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2 篇 期刊文献
  • 12 篇 会议
  • 1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2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4 篇 医学
    • 21 篇 中医学
    • 19 篇 中西医结合
    • 3 篇 临床医学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2 篇 管理学
    • 1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25 篇 脉络-血管系统病
  • 12 篇 脉络学说
  • 6 篇 通心络
  • 6 篇 营卫理论
  • 5 篇 共性病理环节
  • 4 篇 络病理论
  • 4 篇 脉络
  • 3 篇 心肌纤维化
  • 3 篇 脉络—血管系统
  • 3 篇 心肌梗死
  • 2 篇 诊断标准
  • 2 篇 早期高血压
  • 2 篇 内皮损伤
  • 2 篇 糖尿病足
  • 2 篇 脉络-血管系统
  • 2 篇 营卫承制调平
  • 2 篇 血管重塑
  • 1 篇 中兽药
  • 1 篇 自由基
  • 1 篇 临床价值

机构

  • 11 篇 河北以岭医药研究...
  • 7 篇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
  • 4 篇 河北省中西医结合...
  • 4 篇 河北中医学院
  • 3 篇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3 篇 河北省络病重点实...
  • 3 篇 河北省以岭医药研...
  • 3 篇 河北医科大学
  • 2 篇 河北以岭医院
  • 2 篇 陕西中医药大学
  • 2 篇 河北省中医院
  • 2 篇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
  • 1 篇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
  • 1 篇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1 篇 山东省泰安市中医...
  • 1 篇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作者

  • 11 篇 贾振华
  • 11 篇 吴以岭
  • 6 篇 魏聪
  • 5 篇 袁国强
  • 4 篇 高怀林
  • 4 篇 尹玉洁
  • 3 篇 张倩
  • 3 篇 李红蓉
  • 3 篇 常丽萍
  • 3 篇 王亚芬
  • 2 篇 范小璇
  • 2 篇 冯银
  • 2 篇 吴相春
  • 2 篇 郭勇英
  • 2 篇 刘可欣
  • 2 篇 jia zhen-hua
  • 2 篇 李凯
  • 2 篇 刘学
  • 2 篇 chang li-ping
  • 2 篇 刘韵琳

语言

  • 25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脉络-血管系统病"
2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复杂性科学视角下的脉络-血管系统病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医杂志 2011年 第9期52卷 721-725页
作者: 魏聪 贾振华 袁国强 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 石家庄市天山大街238号05003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心脑血管络病
复杂性科学成为21世纪生命科学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以复杂性科学的视角研究"脉络-血管系统病"这类复杂性疾的发机制及治疗干预时,发现其表现的整体性、动态性、系统涌现及复杂网络等特征,成为中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研究血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脉络血管系统”脑络瘀阻证候量化诊断标准研究
收藏 引用
浙江中医杂志 2007年 第11期42卷 625-627页
作者: 吴相春 吴以岭 高怀林 西广成 陈静 谷春华 陈建新 袁国强 贾振华 魏聪 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 河北石家庄050035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北京100000
脑动脉硬化症是全身动脉硬化的一部分,系指由脑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硬化、细动脉透明变性等脑动脉变性所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证候群。中医学文献古籍虽无脑动脉硬化症的名,但类似本的记载散见于“眩晕”、“健忘”、“不寐”、“虚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脉络-血管系统病”辨证诊断标准制定——中医辨证诊断标准定量方法学研究
“脉络-血管系统病”辨证诊断标准制定——中医辨证诊断标准定量...
收藏 引用
第六次国际络学大会
作者: 贾振华 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 石家庄,050035
本文探讨中医证候量化诊断标准制定的沿革,从文献调研、专家咨询、临床调查获取本底资料,以基于熵的系统分划方法进行原始症状提取与分析,以诊断性试验ROC建立诊断阈值,吸取疾综合评估方法建立患者危险因素评分表反映辨证的个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脉络-血管系统病”辨证诊断标准
“脉络-血管系统病”辨证诊断标准
收藏 引用
第六次国际络学大会
作者: 贾振华 吴以岭 高怀林 谷春华 袁国强 吴相春 魏聪 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医药研究院 石家庄,050035
狭义的“脉络-血管系统病”指以动脉粥样硬化为主要发机制的冠心、缺血性脑血管、动脉硬化性闭寒症等疾。“脉络-血管系统病”具有共同的发机制和理演变规律,络气郁滞(或虚滞)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为其始动因素并贯穿变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血管重塑理论探讨脉络学说对早期高血压的防治
收藏 引用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 第5期27卷 89-93页
作者: 刘可欣 李凯 冯银 刘韵琳 刘学 范小璇 陕西中医药大学 陕西咸阳712046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陕西咸阳712000
早期高血压(early hypertension,EH)是介于正常血压与确诊高血压的过渡阶段,此阶段虽未达诊断标准,但已出现血管内皮损伤及亚临床靶器官损害,因此,早期干预对于延缓高血压进程至关重要。通过分析EH的主要理变化得知内皮功能障碍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指导血管变防治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9年 第1期25卷 1-10页
作者: 吴以岭 贾振华 常丽萍 魏聪 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 络病研究与创新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重点研究室(心脑血管络病)石家庄050035 河北以岭医院 石家庄050091
继承发展血脉理论,结合中医气血相关理论特色,汲取主持承担的2项国家973计划项目研究成果,系统构建指导血管变防治的脉络学说,把中医络学学科的学术发展从"络证治"推向"脉络学说"研究的历史新阶段。系统研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脉络-血管系统”相关性探讨
“脉络-血管系统”相关性探讨
收藏 引用
第二届国际络学大会
作者: 吴以岭 河北医科大学医药研究院
对中医学脉络与西医学血管系统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探讨,通过回顾中医文献分析了“脉”之概念迁移:经络学说形成之前“脉”为“经”之概念,在《内经》中“脉”之概念具有双重含义:一是经络系统运行血液为主的通道,二是一个独立实体脏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脉络学说探析慢性冠脉综合征的机及治疗
收藏 引用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1年 第1期27卷 196-202页
作者: 李雅文 常丽萍 秘红英 王康 尹玉洁 贾振华 河北中医学院研究生学院 石家庄050092 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 石家庄050035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以岭医院 石家庄050091
基于络证治体系,继承发展中医血脉理论,吴以岭院士系统构建中医脉络学说,提出其核心理论为营卫理论,即"营在脉中,卫在脉外"(《黄帝内经·灵枢·营卫生会》),"营卫不通,血凝不流"(《伤寒论·辨脉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脉络学说的核心理论——营卫承制调平
收藏 引用
中医杂志 2013年 第1期54卷 3-7页
作者: 吴以岭 魏聪 贾振华 袁国强 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心脑血管络病) 河北以岭医院心内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络病学重点学科 河北省络病重点实验室
将中医传统营卫理论与汲取"气—阴阳—五行"古代哲学思想提出的"承制调平"相结合,在脉络学说理论体系构建中提出其核心理论——"营卫承制调平"。揭示通过"承"——营卫交会生化的自稳调控机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脉络学说概要及其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医杂志 2014年 第3期55卷 181-184页
作者: 吴以岭 魏聪 贾振华 袁国强 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医药研究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心脑血管络病) 河北省络病重点实验室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以岭医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络病学重点学科)
溯源探流,厘清经脉、经络、脉络、络脉等概念,提出经(气)络与(血)脉络共同构成完整的经脉理论。系统构建对于血管变防治具有重要指导价值的脉络学说,提出脉络学说核心理论——营卫承制调平,系统阐述脉络变发机、辨证与治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