大学免疫与生物治疗研究所 南昌330006 南昌大学江西省免疫与生物治疗重点实验室 南昌330006
小干扰RNA(siRNA)以参与RNA干扰(RNAi)的方式调节基因表达,使靶信使RNA(mRNA)进行特异性降解,近来已被用于多种皮肤疾病的治疗。但由于siRNA具有强亲水性和电负性,易被核酸酶降解及难以突破皮肤角质层屏障作用等缺陷,使其应用受到极大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国外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药房 2005年 第14期16卷 1112-1114页
作者: 边佳明 赵维娟 许景峰 北京军区总医院药理科 北京市100700
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TDDS)是一种研究得较为广泛的给药系统,其给药剂型一般为贴片(Patch)。近年来,随着对TDDS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及各种促渗技术的相继开发,其正突破传统向一类重要的非口服制剂发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纳米药物载体在经皮给药系统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10年 第12期27卷 998-1002页
作者: 李丽 方亮 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 辽宁大学药学院
目的介绍纳米药物载体在经皮给药系统中的应用。方法查阅国内外文献共31篇,从纳米药物载体在经皮给药系统中的应用及各自的优势和不足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纳米药物载体具有提高药物的化学稳定性、促进药物经皮吸收、控制药物释放以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微针辅助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17年 第7期48卷 965-973页
作者: 沈晨 夏旭 高文彦 曾珊珊 叶金翠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浙江杭州310000
微针辅助药物经皮给药系统(micro-needle assisted 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MN-assisted TDDS)是指利用微针对皮肤进行预处理,微针穿透角质层形成微孔通道,然后给予经皮给药制剂使药物通过微孔通道渗透进入皮肤的给药方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司来吉兰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
司来吉兰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王刚 北京化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司来吉兰(Selegiline),又名克金平、思吉宁,是选择性B型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目前国内市场上还没有司来吉兰经皮给药系统上市。司来吉兰药理作用强,分子量适宜(223.75),熔点较低,而且具有较大的油水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氨甲环酸经皮给药系统的设计与评价
氨甲环酸经皮给药系统的设计与评价
收藏 引用
作者: 王雪 广西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目的:黄褐斑也称肝斑、蝴蝶斑,为不规则的、大小不一的黄褐色至灰棕色面部色素沉着,多发于中年女性,具有顽固性及复发性,黄褐斑因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临床治疗的手段相对比较单一。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A)是一种纤溶酶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