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 篇 期刊文献
  • 1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 篇 医学
    • 6 篇 临床医学
    • 1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主题

  • 7 篇 血管内皮衍生舒张...
  • 4 篇 一氧化氮
  • 2 篇 一氧化氮合酶
  • 1 篇 血管平滑肌
  • 1 篇 肿瘤坏死因子
  • 1 篇 肝硬化患者
  • 1 篇 动物研究
  • 1 篇 血清一氧化氮
  • 1 篇 小分子化合物
  • 1 篇 基因多态性
  • 1 篇 血管调节因子
  • 1 篇 对数
  • 1 篇 中国
  • 1 篇 肝硬化大鼠
  • 1 篇 汉族人群
  • 1 篇 no
  • 1 篇 信息交换
  • 1 篇 第二信使
  • 1 篇 血管内皮功能
  • 1 篇 新生儿

机构

  • 1 篇 辽宁省大连市妇产...
  • 1 篇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
  • 1 篇 江苏省宜兴市
  • 1 篇 江苏省南京市
  • 1 篇 辽宁省大连市红十...
  • 1 篇 安徽省 皖南医学院...
  • 1 篇 北京医科大学
  • 1 篇 昆明市延安医院
  • 1 篇 中国人民解放军大...
  • 1 篇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1 篇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
  • 1 篇 江苏省,老年医学研...

作者

  • 1 篇 曾晓岚
  • 1 篇 沈冲
  • 1 篇 秦桂云
  • 1 篇 高辉
  • 1 篇 叶萍
  • 1 篇 王林红
  • 1 篇 杨松
  • 1 篇 赵祥海
  • 1 篇 王自能
  • 1 篇 赵海龙
  • 1 篇 赵彦平
  • 1 篇 王忠民
  • 1 篇 张婷
  • 1 篇 傅晓野
  • 1 篇 赖宏芳
  • 1 篇 文进博
  • 1 篇 李欣辉
  • 1 篇 姚应水
  • 1 篇 祖宏
  • 1 篇 王敏

语言

  • 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血管内皮衍生舒张因子"
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中国汉族人群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多态性与血浆动脉硬化指数的关联性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15年 第S1期 8-9页
作者: 王林红 张婷 赵海龙 文进博 杨松 赵彦平 陈燕春 赵祥海 姚应水 沈冲 安徽省 皖南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241002 江苏省南京市 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210029 江苏省宜兴市 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市人民医院 心内科214200 江苏省宜兴市 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市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214200 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 210029 江苏省,老年医学研究所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室 210024
目的: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定义为甘油三酯(TG)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的对数[log(TG/HDL-C)],可预测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血管内皮衍生舒张因子一氧化氮(NO)在血管的生成主要受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原发性高血压血管内皮功能及红细胞L-Arg/NO系统的研究
原发性高血压血管内皮功能及红细胞L-Arg/NO系统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祖宏 北京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该实验应用血管超声这一无创性检测技术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前臂血管内皮衍生舒张因子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及给予L-Arg后其功能的变化.同时,通过观察原性性高血压患者红细胞对L-Arg的利用,进一步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与NO的关系.
来源: 评论
一氧化氮吸入疗法在新生儿临床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华夏医学 2004年 第6期17卷 1048-1050页
作者: 秦桂云 李欣辉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 广西桂林541002
外源性一氧化氮 (NO)具有多种用途 ,随着近年来对 NO的深入研究 ,其生物学作用亦越来越受到临床的关注 ,尤其是应用于治疗新生儿的疾病 ,已成为医学研究的一个热点。
来源: 评论
L-精氨酸对妊高征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的探讨
收藏 引用
微循环学杂志 2004年 第1期14卷 31-33页
作者: 王忠民 汪洁萍 叶萍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产科 邮政编码济南250012 辽宁省大连市妇产医院 辽宁省大连市红十字血液中心
目的 :探讨硫酸镁和L 精氨酸联合治疗妊高症的有效性。方法 :设立对照组和妊高征组并利用硫酸镁、L 精氨酸及联合用药 (硫酸镁 +L 精氨酸 )治疗 ,观察其动态血压和 2 4h尿蛋白定量及一氧化氮 (NO)、一氧化氮合酶 (NOS)、内皮素 (ET)、...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NO在女性生殖系统中的作用(综述)
收藏 引用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0年 第4期21卷 73-76页
作者: 曾晓岚 王自能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 广东广州510630
80年代以前,一氧化氮(NO)一直被认为是一种结构简单、毒性强的小分子化合物,很难将其与人体内的生物信使分子联系起来.
来源: 评论
一氧化氮—细胞间信息交换的载体
收藏 引用
临床军医杂志 1995年 第1期27卷 14-14页
作者: 王敏 中国人民解放军大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剂教研窒 116013
一氧化氮(NO)为无色气体。人们早已熟知它是无机小分子化合物。但长期以来对其生理功能却所知甚少。1987年国外学者揭示了血管内皮衍生舒张因子(EDRF)的化学本质即为NO。 NO这一内源性生物活性物质,广泛存在于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肝硬化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水平的变化
收藏 引用
云南医药 1999年 第S1期20卷 109-109页
作者: 高辉 傅晓野 赖宏芳 昆明市延安医院检验科 云南昆明650051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