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903 篇 期刊文献
  • 9 篇 学位论文
  • 4 篇 会议
  • 4 篇 报纸

馆藏范围

  • 92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669 篇 艺术学
    • 612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46 篇 音乐与舞蹈学
    • 12 篇 艺术学理论
    • 5 篇 美术学
  • 72 篇 教育学
    • 70 篇 教育学
    • 2 篇 体育学
  • 45 篇 文学
    • 25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3 篇 新闻传播学
    • 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40 篇 历史学
    • 32 篇 中国史
    • 12 篇 考古学
  • 32 篇 法学
    • 29 篇 民族学
    • 5 篇 社会学
    • 1 篇 政治学
    • 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8 篇 哲学
    • 8 篇 哲学
  • 5 篇 工学
    • 2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建筑学
    • 1 篇 纺织科学与工程
    • 1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3 篇 经济学
    • 2 篇 理论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3 篇 理学
    • 1 篇 地质学
    • 1 篇 生态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920 篇 表演程式
  • 111 篇 戏曲
  • 91 篇 戏曲表演
  • 77 篇 演员
  • 62 篇 戏曲演员
  • 62 篇 戏曲艺术
  • 62 篇 观众
  • 56 篇 人物形象
  • 54 篇 唱腔
  • 52 篇 表演艺术
  • 51 篇 中国戏曲
  • 46 篇 戏曲舞台
  • 45 篇 京剧
  • 45 篇 行当
  • 41 篇 戏剧表演
  • 41 篇 现代戏
  • 38 篇 戏曲程式
  • 37 篇 剧种
  • 35 篇 京剧艺术
  • 35 篇 粤剧

机构

  • 5 篇 福建省艺术研究院
  • 5 篇 沈阳师范大学
  • 4 篇 山东艺术学院
  • 4 篇 四川大学
  • 4 篇 青海师范大学
  • 3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3 篇 中国艺术研究院
  • 3 篇 江苏省淮海剧团
  • 3 篇 中山大学
  • 2 篇 中央音乐学院
  • 2 篇 浙江师范大学
  • 2 篇 黑龙江省京剧院
  • 2 篇 广州粤剧团
  • 2 篇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 2 篇 河南理工大学
  • 2 篇 赣南采茶歌舞剧院
  • 2 篇 安徽大学
  • 2 篇 广西大学
  • 2 篇 山东省日照市艺术...
  • 2 篇 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4 篇 梁冰
  • 4 篇 陈幼韩
  • 4 篇 李祥林
  • 3 篇 王评章
  • 3 篇 王兆椿
  • 3 篇 边多
  • 3 篇 邓小秋
  • 3 篇 张林
  • 3 篇 寇养厚
  • 3 篇 常轩
  • 3 篇 梁建忠
  • 3 篇 张静
  • 3 篇 汪人元
  • 3 篇 索南措
  • 2 篇 田蔓莎
  • 2 篇 谢纳新
  • 2 篇 胡淑琴
  • 2 篇 费秉勋
  • 2 篇 凌夏
  • 2 篇 曾伦

语言

  • 92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表演程式"
92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相和歌表演程式演进考论
收藏 引用
文学遗产 2014年 第6期 26-38页
作者: 孙尚勇 西北大学文学院
汉代相和曲十七曲有其特定的表演方式,魏明帝将十七曲合为十三曲,分作二部,器乐与歌辞之间有了相对固定的搭配。汉魏时期有其完整的相和歌曲表演程式。平、清、瑟三调表演程式有极大的共性,它们皆始奏笛弄,次奏器乐的八部弦、五部弦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从日本雅乐术语概念想到的——兼谈《春莺啭》的表演程式
收藏 引用
音乐研究 1990年 第4期 53-59页
作者: 金文达
第一部分日本雅乐常用术语的概念雅乐,在中国本是指皇帝举行各种典礼仪式时使用的音乐舞蹈的专用名词。其所以被称作雅乐,是从其政治内容出发的,雅是“雅正”之意,不是指普通所说的艺术上的雅与美。日本借用这个名称时,原本也是接受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花鼓灯的形态特征与表演程式
收藏 引用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07年 第3期 98-103页
作者: 潘丽 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学系
通过对花鼓灯播布区长期的田野调查,本文作者提出花鼓灯是淮河人民不屈不挠精神的一种艺术外化。作者论证了传统道教信仰的逍遥、洒脱;南北交融的地域文化呈现出的包容性和变通性,以及多年的苦难生活使花鼓灯的舞体磨砺出一种直面现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中国戏曲表演程式创造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 1989年 第2期10卷 48-54页
作者: 王泰来
一、中国戏曲表演程式内容、作用、地位 中国戏曲表演程式,即指戏曲表演四大要素“唱、念、做、打”的表演规范。本文只论“做、打”两部分。它们同属戏曲表演程式的舞蹈范畴。“做”,包括一切生活动作的舞蹈化和抒发内心激情的各种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秦腔表演程式的认识与运用
收藏 引用
当代戏剧 2000年 第4期 41-43页
作者: 张晓琴
来源: 评论
《格萨尔》说唱艺人表演程式内部成因
收藏 引用
青海社会科学 2010年 第6期 163-165页
作者: 索南措 青海师范大学民师院
国内许多学者用舶来的帕里洛德理论分析探讨中国的叙事长诗,史诗《格萨尔》也不例外,让人耳目一新。本文在此基础上,从史诗结构的基本特征、叙述的基本规律以及其中人物关系等方面全面分析了《格萨尔》说唱艺人表演程式的内部成因。
来源: 评论
戏曲行当、表演程式与人物塑造的关系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 2007年 第12期 28-31页
作者: 王评章
戏曲演员在塑造人物的观念、方法上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强调从生活、从人物、从演员的自我体验出发,以行当、表演程式为塑造人物的手段,甚至仅以行当、程式为舞台表演动作。一种是强调从行当、表演程式出发,把个人的才华、经验融入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浅析京剧的表演程式
收藏 引用
当代戏剧 2004年 第S1期 17-18页
作者: 许英
纵观世界上一切文学艺术,都是以它独特的艺术手段来表现一定生活内容和人物性格的。电影、电视是以镜头和画面的组合构成来展现故事情节,话剧是用语言对话来塑造人物形象,舞蹈是靠身体语汇来反映生活,杂技是用肢体动作来反映一定的内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现代戏戏曲表演程式
收藏 引用
四川戏剧 1993年 第4期 36-40页
作者: 张培根
“什么是程式?动作的程式产生于生活动作的舞蹈化,即把普通的生活动作变成舞蹈、变成节奏。”(张庚《戏曲艺术论》)传统戏曲中,表演程式繁多:生、旦、净、末、丑各行当均有固定的表演程式;通用的舞刀枪、骑马、坐轿、开门、关门、上楼...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戏曲表演程式二题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 1992年 第3期13卷 96-100页
作者: 田勇 中央戏曲学院导演系88级
中国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作为戏曲表演艺术的程式,是这一优秀遗产中最为辉煌灿烂的部分。面对着极度恢宏、精美的程式,如何去认识它,继承它,掌握、运用并发展它,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戏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