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36 篇 期刊文献
  • 145 篇 学位论文
  • 79 篇 专利
  • 18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67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562 篇 医学
    • 441 篇 临床医学
    • 60 篇 中西医结合
    • 55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41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30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9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4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4 篇 中医学
    • 4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3 篇 口腔医学
  • 35 篇 工学
    • 18 篇 生物工程
    • 11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9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9 篇 农学
    • 14 篇 作物学
    • 11 篇 畜牧学
    • 2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 篇 兽医学
  • 26 篇 理学
    • 24 篇 生物学
    • 2 篇 生态学
    • 1 篇 化学

主题

  • 599 篇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265 篇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34 篇 血管生成
  • 33 篇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 25 篇 肿瘤
  • 23 篇 微血管密度
  • 19 篇 免疫组织化学
  • 19 篇 血管新生
  • 18 篇 预后
  • 16 篇 胃癌
  • 15 篇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 13 篇 大鼠
  • 13 篇 非小细胞肺癌
  • 12 篇 肝癌
  • 12 篇 vegf
  • 11 篇 细胞增殖
  • 11 篇 kdr
  • 11 篇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10 篇 免疫组化
  • 10 篇 淋巴管生成

机构

  • 13 篇 复旦大学
  • 12 篇 山东大学
  • 11 篇 重庆医科大学
  • 9 篇 青岛大学
  • 9 篇 中山大学
  • 8 篇 中国医科大学
  • 8 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8 篇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
  • 8 篇 河北医科大学
  • 7 篇 首都医科大学
  • 7 篇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
  • 6 篇 福建医科大学
  • 6 篇 石家庄学院
  • 6 篇 第二军医大学
  • 6 篇 郑州大学
  • 6 篇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
  • 6 篇 解放军总医院
  • 5 篇 华中科技大学
  • 5 篇 湖南中医药大学
  • 5 篇 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6 篇 刘斯婕
  • 6 篇 li yan
  • 6 篇 郭瑞霞
  • 5 篇 王娟
  • 5 篇 李艳
  • 5 篇 武婕
  • 4 篇 李娜
  • 4 篇 史兰香
  • 4 篇 张宝华
  • 4 篇 董庆
  • 4 篇 王世进
  • 4 篇 尼玛卓玛
  • 4 篇 叶文静
  • 4 篇 李亚里
  • 4 篇 项锋钢
  • 4 篇 王敏
  • 3 篇 赖晃文
  • 3 篇 冼江
  • 3 篇 高红
  • 3 篇 孙保亮

语言

  • 674 篇 中文
  • 4 篇 英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678 条 记 录,以下是41-50 订阅
排序:
丰富环境对脑梗死大鼠梗死灶周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0年 第2期25卷 109-113页
作者: 马向阳 牟兆新 陈俊荣 穆剑玲 张小津 崔茂香 黄冬冬 河北省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沧州061001
目的:研究丰富环境对大鼠局灶性脑梗死后梗死灶周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影响。方法:采用开颅电凝法制作SD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模型,术后第24小时随机分为丰富环境(EE)组和标准环境(SE)组。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血管内皮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巨噬细胞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Hoxb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和整合素ανβ3表达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2005年 第2期25卷 148-151页
作者: 刘亮 刘旭盛 张晓启 明佳 徐辉 程天民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烧伤科 广东广州510515 第三军医大学 重庆400038 解放军234医院烧伤科 辽宁朝阳122000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烧伤研究所 重庆400038 第三军医大学复合伤研究所 重庆400038
目的建立人巨噬细胞系U937与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系ECV-304体外共培养模型,以刀豆蛋白A(ConA)作为U937激活剂,研究巨噬细胞调节血管生成的机制。方法实验分4组:ECV-304、ConA+ECV-304、U937+ECV-304和ConA+U937+ECV-304。将ECV-304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Flt-1和KDR胞外区的表达及活性测定
收藏 引用
药物生物技术 2014年 第2期21卷 103-106页
作者: 李壮林 姚雪静 烟台荣昌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烟台264006
血管新生在肿瘤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VEGF通过与其特异性受体Flt-1、KDR结合参与了这一过程。该研究在大肠杆菌中分别表达了Flt-1 D2、KDR D3以及Flt-1 D2与KDR D3的融合蛋白FK,表达率依次占菌体中蛋白的24%,39%,35%,随后使用SPFF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NMR的DNA脱氨基化酶APOBEC3A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2 G4--DNA的结构研究
基于NMR的DNA脱氨基化酶APOBEC3A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2...
收藏 引用
作者: 刘亚平 中国科学院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本论文包含两部分工作。第一部分介绍DNA脱氨基化酶APOBEC3A的结构与功能研究。APOBEC3家族蛋白通过对ssDNA和RNA底物中胞嘧啶的脱氨基化在人类的健康和疾病中发挥多种多样的作用。APOBEC3A是该家族中活性最高的脱氨基化酶,可以限制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现代肿瘤医学 2005年 第5期13卷 i0002-i0005页
作者: 施璠 李恩孝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 陕西西安71006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特异性受体,包括VEGFR-1、VEGFR-2、VEGFR-3、神经纤维因子-1及神经纤维因子-2。前三者是酪氨酸激酶亚家族的成员之一,具有特征性的胞外区和酪氨酸激酶区,通过与相应的VEGF结合刺激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Axitinib
收藏 引用
药学进展 2008年 第4期32卷 186-188页
作者: 孙大柠
近年来,在抗肿瘤药的研制中,靶向血管生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药物已成为热点。一些抗VEGF的单克隆抗体,如治疗转移性结肠直肠癌的贝伐单抗(bevacizumb)和小分子、多靶向[包括靶向于VEGF受体(VEGFR)]的激酶抑制剂,如舒尼替尼(sun...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与肿瘤血管形成
收藏 引用
胃肠病学 2004年 第1期9卷 55-57页
作者: 庄则豪 杨婷 王立东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研究室 350005郑州大学医学院癌症研究室 福建省血液病研究所 350005 郑州大学医学院癌症研究室
已知的3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及其间的数量关系影响着血管形成的信号转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介导肿瘤血管通透性增加并促进肿瘤血管形成,抑制VEGF和VEGFR的手段已用于肿瘤治疔的研究.VEGFR对肿瘤血管形成的影响还与Tie...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KDR与不同部位大肠癌
收藏 引用
首都医药 2004年 第20期11卷 20-21页
作者: 许建林 谢朝 北京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0006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KDR和血管生成与不同部位大肠癌发展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97例大肠癌手术标本肿瘤组织KDR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结果KDR表达、MVD计数在左半大肠癌明显比右半大肠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FIt-1和微血管密度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收藏 引用
浙江医学 2009年 第12期31卷 -页
作者: 阮洪军 陶厚权 赵仲生 浙江省人民医院消化科 310014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ms-样酪氨酸激酶(FIt-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和胃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18例胃癌组织中FIt-1 mRNA及CD34蛋白的表达.结果 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KDR表达情况检测
收藏 引用
实用医学杂志 2003年 第6期19卷 585-587页
作者: 冼江 武婕 杨传红 杨太成 赖晃文 王捷 郑文岭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医学实验科 510010
目的 :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KDR在不同肿瘤细胞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细胞酶联免疫和免疫组化法 ,利用抗KDR单克隆抗体 ,检测KDR在不同肿瘤细胞和组织表面的表达情况。结果 :发现KDR在人肝癌细胞SMMC 772 1和人胚胎脐静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