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对比NSCLC患者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与肺段切除术后早期及远期生理功能的差异。方法:招募2022年4月至2022年9月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就诊且在院期间行胸腔镜下肺叶或肺段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肺叶组及肺段组,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分别在术前、术后3天以及术后半年对患者进行肺功能测试、6分钟步行实验以及爬楼实验,分析两组患者生理功能之间的差异,使用倾向得分匹配对差异进行验证。结果:本研究共招募129例患者,其中肺叶组57例,肺段组72例。两组患者在基线资料上:肺叶组平均年龄57.4岁高于肺段组55.2岁(p=0.042),而在性别、BMI、吸烟史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在术前的生理功能指标的分析中肺叶组FEV1%平均值100.51明显高于肺段组的90.82(p=0.003),其余各指标如FEV1、FVC、FVC%、DLCO、DLCO%、MVV、MVV%、六分钟步行距离、90爬楼层数以及爬3层楼时间、爬五层楼时间等均无显著差异。使用损失率对患者术后各生理功能进行评估,术后3天肺段组的6分钟步行距离平均损失率17.53明显优于肺叶组的29.00(p<0.001);术后半年,肺段组的FEV1平均损失率(10.40 vs12.76),FVC平均损失率(7.11 vs 8.88),DLCO平均损失率(12.37vs14.00),6分钟步行距离平均损失率(4.55vs9.04),90秒爬楼阶梯数损失率(5.68vs8.68),爬五层楼时间平均损失率(-13.08vs-8.90),明显低于肺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使用肺功能测试、6分钟步行实验、爬楼实验对NSCLS患者进行术后生理评估,胸腔镜肺段切除术较肺叶切除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优势;2.术后三天,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以及FEV1、FVC的损失率明显低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而爬楼试验两组之间无显著的差异;3.术后半年,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患者的FEV1及FVC的损失率低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六分钟步行试验和爬楼试验也可以很好的反映肺段切除术的优势,肺段切除术患者的6分钟爬楼距离、90s爬楼的高度、爬五层楼高度的损失率均低于肺叶组;4.患者术后3天6分钟步行距离与术前及术后3天的90秒爬楼高度存在线性正相关联系;术后半年6分钟步行距离与患者的BMI以及爬五层楼的时间呈线性正相关联系,与患者的DLCO、DLCO%呈线性负相关联系。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