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903 篇 期刊文献
  • 9 篇 学位论文
  • 4 篇 会议
  • 4 篇 报纸

馆藏范围

  • 92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669 篇 艺术学
    • 612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46 篇 音乐与舞蹈学
    • 12 篇 艺术学理论
    • 5 篇 美术学
  • 72 篇 教育学
    • 70 篇 教育学
    • 2 篇 体育学
  • 45 篇 文学
    • 25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3 篇 新闻传播学
    • 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40 篇 历史学
    • 32 篇 中国史
    • 12 篇 考古学
  • 32 篇 法学
    • 29 篇 民族学
    • 5 篇 社会学
    • 1 篇 政治学
    • 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8 篇 哲学
    • 8 篇 哲学
  • 5 篇 工学
    • 2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建筑学
    • 1 篇 纺织科学与工程
    • 1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3 篇 经济学
    • 2 篇 理论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3 篇 理学
    • 1 篇 地质学
    • 1 篇 生态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920 篇 表演程式
  • 111 篇 戏曲
  • 91 篇 戏曲表演
  • 77 篇 演员
  • 62 篇 戏曲演员
  • 62 篇 戏曲艺术
  • 62 篇 观众
  • 56 篇 人物形象
  • 54 篇 唱腔
  • 52 篇 表演艺术
  • 51 篇 中国戏曲
  • 46 篇 戏曲舞台
  • 45 篇 京剧
  • 45 篇 行当
  • 41 篇 戏剧表演
  • 41 篇 现代戏
  • 38 篇 戏曲程式
  • 37 篇 剧种
  • 35 篇 京剧艺术
  • 35 篇 粤剧

机构

  • 5 篇 福建省艺术研究院
  • 5 篇 沈阳师范大学
  • 4 篇 山东艺术学院
  • 4 篇 四川大学
  • 4 篇 青海师范大学
  • 3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3 篇 中国艺术研究院
  • 3 篇 江苏省淮海剧团
  • 3 篇 中山大学
  • 2 篇 中央音乐学院
  • 2 篇 浙江师范大学
  • 2 篇 黑龙江省京剧院
  • 2 篇 广州粤剧团
  • 2 篇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 2 篇 河南理工大学
  • 2 篇 赣南采茶歌舞剧院
  • 2 篇 安徽大学
  • 2 篇 广西大学
  • 2 篇 山东省日照市艺术...
  • 2 篇 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4 篇 梁冰
  • 4 篇 陈幼韩
  • 4 篇 李祥林
  • 3 篇 王评章
  • 3 篇 王兆椿
  • 3 篇 边多
  • 3 篇 邓小秋
  • 3 篇 张林
  • 3 篇 寇养厚
  • 3 篇 常轩
  • 3 篇 梁建忠
  • 3 篇 张静
  • 3 篇 汪人元
  • 3 篇 索南措
  • 2 篇 田蔓莎
  • 2 篇 谢纳新
  • 2 篇 胡淑琴
  • 2 篇 费秉勋
  • 2 篇 凌夏
  • 2 篇 曾伦

语言

  • 92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表演程式"
920 条 记 录,以下是111-120 订阅
排序:
秦腔司鼓中“软硬泛音嘟儿”的教学
收藏 引用
当代戏剧 1990年 第5期 43-45页
作者: 李少波
在秦腔司鼓的教学中,根据司鼓的各种不同技巧发展的内在联系,科学地制定教学规划,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司鼓技巧,乃是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条件。根据上述原则,当学生通过“擂棰”的练习,并从中对双手鼓棰的技巧打下较好的基础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禁忌、行当、剧场:近代戏曲的非文学演进机制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 2022年 第1期 124-136页
作者: 吴真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被现代戏剧倡导者认为"不与文学发生关系"的《青石山》,源于晚明传奇《长生记》中的一折,本是完全的剧本文学,但围绕"关公""狐妖""道士"三个热门母题,该剧的演出形态、脚色设置、表演程式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动态·信息
收藏 引用
戏剧艺术 2011年 第3期 109-112页
程式化,还是生活化?陈世雄在《福建艺术》2011年第2期发表题为《程式化,还是生活化?——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中国戏曲与西方戏剧的不同走向》的文章,文章认为,在我国的"比较戏剧学"研究中,有两种说法有待推敲:第一种说法认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蒙古族英雄史诗音乐的抢救、保护及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音乐学 2017年 第2期 140-142页
作者: 杨玉成 内蒙古艺术学院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编号:05BD029负责人:杨玉成单位:内蒙古艺术学院蒙古族文化中,口头早于书写,而且在不依赖任何文字符号的情况下,蒙古族口头艺术发展到了顶峰。英雄史诗是蒙古族流传最广,与民众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一种体裁。据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朝鲜古代乐舞的中国渊源——基于中韩“抛球乐”乐舞的比较研究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 2017年 第3期33卷 203-205页
作者: 周婷婷 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 山东威海264209
文章分别概述了中国"抛球乐"的兴衰与韩国"抛球乐"的流变,并分析了中韩两国"抛球乐"在表演程式表演机构、使用乐器、舞蹈动作、音乐歌词、规模、服装等方面的异同,并将此作为朝鲜古代乐舞的中国渊源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读红脞录(续)
收藏 引用
红楼梦学刊 1993年 第3期 225-233页
作者: 清芬
二五“生旦净末之则”宝玉在太虚幻境聆听了十二个舞女所唱的“红楼梦十二支曲”。刚唱完第一句,警幻仙子便解释说:此曲不比尘世中所填传奇之曲,必有生旦净末之则,又有南北九宫之限。(红校本,84页)这个“则”字是什么意思呢?
来源: 评论
戏曲现代戏表演的推陈出新
收藏 引用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2006年 第3期 18-23页
作者: 谭静波 河南省艺术研究院
戏曲表演是生动直观而又含义深刻的形体叙事。新的历史时期,戏曲现代戏在思想内容及题材上有了现代转换,在舞台演出上也进行了重大变革和突破。形体表演的发展变化架起了传统戏曲走向现代的桥梁,新的表演语汇的出现拓宽了戏曲反映生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妙手蕴生机——喜看从兆桓执导《代国情》
收藏 引用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1999年 第4期 91-95页
作者: 百成
来源: 评论
丑角艺术的孜孜追求者——记秦腔青年演员乔慷慨
收藏 引用
当代戏剧 1990年 第6期 43-44页
作者: 王黎明
在当今百艺纷争、竞丽斗妍的时代,戏曲舞台似乎有些冷落。然而秦腔青年丑角演员乔慷慨那新意迭出、充满生活情趣的场场演出,却总是招来阵阵掌声,赢得满堂喝彩。乔慷慨以深思好学,广撷博采,勇于求索、敢于创新而称誉三秦剧坛,成为我省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闯、吴、陈三角关系的分合剂——秦腔
收藏 引用
当代戏剧 1991年 第3期 58-59页
作者: 龚维英
陈圆圆、吴三桂的悲欢离合故事,艳传古今,小说、戏曲常予以点染。但陈、吴的团圆与戏曲、特别是秦腔有关联,却鲜为人知。据清朝初年陆次云《圆圆传》言:“圆圆,陈姓,玉峰(今江苏昆山)歌妓也。声甲天下之声,色甲天下之色。”昆山是昆曲...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