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日本学者Tei依据心肌纤维舒张和收缩的电生理基础提出了多普勒超声新指标——Tei指数(Doppler total ejection isovdume),定义为心室等容舒张时间(IRT)及等容收缩时间(ICT)之和与射血时间之比,用以评价心脏整体功能。Tei指数不受...
详细信息
1995年日本学者Tei依据心肌纤维舒张和收缩的电生理基础提出了多普勒超声新指标——Tei指数(Doppler total ejection isovdume),定义为心室等容舒张时间(IRT)及等容收缩时间(ICT)之和与射血时间之比,用以评价心脏整体功能。Tei指数不受心率、心室几何形态、心室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影响,具有简单、敏感性高、可重复性好的特点。我们用Yei指数评价急性下壁及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FTCA)后左、右心室整体功能的变化,现总结分析如下。[第一段]
1 临床资料本组男4例,女8例,年龄68~74岁,平均(70±2)岁.均系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均患有高血压病.冠脉介入术(PCI)前3~7 d行冠脉造影术,显示8例为3支病变,4例为2支病变,其中1例尚有左主干病变.12例行部分或全部血运重建术,术前常规应用噻氯匹啶片0.5/d(0.25,2次/d ),肠溶阿司匹林片0.3/d,低分子肝素钙5 000 U,每隔12 h 1次,连续3~7 d.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