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790 篇 期刊文献
  • 33 篇 学位论文
  • 7 册 图书
  • 5 篇 科技报告
  • 3 篇 专利
  • 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84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41 篇 历史学
    • 336 篇 中国史
    • 77 篇 世界史
    • 47 篇 考古学
  • 423 篇 教育学
    • 363 篇 教育学
    • 50 篇 体育学
    • 10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384 篇 法学
    • 226 篇 政治学
    • 106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62 篇 社会学
    • 52 篇 法学
    • 31 篇 民族学
    • 5 篇 公安学
  • 199 篇 管理学
    • 94 篇 公共管理
    • 53 篇 工商管理
    • 4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1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83 篇 哲学
    • 183 篇 哲学
  • 161 篇 文学
    • 101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3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31 篇 新闻传播学
  • 144 篇 经济学
    • 125 篇 应用经济学
    • 27 篇 理论经济学
  • 46 篇 工学
    • 9 篇 城乡规划学
    • 5 篇 农业工程
  • 41 篇 艺术学
    • 17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17 篇 美术学
    • 5 篇 音乐与舞蹈学
  • 31 篇 理学
    • 12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19 篇 农学
    • 10 篇 植物保护
  • 15 篇 医学
    • 7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4 篇 军事学

主题

  • 1,837 篇 统治
  • 146 篇 中国
  • 80 篇 历史
  • 71 篇 国家
  • 68 篇 世界
  • 60 篇 治理
  • 41 篇 美国
  • 40 篇 国民党
  • 39 篇 政权
  • 38 篇 英国
  • 36 篇 时代
  • 36 篇 政治
  • 35 篇 国王
  • 33 篇 人民
  • 32 篇 皇帝
  • 30 篇 清朝
  • 30 篇 政府
  • 29 篇 日本
  • 29 篇 权力
  • 28 篇 辛亥革命

机构

  • 20 篇 南京大学
  • 18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17 篇 北京大学
  • 16 篇 南开大学
  • 12 篇 吉林大学
  • 11 篇 复旦大学
  • 10 篇 云南大学
  • 9 篇 武汉大学
  • 8 篇 中央民族大学
  • 8 篇 兰州大学
  • 8 篇 清华大学
  • 8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8 篇 厦门大学
  • 8 篇 浙江大学
  • 7 篇 天津师范大学
  • 7 篇 四川大学
  • 6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6 篇 河南大学
  • 6 篇 内蒙古大学
  • 6 篇 中山大学

作者

  • 4 篇 熊培云
  • 4 篇 刘千里
  • 3 篇 陈家新
  • 3 篇 赵永伦
  • 3 篇 张红
  • 3 篇 小溪
  • 3 篇 张勇
  • 3 篇 王奕
  • 3 篇 封立
  • 3 篇 布封
  • 3 篇 三井兽
  • 2 篇 翁泽红
  • 2 篇 张文华
  • 2 篇 王瑞红
  • 2 篇 叶永文
  • 2 篇 李剑鸣
  • 2 篇 次多
  • 2 篇 粟冠昌
  • 2 篇 武潇斐
  • 2 篇 邢立达

语言

  • 1,837 篇 中文
  • 3 篇 英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统治"
184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南宋越州行在时期的统治构建探究
收藏 引用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5年 第1期46卷 81-87页
作者: 钱鑫雨 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高宗南渡时期,越州以其特殊的战略位置等因素,成为驻跸时间最长的行在。因高宗第二次行在越州时局势较为稳定,故得以构建南宋统治。建炎四年(1130年)六月,以设置“详定重修敕令所”为标志,正式对统治架构进行调整,在建炎三年(1129...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两种统治观念——重审苏格拉底与色拉叙马霍斯之争
收藏 引用
品位·经典 2025年 第2期 106-109页
作者: 杨汐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本文重审了柏拉图《理想国》第一卷中苏格拉底与色拉叙马霍斯关于正义的定义的争论,通过对争论中二人的论证的逻辑重构与批判性考察,揭示出二人所体现的两种不同的统治观念,即规范性的统治观念和负面的统治观念。反讽的是,规范性的统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统治与操控的合理化机制——“科学技术是意识形态”的文本学解读
收藏 引用
哲学研究 2012年 第5期 93-98页
作者: 戈士国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研究所
一、技术理性的政治内涵提出合理性与合法性关系问题并对此展开初步的抽象分析,这是韦伯的贡献。在韦伯的视野中,同科学技术相联系的“合理化”过程往往是以一种积极的、进步的形象出现的,例如社会劳动的工业化、生活方式的城市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周文化统治的历史格局在“东土”的形成
收藏 引用
考古 2017年 第6期 93-101页
作者: 曹斌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 北京市100872
西周王朝通过周初的分封,开始了国家化的道路,表现在考古学文化上就包括周文化进入“东土”,并随着周王朝统治力量的强大,不断确立在东土的统治地位。此前学界对于“东土”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商时期以及商文化的进退上,对于西周时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统治的节目单和权威的混合本质
收藏 引用
开放时代 2008年 第2期 88-93页
作者: 许慧文 刘昶(译) 牛津大学Leverhulme讲座教授 不详
在思考中国国家的特性时,不论是对其遥远的过去还是其当下的现实,本刊五篇文章的作者从各自互不相同的学术视角出发,在一些重要问题的观察上达成了相当的共识,至少在我看来如此。这些学者在他们的研究中反复强调,中国国家权威从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统治与治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演进
收藏 引用
理论探讨 2003年 第5期 9-11页
作者: 臧乃康 南通师范学院法政经管系 江苏南通226007
国家与社会关系分离程度较低,国家的相对自主程度在某种程度上超越社会的限度或制约,统治也就成为政府管理的基本实现形式。政府的失效与市场的失败出现,治理理论应运而生。从取向而言,政府治理所依赖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体现在:国家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从阶级统治到阶层共治——新中国国家治理模式的历史考察
收藏 引用
学术界 2006年 第4期 61-68页
作者: 唐亚林 郭林 华东理工大学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研究所 上海200237
本文从治理的视角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国家治理模式进行了考察。在辨析相关概念的基础上,论文以社会经济制度变迁而引发的阶级关系新变化为主线,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对不同阶段各阶级与阶层政治地位的定位为依据,将新中国国家治理模式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再生产与统治——社会流动机制的再思考
收藏 引用
社会学研究 2006年 第2期 37-60页
作者: 李路路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在代际社会流动研究中,以代际之间优势的持续性为主要特征的关系模式成为一个普遍的模式。中国作为一个转型社会的数据也显现出同样的模式。作者认为,已有的工业化和制度主义的解释逻辑没有对在不同社会中存在的普遍性关系模式给出合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怎样认清儒学——评介刘绪贻《中国的儒学统治
收藏 引用
江西社会科学 2013年 第2期33卷 255-256页
作者: 高放 中国人民大学
武汉大学刘绪贻教授是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界著名大师。近十年来他寄赠我多本著作,其中一本特别引起我重视的是他早年的新奇论著《中国的儒学统治》,此书副标题为"既得利益抵制社会变革的典型事例"。2012年是刘先生100周岁华诞,我想借此...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徭使与秦帝国统治:以简牍资料为中心的探讨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 2019年 第5期 145-153页
作者: 沈刚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
秦代公务差旅称为徭使,法律制度中规定了徭使的走行时间、住宿地点、口粮标准等。秦代质日类简牍显示徭使是地方吏员日常工作之一,他们每年约有十分之一的时间徭使在外,里耶秦简显示县署中有近一半的官员处于徭使状态。徭使的目的地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