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型装置的普及,让行动应用程式逐渐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这也使行动应用程式不当蒐集、使用和揭露使用者个人资料的情形,更加引起社会关注。而行动应用程式的功能日趋多元,以及上下游供应链多重的个资蒐集处理业者,使得可能存在的个人隐私侵犯愈发复杂与严重。本文以行动应用程式的产业运作实况切入,从个人资料保护的目的与种类出发,分析行动应用程式对个资影响的深度和广度。由於台湾对行动应用程式招致的隐私议题,尚无明确的法律政策,本文藉由比较法分析途径,针对欧盟与美国主管机关、以及国际组织在2013年先後发表的行动应用程式隐私保护意见书与规范建议,进行政策的比较研究。此外,透过问卷调查台湾民众对行动应用程式的隐私意识,以及目前行动应用程式产业提供的隐私通知之效度,作为本文提出政策建议的基础。最後,针对现今各国通用的「通知和同意(notice and consent)机制」在实际运作上所面临的难题,以及台湾个人资料保护法在行动应用程式议题上所面临的困境,本文亦逐一加以剖析,并且研拟可能的因应对策与解决方案。
随着资讯时代兴起,行动装置成为生活必需品,而行动应用程式的种类也急速增加,然而,行动应用程式与传统的资讯系统采用有着本质上的差异。传统资讯科技采用以企业为主,相对理性且采用後不易舍弃,而行动应用程式的采用以个人为主,易受情绪影响,而且舍弃容易。基於以上两点差异,本文根据Thüring and Mahlke(2007)提出的CUE模型,同时考虑工具性与非工具性的价值,透过情绪体验为中介影响消费者持续使用行为的习惯。本研究以Nike +为研究背景,透过问卷调查後,实证的结果:(1)工具性价值感知与非工具性价值感知皆对情绪体验有正向显着影响。(2)情感体验对工具性价值与使用习惯有中介效果。(3)情感体验对非工具价值与使用习惯无中介效果。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