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3 篇 期刊文献
  • 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4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2 篇 文学
    • 8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3 篇 新闻传播学
  • 12 篇 历史学
    • 10 篇 中国史
    • 5 篇 世界史
  • 6 篇 教育学
    • 6 篇 教育学
  • 5 篇 管理学
    • 4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1 篇 公共管理
  • 3 篇 法学
    • 3 篇 政治学
    • 3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主题

  • 45 篇 董狐
  • 19 篇 史狐
  • 16 篇 赵盾
  • 10 篇 太史
  • 9 篇 刘知几
  • 9 篇 赵穿
  • 7 篇 良史
  • 6 篇 史官
  • 6 篇 晋灵公
  • 5 篇 书法不隐
  • 4 篇 孔丘(前551-前479...
  • 4 篇 司马迁
  • 4 篇 中国古代史学
  • 4 篇 孔子
  • 3 篇 史学批评
  • 3 篇 直笔
  • 3 篇 崔杼
  • 3 篇 秉笔直书
  • 3 篇 太史令
  • 2 篇 秘书官

机构

  • 1 篇 邯郸学院
  • 1 篇 西南大学
  • 1 篇 华南师范大学
  • 1 篇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 1 篇 中共景县县委
  • 1 篇 安徽大学
  • 1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1 篇 甘肃省档案局
  • 1 篇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 1 篇 南都周刊/中国传媒...
  • 1 篇 黄淮学院

作者

  • 3 篇 瞿林东
  • 1 篇 李汝伦
  • 1 篇 章明
  • 1 篇 詹宗蕃
  • 1 篇 岸名
  • 1 篇 郭宇宽
  • 1 篇 孙诚
  • 1 篇 谢正禄
  • 1 篇 国风
  • 1 篇 张克复
  • 1 篇 陈世伊
  • 1 篇 梅军
  • 1 篇 杨顺仪
  • 1 篇 席涵静
  • 1 篇 程剑鲁
  • 1 篇 杨绪敏
  • 1 篇 李尔重
  • 1 篇 狄宠德
  • 1 篇 李裕民
  • 1 篇 邓文华

语言

  • 45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董狐"
4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董狐的直笔效应
收藏 引用
现代企业文化(上旬) 2013年 第8期 28-29页
作者: 叶建华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办公室
董狐,春秋时期晋国太史。晋国(今山西翼城县)人,周太史辛有的后裔,因督典籍,故姓氏。董狐开创了我国史学直笔传统之先河。直笔效应史官一般都是出身世家,祖祖辈辈做史官,使他们对历史有着高度的责任感,他们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对历史...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赵盾事迹与董狐“书法”
收藏 引用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 第5期41卷 475-490页
作者: 陈立柱 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晋卿赵盾执政20年,可以用"颇有能力、手段高明、善于言辞与私心深重"来形容。晋灵公时赵盾"益专国政",打击异己,迫害贤良,置赵氏利益于国家之上,玩君主权力于股掌之中,使晋国从霸主位置跌落下来。晋灵公稍长(十四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呼天辨诬董狐篇”
收藏 引用
书屋 2004年 第11期 59-62页
作者: 李冰封
这篇文章是二十三年以前就准备写的,因材料不足,未能动笔。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我在湖南人民出版社工作。当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开过不久,全会精神深得民心、党心,举国上下,热气腾腾,拨乱反正,方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秉笔直书的秘书官——史佚和董狐
收藏 引用
秘书工作 2007年 第1期 53-54页
作者: 梅军 安徽大学历史系
浩如烟海的历史知识,既是人们总结昨天的记录,又是人们把握今天、创造明天的向导。“以史为鉴”,就是要联系我们的实践,无论是工作方法,还是为人修养,都要汲取前人的智慧,摒弃前人的陋习。新开设的“文史天地”栏目将为您学习、了解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董狐将执简而进
收藏 引用
高中生之友 2023年 第21期 18-19页
作者: 杨顺仪 不详
节选文段苏峻^(①)既至石头^(②),百僚奔散,唯侍中钟雅^(③)独在帝侧。或谓钟曰:“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古之道也。君性亮直,必不容于寇雠^(④)。何不用随时之宜,而坐待其弊邪?”钟曰:“国乱不能匡,君危不能济,而各逊遁以求免,吾惧董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董狐立档辩
收藏 引用
中国档案 1980年 第4期 33-33页
作者: 狄宠德
《档案工作》一九八○年第一期“档案史话.董狐笔”一文把董狐“直笔”定为“立档”。对此,我有不同看法,特书管见,就教于景玉及诸同志。“直笔”是“直书其事”,就是记录工作。春秋时由“左史”担任,记录后称简。现在则由
来源: 评论
秉笔直书的秘书官——董狐
收藏 引用
秘书之友 2015年 第1期 2-2页
董狐,春秋晋国太史,亦称史。不畏强权的太史董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秘书官员之一。公元前607年,晋灵公发现当朝执政的正卿赵盾有"谋逆"行为,欲抓捕他,赵盾被迫逃亡。未及逃出国境,其族弟赵穿采取先发制人的策略发动政变,杀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关于官方史学传统与文化自信的一点思考
收藏 引用
史学月刊 2017年 第8期 129-132页
作者: 郭超 黄淮学院天中历史文化研究所 副教授河南驻马店463000
中国传统史学在世界史学的比较中,是可以使人引以为豪的,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柱之一。就笔者的认识说,中国古代史学所以有辉煌的成就,最根本的保障,还是中国有官方史学,是政府力量的支撑,保障了史学的繁荣及其统绪不断。但对于官方史...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还那女孩子一个真实的形体
收藏 引用
读书 1995年 第5期 95-98页
作者: 李汝伦
记得胡适有句名言,大意是,历史像个服从的百依百顺的女孩子,由着人们涂抹和装扮。此言之所以有名,时不时被人引用,全赖四十年前那场批判俞平伯的运动。其中胡适首先被殃及,这句话也就被当作实用主义(也译作经验主义)实行了示众。批判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直书与曲笔——史家作史态度与“心术”
收藏 引用
文史知识 1991年 第2期 40-46页
作者: 瞿林东
一'书法无隐'的传统在中国古代史学上,'书法无隐'是一个古老的优良传统,也是史学批评的根本原则之一。先从两件史事说起——《左传》宣公二年(公元前607年)记晋国事说: 赵穿杀灵公于桃园,宣子(即赵盾——引者)未出山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