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42 篇 期刊文献
  • 18 篇 学位论文
  • 17 篇 会议
  • 4 册 图书

馆藏范围

  • 68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21 篇 历史学
    • 305 篇 中国史
    • 21 篇 世界史
    • 7 篇 考古学
  • 97 篇 教育学
    • 93 篇 教育学
    • 4 篇 体育学
  • 90 篇 法学
    • 58 篇 社会学
    • 18 篇 政治学
    • 17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3 篇 法学
  • 89 篇 文学
    • 50 篇 新闻传播学
    • 37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2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26 篇 哲学
    • 26 篇 哲学
  • 22 篇 管理学
    • 8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8 篇 工商管理
    • 5 篇 公共管理
    • 3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16 篇 经济学
    • 11 篇 应用经济学
    • 5 篇 理论经济学
  • 8 篇 艺术学
    • 5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3 篇 美术学
  • 6 篇 工学
    • 1 篇 建筑学
    • 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1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城乡规划学
  • 3 篇 理学
    • 1 篇 地理学

主题

  • 681 篇 维新运动
  • 138 篇 维新派
  • 126 篇 康有为
  • 102 篇 梁启超
  • 100 篇 戊戌变法
  • 49 篇 维新变法
  • 44 篇 洋务运动
  • 42 篇 光绪皇帝
  • 40 篇 戊戌维新
  • 35 篇 光绪帝
  • 32 篇 谭嗣同
  • 28 篇 辛亥革命
  • 28 篇 《时务报》
  • 28 篇 张之洞
  • 26 篇 洋务派
  • 26 篇 中国近代史
  • 23 篇 维新思想
  • 22 篇 近代中国
  • 22 篇 陈宝箴
  • 21 篇 中国

机构

  • 12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10 篇 湖南师范大学
  • 8 篇 河北大学
  • 7 篇 韩山师范学院
  • 6 篇 南京大学
  • 6 篇 邵阳学院
  • 5 篇 安徽大学
  • 5 篇 北京大学
  • 5 篇 武汉大学
  • 5 篇 湘潭大学
  • 4 篇 复旦大学
  • 4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4 篇 延安大学
  • 4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
  • 4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4 篇 厦门大学
  • 4 篇 中山大学
  • 3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3 篇 渭南师范学院
  • 3 篇 哈尔滨师范大学

作者

  • 7 篇 陈丽华
  • 7 篇 黎仁凯
  • 7 篇 刘兴豪
  • 5 篇 张弛
  • 5 篇 郑春奎
  • 5 篇 马勇
  • 5 篇 八百谷晃义
  • 4 篇 董凌锋
  • 4 篇 liu xing-hao
  • 4 篇 王晓秋
  • 4 篇 汤志钧
  • 4 篇 zhang chi
  • 4 篇 吴雁南
  • 3 篇 熊宗仁
  • 3 篇 赵春晨
  • 3 篇 雷颐
  • 3 篇 chen li-hua
  • 3 篇 石彦陶
  • 3 篇 汪叔子
  • 3 篇 文守仁

语言

  • 68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维新运动"
681 条 记 录,以下是31-40 订阅
排序:
维新运动时期的湖南“救亡”教育——以浏阳算学馆和时务学堂为例
收藏 引用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 第2期26卷 52-57页
作者: 孙延青 湘潭大学历史系 湖南湘潭411105
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在"维新改革"呼声下,湖南传统教育开始了以"救亡"为主题的新式教育实践。谭嗣同、梁启超等在湖南督抚的支持下与地方士绅相继协同创办了浏阳算学馆、时务学堂等新式学堂。地方乡绅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维新运动在上海
收藏 引用
学术月刊 1988年 第10期20卷 57-62页
作者: 汤志钧
戊戌维新运动,距今已经九十年了.维新运动时期,北京、湖南和上海,是最为活跃的地区,如果说:北京是政治活动的中心,湖南是推行新政最力的一省;那么,上海可说是当时的文化中心. 本文准备就维新运动时期上海的学会和报刊、出版和教育等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维新运动与近代翻译事业的发展
收藏 引用
文史知识 1998年 第6期 47-53页
作者: 连燕堂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一百多年前发生的维新变法运动,既是一场政治改良运动,又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思想解放要求输入西学,因而促进了近代翻译事业的蓬勃发展。近代的翻译事业起始于林则徐。1839——1840年间,他在禁烟和抗英斗争的前线,为了掌握敌情,制订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维新运动中的王先谦
收藏 引用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 第4期14卷 29-35页
作者: 董剑平
维新运动的研究中,凡谈及王先谦,不论是教科书还是学术专著,基本认为他是“顽固派”甚或“劣绅”.当我想搞清楚近代顽固派之所以冥顽不化的文化心理结构及其深层原因时,认真地研读了这位顽固派的代表王先谦的全部文集、书札、诗存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湖南维新运动中的经济变革 ——兼论朱昌琳在维新运动中的作用
湖南维新运动中的经济变革 ——兼论朱昌琳在维新运动中的作用
收藏 引用
作者: 田胜钧 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维新运动中,湖南维新运动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整个运动的一个缩影,而且真正赋予维新运动以社会实践意义。经济变革作为湖南维新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源于帝国主义经济渗透阻滞了湖南传统经济的发展,是一场争夺“利权”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清季士大夫对维新运动的认知——以孙宝瑄的《忘山庐日记》为个案研究
清季士大夫对维新运动的认知——以孙宝瑄的《忘山庐日记》为个案...
收藏 引用
作者: 邹浩飞 华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孙宝瑄是晚清一位出身官宦世家的士大夫,父孙诒经官至户部左侍郎,兄孙宝琦曾任驻法、德公使,岳父李翰章官至两广总督。孙宝瑄的《忘山庐日记》具有丰富的内容和极高的研究价值,生动地反映了孙氏在维新运动中的心路历程。甲午战争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维新运动与辛亥革命的历史回顾与分析
收藏 引用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 第3期31卷 60-62页
作者: 刘奎杰 王公伟 鲁东大学政法学院 山东烟台264025
在19世纪90年代,为推进中国的近代化,实现国富民强的理想,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艰辛探索。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起的维新变法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几乎同时开始,这两大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运动虽然都没有取得成功,但却对中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维新运动与湖南的思想变革
收藏 引用
新乡学院学报 2018年 第10期35卷 62-64页
作者: 杜万岭 孟庆圆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湖南长沙410081
19世纪90年代,维新运动在湖南蓬勃展开。湖南地方官绅的支持是维新运动开展的有力支撑,湖湘地区独特的文化氛围是维新运动开展的土壤,保守与开明的激烈博弈是维新运动开展的推动力。在维新运动中,维新派在思想文化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维新运动与中国近代体育
收藏 引用
文史知识 1998年 第6期 66-70页
作者: 崔乐泉 中国体育博物馆
1 中国近代体育,是指1840年到1949年这段时期在中国流行和实施的体育。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中国本身固有的由古代延续下来的传统体育;一是由西方传入的近代体育。古代中国体育曾经历了高度繁荣和发达的阶段,但到了清代,它和它所处的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维新运动对青年鲁迅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江汉论坛 1981年 第5期 44-49页
作者: 王敬文
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鲁迅是一个热烈的爱国者,为了祖国的前途、人民的幸福,他追求、奋斗了一生。他的思想随着时代的巨轮不断跃进,经历了从爱国维新到民主革命,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这样一个发展变化过程。关于鲁迅的思想从民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