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21 篇 期刊文献
  • 47 篇 学位论文
  • 10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7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63 篇 文学
    • 191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94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3 篇 新闻传播学
  • 151 篇 法学
    • 149 篇 社会学
    • 2 篇 民族学
  • 9 篇 教育学
    • 9 篇 教育学
  • 4 篇 哲学
    • 4 篇 哲学
  • 3 篇 工学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水利工程
  • 2 篇 历史学
    • 2 篇 中国史
  • 2 篇 管理学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1 篇 理学
    • 1 篇 化学
  • 1 篇 医学
    • 1 篇 中西医结合
  • 1 篇 艺术学
    • 1 篇 音乐与舞蹈学

主题

  • 278 篇 翻译主体
  • 44 篇 译者主体性
  • 38 篇 译者
  • 32 篇 主体间性
  • 22 篇 主体性
  • 15 篇 翻译理论
  • 13 篇 翻译客体
  • 12 篇 翻译主体性
  • 11 篇 翻译
  • 9 篇 文化转向
  • 9 篇 翻译研究
  • 8 篇 读者
  • 7 篇 翻译主体间性
  • 7 篇 翻译策略
  • 7 篇 创造性叛逆
  • 7 篇 原文作者
  • 6 篇 能动性
  • 6 篇 佛经翻译
  • 6 篇 文学翻译
  • 6 篇 对话

机构

  • 7 篇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7 篇 西北大学
  • 6 篇 中南大学
  • 5 篇 安徽大学
  • 5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5 篇 上海外国语大学
  • 4 篇 沈阳师范大学
  • 4 篇 南京大学
  • 4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4 篇 电子科技大学
  • 4 篇 西安外国语大学
  • 4 篇 湖南师范大学
  • 3 篇 西安文理学院
  • 3 篇 江西师范大学
  • 3 篇 陕西科技大学
  • 3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3 篇 河南师范大学
  • 3 篇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3 篇 怀化学院
  • 3 篇 浙江大学

作者

  • 3 篇 李天刚
  • 3 篇 袁筱一
  • 3 篇 张汨
  • 3 篇 许钧
  • 2 篇 peng na
  • 2 篇 刘娜
  • 2 篇 向银华
  • 2 篇 高秀英
  • 2 篇 张琳
  • 2 篇 沈岚
  • 2 篇 徐育才
  • 2 篇 zhang mi
  • 2 篇 凌青
  • 2 篇 邱思莲
  • 2 篇 赵培玲
  • 2 篇 黄四宏
  • 2 篇 郭卉
  • 2 篇 薛莉
  • 2 篇 刘华文
  • 2 篇 程娟

语言

  • 276 篇 中文
  • 2 篇 英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翻译主体"
27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翻译主体研究的视域突破——《非职业口笔译:一个新兴研究领域的现状与未来》介评
收藏 引用
外国语 2019年 第2期42卷 100-105页
作者: 杜安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 广东广州510420
1.引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翻译研究者一直致力于推动翻译的职业化(professionalization)进程(见Wadensj2007;Pérez-González&Susam-Saraeva 2012)。翻译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从政治、文化,到经济、科技、军事等各个领域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翻译主体的身份和语言问题——以鲁迅与梁实秋的翻译论争为中心
收藏 引用
鲁迅研究月刊 2008年 第11期 47-56页
作者: 董炳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1929年9月10日,梁实秋(1903—1987)的批评文章《论鲁迅先生的“硬译”》在《新月》杂志上刊出。此文引发了1930年代前期有关翻译问题的论争,在中国现代翻译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梁文发表半年之后的1930年年3月,鲁迅(1881—1936)...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翻译主体性研究和描写交际翻译学的理论框架
收藏 引用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 第6期29卷 68-73页
作者: 程永生 安徽理工大学外语系 安徽淮南232001
翻译主体性研究摒弃见物不见人的研究模式,重点研究翻译主体翻译主体意识和翻译主体性,描写交际翻译学的理论框架以人为本,因此可将描写交际翻译学的理论框架应用于翻译主体性研究。通过尝试,我们看到翻译是交际过程,也是认知过程,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翻译主体地位显现的哲学思考
翻译主体地位显现的哲学思考
收藏 引用
作者: 蒋功艳 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作为人类整个文化大厦的一部分,翻译研究不可能独立于整个人文精神发展的潮流,具体言之,翻译研究的发展与哲学的探索始终保持着错位对应关系。在传统的翻译研究中,研究者大都倾向于认为对于一个确定的源文本总会存在一个与之相对应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翻译主体性研究概观
翻译主体性研究概观
收藏 引用
作者: 喻锋平 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伴随着翻译实践的发展,翻译研究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从最初的只言片语式的经验之谈到现在层出不穷的各种翻译观点,人们对翻译这一活动认识越来越深刻,研究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并且翻译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观点也逐渐为人们所接受。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华典籍翻译主体辨——兼评《〈楚辞〉英译的中国传统翻译诗学观研究》
收藏 引用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7年 第4期 76-82页
作者: 许多 许钧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浙江大学外语学院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进程中,中国文学尤其是中华典籍由谁来翻译,这个问题还存在多元声音。针对该现状,本文结合《〈楚辞〉英译的中国传统翻译诗学观研究》一书,对"翻译主体"进行分析与探讨,侧重比较中国翻译家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后现代翻译主体身份多重性探究
收藏 引用
山东社会科学 2016年 第S1期 495-496页
作者: 曾力子 范武邱 邵阳学院 湖南邵阳422000 中南大学 湖南长沙410012
后现代解构模式对传统翻译模式发出挑战,一定程度上切合了多元翻译需求。翻译主体的解构顺应了后现代时代归属,尽管学界大多认同翻译主体为译者这一基本命题,但其相对于客体关系而言,后现代视野下主体身份的非单一性迫使其不仅承担文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谁是翻译主体
收藏 引用
中国翻译 2004年 第2期25卷 3-7页
作者: 陈大亮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江苏南京210097
在原文作者,译者和读者三个“人”当中,谁能称得上是翻译主体?目前国内外对这一问题还没有统一的认识。 本文从这一问题出发阐明了作者对这一问题的基本观点,重点解决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否定原作者是翻译主体;二是批判了把 翻译看作是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翻译技术时代下的翻译主体性研究
收藏 引用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2年 第6期45卷 132-140页
作者: 仝亚辉 信息工程大学洛阳校区 河南洛阳471003
随着翻译技术的蓬勃发展及广泛应用,曾经处在翻译实践活动中心的译者成为了复杂流程中一个环节的执行者。如今的翻译实践活动中有哪些行为主体,如何定义这些主体,其主体性如何体现?哲学概念中的主体和客体只在具体的对象性关系中存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翻译主体
收藏 引用
作家 2011年 第4期 168-169页
作者: 温弘 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翻译作为一种复杂的人类活动系统,离不开特定的人类行为主体。本文从唯物辩证法角度解析翻译主体,分析了各个不同理论背景的学者从各个不同角度看待翻译主体问题所形成的不同的翻译主体观。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