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疾病编码作为国家数据已经在医院管理、绩效考核、院际交流、医保支付等不同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对编码的详细、准确性要求不断提高。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手术操作分类代码国家临床版3.0(2022修订)要求介入性超声作为首页操作必填项。编码员应根据手术操作编码的三大要素:疾病部位、手术方法、手术入路,选择正确的主导词查找编码,并核对编码,直至每个要素都涵盖并与实际操作贴合,才能得到一个正确且唯一的编码。本文按照国际疾病分类第9版临床修订本手术与操作(ICD-9-CM-3)2011版的编码原则,结合手术操作分类代码国家临床版3.0(2022修订),对各种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的手术操作编码进行分类探讨,以期提高编码准确性,促进疾病编码的区域性统一,为国家数据库和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s)提供更准确可靠的数据。
在当前卫生健康体系中,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支付模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纳以促进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的提升。然而,实施DRG系统的一个关键挑战是确保高准确率的病历入组,因为这直接关系医疗机构的收入与成本控制...
详细信息
在当前卫生健康体系中,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支付模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纳以促进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的提升。然而,实施DRG系统的一个关键挑战是确保高准确率的病历入组,因为这直接关系医疗机构的收入与成本控制。文章聚焦于病案信息技术人员在提高DRG入组率中的作用,探讨如何通过精准编码和数据管理提升DRG系统的效率和准确性。采用了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通过文献回顾和专家访谈收集了关于病案信息技术人员职责与DRG系统要求的信息;然后,通过案例分析评估了病案信息技术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识别、记录和处理影响DRG入组率的关键因素;最后,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不同干预措施的效果进行了量化评估。揭示病案信息技术人员在数据质量控制、编码准确性以及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如何作用于DRG系统性能的提升。研究发现,病案信息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对于提高DRG入组率至关重要。通过精确的疾病和手术编码、及时的数据捕获以及对不一致或缺失信息的纠正,可以显著减少错误入组的情况。此外,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工具和算法可以进一步提高编码效率和准确性。跨学科合作和持续培训能够有效增强病案信息技术人员在DRG系统中的作用。文章强调了病案信息技术人员在优化DRG支付系统中的核心作用,并指出通过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显著提高DRG系统的入组准确率。这一发现对于卫生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来说具有重要价值,不仅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还能确保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