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347 篇 期刊文献
  • 180 篇 学位论文
  • 123 篇 会议
  • 36 册 图书
  • 21 篇 报纸

馆藏范围

  • 3,705 篇 电子文献
  • 8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762 篇 哲学
    • 1,762 篇 哲学
  • 609 篇 历史学
    • 497 篇 中国史
    • 157 篇 世界史
    • 66 篇 考古学
  • 471 篇 法学
    • 224 篇 社会学
    • 117 篇 法学
    • 75 篇 政治学
    • 66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0 篇 民族学
    • 6 篇 公安学
  • 321 篇 教育学
    • 308 篇 教育学
    • 7 篇 体育学
    • 6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245 篇 文学
    • 194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47 篇 新闻传播学
  • 68 篇 管理学
    • 36 篇 公共管理
    • 12 篇 工商管理
    • 10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8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7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39 篇 经济学
    • 23 篇 应用经济学
    • 15 篇 理论经济学
  • 22 篇 艺术学
    • 9 篇 美术学
    • 8 篇 音乐与舞蹈学
  • 17 篇 医学
    • 9 篇 中医学
    • 6 篇 中西医结合
  • 14 篇 理学
    • 7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3 篇 大气科学
  • 13 篇 工学
    • 3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城乡规划学
  • 4 篇 农学

主题

  • 3,707 篇 董仲舒
  • 248 篇 天人感应
  • 185 篇 汉武帝
  • 182 篇 儒学
  • 171 篇 《春秋繁露》
  • 170 篇 司马迁
  • 169 篇 《春秋》
  • 169 篇 孔子
  • 165 篇 儒家
  • 151 篇 儒家思想
  • 133 篇 独尊儒术
  • 112 篇 大一统
  • 97 篇 人性论
  • 92 篇 天人合一
  • 90 篇 孟子
  • 77 篇 公羊学
  • 74 篇 荀子
  • 70 篇 王充
  • 68 篇 思想家
  • 67 篇 汉代

机构

  • 146 篇 衡水学院
  • 92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87 篇 山东大学
  • 63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51 篇 中山大学
  • 48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44 篇 北京大学
  • 41 篇 复旦大学
  • 37 篇 河北大学
  • 33 篇 黑龙江大学
  • 32 篇 陕西师范大学
  • 30 篇 西北大学
  • 26 篇 四川师范大学
  • 26 篇 南京大学
  • 25 篇 武汉大学
  • 24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23 篇 河北师范大学
  • 23 篇 曲阜师范大学
  • 23 篇 清华大学
  • 23 篇 河南大学

作者

  • 58 篇 余治平
  • 51 篇 周桂钿
  • 27 篇 李宗桂
  • 24 篇 白立强
  • 21 篇 黄朴民
  • 21 篇 曹迎春
  • 21 篇 王文书
  • 19 篇 刘国民
  • 18 篇 邓红
  • 17 篇 黄开国
  • 16 篇 汪高鑫
  • 15 篇 陈其泰
  • 14 篇 王永祥
  • 14 篇 bai liqiang
  • 14 篇 韩星
  • 13 篇 yu zhi-ping
  • 12 篇 wang wenshu
  • 12 篇 高春菊
  • 12 篇 代春敏
  • 11 篇 任蜜林

语言

  • 3,706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董仲舒"
370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董仲舒  1
收藏 引用
丛书名: 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
2023年
作者: 杨蒨
本书选取人物一生中的若干片段,勾画出董仲舒的气质和精神。董仲舒,西汉哲学家。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需求相结合,并吸收其他学派的理论,创建了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他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董仲舒
收藏 引用
丛书名: 中小学课本里的名人传记丛书
2019年
作者: 冯化太
伟大人物的成长也具有其平凡性,本书描述了董仲舒在做好思想准备进行人生不懈追述过程中,他怎么从日常司空见惯的普通小事上,碰出生命的火花,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凡为神奇,获得灵感和启发,从而让读者获得伟大的力量,并进行永远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董仲舒
收藏 引用
河北学刊 1984年 第4期 82-83页
作者: 康宁
董仲舒是河北古代较有影响的思想家,神学唯心主义哲学家,同时又是汉代最有才华的政治家,他的哲学学说和政治主张在中华民族的思维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董仲舒,汉广川(今河北景县)人,生于汉文帝前元元年(前179年),卒于汉武帝太初元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董仲舒声名观念的思想史意义——以《深察名号》为中心
收藏 引用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 第2期 47-59,205,206页
作者: 钟翠琴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上海200092
把形当作命名的根据,是先秦形名家的重要观念。到了汉儒那里,则自觉地将命名的根基安置在声上。在《深察名号》篇中,董仲舒认为名号源于天地,也能够达天意,名号的实质是声音。在对名号及其科目的解释上,董仲舒使用了声训,由声及义,加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传统儒家的经世困境——以董仲舒《士不遇赋》为中心
收藏 引用
中国文化研究 2025年 第1期 103-113页
作者: 蔡智力 赵春明 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董仲舒作为西汉经学大师,在政治上贡献诸多良策,然而却仕途不遇,远离政治中心。董氏作《士不遇赋》,分别以屈骚和《诗经》作为体式进行摹写,透显了他与屈原和孔子心灵经验的通感。其不遇情状是屈原式的,其消解方式却又转向孔子代表的儒...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董仲舒乐论的四层和合价值取向及其逻辑
收藏 引用
衡水学院学报 2025年 第2期27卷 7-12页
作者: 李长泰 重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重庆401331
董仲舒在《春秋》学中对乐有深刻的论述。学者对董仲舒的乐论只研究了其德性大义内涵或者美学形式内涵,而没有关注到其深层价值取向。董仲舒的乐论从主旨上主要有体用和合、内外和合、质文和合和美善和合四层价值取向。体用和合价值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董仲舒“新王道”析解——兼论董子之“元哲学”
收藏 引用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5年 第3期040卷 86-93页
作者: 白立强 王文书 衡水学院董仲舒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董仲舒纳阴阳、道入儒学,在建构起新儒学的同时也形成了其“新王道”论。其王道之“新”体现为:在内容方面,通过援引“三纲”,形成了有别于孔孟“心德”王道观的“王道三纲”说;在内涵方面,以阳主阴从、阴阳互补合而为一映射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董仲舒对孟荀人性论的继承与发展
收藏 引用
镇江高专学报 2025年 第1期38卷 71-76页
作者: 王军 南京晓庄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南京211171
董仲舒在批判性善论、修正性恶论的基础上,调和孟荀而形成了性善恶混论,也就是性善情恶论,这是对孟荀的继承。继承之外,董仲舒还背离了孟荀人性平等的主张,认为性分三品,并将目光聚焦于中人之性,而中人之性乃善恶混。恶源自性或情,去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董仲舒的“命论”——与王充的比较
收藏 引用
文化与传播 2025年 第1期014卷 33-43页
作者: 邓红 河北省董仲舒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山东大学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思想史上对“命”的讨论一般分为三个大系统。第一个大系统是政治意义上的“天命”系统。第二个大系统是有关人自身的“生命”系统,包括讨论人自身肉体奥秘的“生命论”和人精神奥秘的“性命论”。第三个大系统讨论相对于人类群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董仲舒与荀子人性论思想异同比较
收藏 引用
理论界 2025年 第2期 44-50页
作者: 王亮 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
本文选取人性论为比较点,从人性来源、人性论内容要素、人性论的实践应用三个维度比较研究董、荀思想异同,认为董仲舒人性论与荀子人性论既有相同,又有不同。相同之处是:性由“天”生、人性是“质”、“心”可调控情性、教化得以可能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