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307 篇 期刊文献
  • 37 篇 学位论文
  • 8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35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911 篇 教育学
    • 837 篇 教育学
    • 53 篇 体育学
    • 26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873 篇 文学
    • 681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67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38 篇 新闻传播学
  • 188 篇 管理学
    • 95 篇 公共管理
    • 54 篇 工商管理
    • 43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86 篇 法学
    • 76 篇 社会学
    • 53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51 篇 政治学
    • 26 篇 法学
  • 102 篇 艺术学
    • 36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31 篇 美术学
    • 24 篇 音乐与舞蹈学
    • 9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87 篇 经济学
    • 80 篇 应用经济学
    • 10 篇 理论经济学
  • 83 篇 历史学
    • 70 篇 中国史
    • 10 篇 考古学
    • 8 篇 世界史
  • 79 篇 医学
    • 55 篇 临床医学
    • 19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8 篇 中医学
    • 7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68 篇 哲学
    • 68 篇 哲学
  • 60 篇 工学
    • 17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16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10 篇 机械工程
  • 17 篇 理学
  • 7 篇 农学
  • 2 篇 军事学

主题

  • 2,352 篇 肯定
  • 259 篇 否定
  • 111 篇 老师
  • 62 篇 同学
  • 61 篇 鼓励
  • 50 篇 学生
  • 46 篇 男人
  • 45 篇 东西
  • 43 篇 眼睛
  • 40 篇 故事
  • 40 篇 回答
  • 39 篇 发现
  • 38 篇 朋友
  • 37 篇 世界
  • 37 篇 声音
  • 36 篇 母亲
  • 35 篇 尊重
  • 34 篇 学习
  • 33 篇 理解
  • 32 篇 父亲

机构

  • 10 篇 上海师范大学
  • 10 篇 北京大学
  • 10 篇 吉林大学
  • 9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8 篇 复旦大学
  • 8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8 篇 河南大学
  • 7 篇 南京大学
  • 7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6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6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6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5 篇 西南政法大学
  • 5 篇 四川大学
  • 5 篇 郑州大学
  • 5 篇 山东师范大学
  • 4 篇 西南大学
  • 4 篇 浙江师范大学
  • 4 篇 华南师范大学
  • 4 篇 河南师范大学

作者

  • 6 篇 流沙
  • 5 篇 崔浩
  • 5 篇 王琛
  • 5 篇 张玉庭
  • 5 篇 刘保法
  • 5 篇 林晓阳
  • 4 篇 周海亮
  • 4 篇 李翠荣
  • 4 篇 周林章
  • 3 篇 王保忠
  • 3 篇 郁葱
  • 3 篇 刘艺
  • 3 篇 马志国
  • 3 篇 长袜子皮皮
  • 3 篇 李德民
  • 3 篇 佚名
  • 3 篇 徐均生
  • 2 篇 张生
  • 2 篇 徐必常
  • 2 篇 孙汝建

语言

  • 2,342 篇 中文
  • 6 篇 英文
  • 4 篇 日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肯定"
235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肯定
收藏 引用
读写月报 2021年 第2期 53-53页
作者: 袁志强 安徽省界首市顾集中心学校
从呱呱坠地,渐渐有了生命意识开始,我们就渴望获得父母、他人的肯定。一个饱含爱意的眼神,一句充满期待的话语,都会像阳光雨露般温暖滋润我们幼小的心灵。随着年龄的渐长,这种渴望获得肯定的心理不断增强。我们努力拼搏,就是为了获得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肯定和叙述的角度看副词“就、才”和句末“了、的”的共现
收藏 引用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5年 第6期 45-52页
作者: 王冬梅 姜炫先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100732 韩国京畿大学中国语中国文学科
本文考察了副词"就、才"和句末"了、的"的共现情形。表面上看,句末用"了"还是"的"是由副词决定的,实际上,句末助词的选择由整个句子是叙述句还是肯定句决定的,叙述句中用"了",肯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肯定的原理——论尼采的“命运之爱”
收藏 引用
史学理论研究 2001年 第2期 129-133页
作者: 梦海 陈新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不详
In Nietzsche’s thought the idea of `amor fati’has a special *** his later life,Nietzsche developed his thought virtually all around the idea of ‘amor fati’.This article makes an inquiry into the connotation of Nie...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内在的批判:在否定和肯定之间——斯皮瓦克论解构的“政治”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研究 2011年 第6期 113-118页
作者: 李应志 西南大学文学院 重庆400715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以其强烈的批判性对斯皮瓦克的女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批评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斯皮瓦克认为解构主义的政治意义不仅仅在于其否定性,同时也在于其具有肯定意义的策略性思维,正是这种内含于解构思维本身的肯定性防止了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藏语拉萨话中的肯定与否定
收藏 引用
中国藏学 1997年 第3期 133-144页
作者: 尼玛卓玛 中国藏学出版社
任何一种语言中,都有大量的肯定和否定的表达方式,这些表达方式随着各自语言的发展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模式。本文试图对藏语拉萨话中的肯定与否定表达方式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对其结构特点作简要的分析。
来源: 评论
“一定”与“肯定”作状语时的比较
收藏 引用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 第8期29卷 236-240页
作者: 丁萍 西北民族大学语言文化传播学院
笔者依据大量的语料①,采取分类、替换、比较等分布分析的方法,从语义、语用和句法三个角度,分析了"一定"与"肯定"作状语时的共性与差异,并找出了产生差异的原因。
来源: 评论
肯定与批判——老舍作品中对国民性的思索
收藏 引用
湖北社会科学 2019年 第10期 100-104,188页
作者: 李彩霞 凌建英 山西大同大学文学院
老舍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文学大家,他坚持现实主义写作立场,在作品中观照市民社会,塑造了一系列市民社会中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在对国民性问题的思索上,他采用了文化批判的视角,通过塑造大量的典型人物和自己特有的写...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隐性否定、肯否预设与肯定和否定的对称问题
收藏 引用
中国语文 2023年 第6期 658-668,766页
作者: 李宇凤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成都 四川大学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基地
本文从肯否预设及其语用细节角度讨论语言中肯定和否定的对称问题,结合隐性否定现象证明肯定和否定的根本性不对称和有标记对称。在相互预设的情况下,肯定与否定有标记对称,表现为否定预设的那类肯定(隐性否定)也相应地预设否定,但肯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2004/2005联合国年回顾:受到挑战和肯定的作用
收藏 引用
国际经济合作 2005年 第11期 22-24页
作者: 卡尔.索旺 乔基姆.穆勒
第59届联合国大会倡导的2004/2005联合国年(2004年9月14日至2005年9月13日)以9月14日至16日召开"2005年世界首脑会议"为标志.这次首脑会议的召开,是因为联合国在当今世界的作用遭遇了挑战.
来源: 评论
粤语肯定否定词的比较研究及成因探讨
收藏 引用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 第4期56卷 63-72页
作者: 施其生 张燕芬 中山大学中文系
粤语的"有"、"有得"、"冇"、"唔"、"未"、"唔曾"、"未曾"、"唔得"、"冇得"等是一组可以放在谓词性成分前表示肯定否定的词。在粤语区各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