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75 篇 期刊文献
  • 137 篇 学位论文
  • 94 篇 专利
  • 45 篇 会议
  • 7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95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839 篇 医学
    • 581 篇 临床医学
    • 192 篇 中西医结合
    • 95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73 篇 中医学
    • 51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49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32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26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18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特种医学
  • 20 篇 工学
    • 12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4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生物工程
  • 7 篇 理学
    • 3 篇 生物学
    • 2 篇 物理学
    • 1 篇 化学
    • 1 篇 生态学
  • 5 篇 管理学
    • 5 篇 公共管理
  • 4 篇 农学
    • 1 篇 园艺学
    • 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 篇 林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体育学

主题

  • 864 篇 血管内皮损伤
  • 71 篇 动脉粥样硬化
  • 39 篇 冠心病
  • 37 篇 氧化应激
  • 37 篇 子痫前期
  • 34 篇 高血压
  • 27 篇 血小板活化
  • 24 篇 心血管疾病
  • 23 篇 糖尿病
  • 21 篇 炎症反应
  • 20 篇 脓毒症
  • 18 篇 2型糖尿病
  • 18 篇 大鼠
  • 17 篇 血管内皮细胞
  • 16 篇 同型半胱氨酸
  • 15 篇 危险因素
  • 15 篇 血栓调节蛋白
  • 15 篇 发病机制
  • 14 篇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 13 篇 动物模型

机构

  • 22 篇 河北医科大学
  • 15 篇 山东中医药大学
  • 13 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
  • 11 篇 广州中医药大学
  • 10 篇 河北以岭医药研究...
  • 10 篇 浙江大学
  • 9 篇 暨南大学
  • 9 篇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
  • 9 篇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8 篇 重庆医科大学
  • 8 篇 湖南中医药大学
  • 8 篇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
  • 7 篇 福建医科大学
  • 7 篇 中国医科大学
  • 7 篇 新乡医学院
  • 6 篇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
  • 6 篇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
  • 6 篇 南昌大学
  • 6 篇 山西医科大学
  • 6 篇 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1 篇 吴以岭
  • 10 篇 贾振华
  • 10 篇 齐锦生
  • 8 篇 毛建华
  • 8 篇 栗彦宁
  • 8 篇 叶青
  • 6 篇 刘昆
  • 6 篇 陈利国
  • 5 篇 吕学良
  • 5 篇 韩学杰
  • 5 篇 吕纬岩
  • 5 篇 李开楠
  • 5 篇 孙剑
  • 5 篇 张立平
  • 5 篇 李彬彬
  • 5 篇 王磊
  • 4 篇 赖珩莉
  • 4 篇 陈章强
  • 4 篇 徐雅琴
  • 4 篇 张鹏

语言

  • 95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血管内皮损伤"
958 条 记 录,以下是741-750 订阅
排序: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栓调节蛋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收藏 引用
新疆医学 2008年 第3期38卷 50-52页
作者: 李素华 李增录 桑晓红 刘健 米娜瓦尔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 830054
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作为内皮细胞表面一种具有抗凝活性的糖蛋白,不仅是重要的抗凝辅助因子,也是反应血管内皮损伤的分子标志[1,2].
来源: 评论
小儿凝血与止血障碍检测指标的临床意义
收藏 引用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08年 第5期15卷 402-405页
作者: 金润铭 白燕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儿科 武汉430022
正常的止凝血功能有赖于血管壁的完整性、血小板数量及功能的稳定以及凝血、纤溶系统的平衡。各种急重症如严重感染、急性创伤、恶性肿瘤等可因炎症因子的增多(如IL-6、肿瘤坏死因子等)、血管内皮损伤、组织因子的释放等激活体内凝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下肢深静脉栓塞的防治
收藏 引用
中国医学创新 2008年 第30期5卷 62-63页
作者: 赵会君 巩义市人民医院 河南巩义451200
下肢深静脉栓塞是骨科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高、危险性大,目前虽有多种治疗方法,且疗效比较肯定,但仍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1发病机制静脉血栓形成有三大因素:即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高凝状态。静脉壁损伤可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血管内皮损伤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探讨
收藏 引用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4年 第6期21卷 57-60页
作者: 王新生 任君旭 河北北方学院解剖教研室 075000 河北北方学院组胚教研室 075000
内皮细胞作为一种多功能细胞,为功能不同的各段血管提供共同的连接衬里.内皮细胞具有细胞通透性、选择性屏障、止血、抗凝、纤溶、血流传输和血管活性物质代谢、以及调节血管运动张力、产生生长因子、纤维基质增生等作用.这些特征可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血栓前状态分子标记物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关系进展
收藏 引用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8年 第21期5卷 1322-1323页
作者: 蒋庆军 冯秀英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 545001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下称妊高征)是一种可引起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的严重产科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临床病理学研究显示,妊高征发生时有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形态学改变.
来源: 评论
血脂康对冠心病患者循环内皮细胞及炎性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
收藏 引用
贵州医药 2008年 第1期32卷 33-34页
作者: 韦方 任正兴 王树辉 李宗庄 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内科 贵阳550002 贵州省人民医院检验科 贵阳医学院免疫教研室
研究认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主要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破裂、表面破损或出现裂纹,继而出血和血栓形成,引起冠状动脉不完全或完全阻塞,而内皮受损、内皮功能障碍是引起斑块不稳定的始动因素.存在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低镁血症
收藏 引用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8年 第8期16卷 127-128,103页
作者: 刁桂杰 敖占柱 福建漳州卫生职业学院 363000 福建厦门第二医院
来源: 评论
维汉两民族肺血栓栓塞症环境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探讨
收藏 引用
新疆医学 2008年 第9期38卷 183-186页
作者: 杨环 李娥 乔云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护理部 83000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呼吸科 830001
肺血栓栓塞症(m)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而导致机体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综合征.
来源: 评论
单静脉法介入治疗小儿动脉导管未闭临床观察
收藏 引用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08年 第4期6卷 264-265页
作者: 于连慧 孟繁超 刘和平 王玉库 刘光钰 薛国宏 蒋宝国 吉林心脏病医院心内科 长春市130021
动脉导管未闭(PDA)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0%~15%。过去外科手术是PDA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近年来,介入治疗的水平日益提高,因其创伤小、风险低、成功率高等特点,现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PDA。传统的方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血管内皮损伤与不稳定型心绞痛
收藏 引用
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 第5期17卷 469-470,F003页
作者: 王明君 崔众芹 李延伟 崔众英 山东省博兴县第二医院 256505 山东省博兴县中心医院
近年研究发现,血管内皮损伤是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病过程中最重要的病理环节.内皮细胞受损,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环节,内皮损伤的持续存在促使不稳定斑块形成、破裂以及血小板活化、血栓形成和血管痉挛,导致冠状动脉狭窄,出现心肌缺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