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903 篇 期刊文献
  • 9 篇 学位论文
  • 4 篇 会议
  • 4 篇 报纸

馆藏范围

  • 92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669 篇 艺术学
    • 612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46 篇 音乐与舞蹈学
    • 12 篇 艺术学理论
    • 5 篇 美术学
  • 72 篇 教育学
    • 70 篇 教育学
    • 2 篇 体育学
  • 45 篇 文学
    • 25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3 篇 新闻传播学
    • 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40 篇 历史学
    • 32 篇 中国史
    • 12 篇 考古学
  • 32 篇 法学
    • 29 篇 民族学
    • 5 篇 社会学
    • 1 篇 政治学
    • 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8 篇 哲学
    • 8 篇 哲学
  • 5 篇 工学
    • 2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建筑学
    • 1 篇 纺织科学与工程
    • 1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3 篇 经济学
    • 2 篇 理论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3 篇 理学
    • 1 篇 地质学
    • 1 篇 生态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920 篇 表演程式
  • 111 篇 戏曲
  • 91 篇 戏曲表演
  • 77 篇 演员
  • 62 篇 戏曲演员
  • 62 篇 戏曲艺术
  • 62 篇 观众
  • 56 篇 人物形象
  • 54 篇 唱腔
  • 52 篇 表演艺术
  • 51 篇 中国戏曲
  • 46 篇 戏曲舞台
  • 45 篇 京剧
  • 45 篇 行当
  • 41 篇 戏剧表演
  • 41 篇 现代戏
  • 38 篇 戏曲程式
  • 37 篇 剧种
  • 35 篇 京剧艺术
  • 35 篇 粤剧

机构

  • 5 篇 福建省艺术研究院
  • 5 篇 沈阳师范大学
  • 4 篇 山东艺术学院
  • 4 篇 四川大学
  • 4 篇 青海师范大学
  • 3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3 篇 中国艺术研究院
  • 3 篇 江苏省淮海剧团
  • 3 篇 中山大学
  • 2 篇 中央音乐学院
  • 2 篇 浙江师范大学
  • 2 篇 黑龙江省京剧院
  • 2 篇 广州粤剧团
  • 2 篇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 2 篇 河南理工大学
  • 2 篇 赣南采茶歌舞剧院
  • 2 篇 安徽大学
  • 2 篇 广西大学
  • 2 篇 山东省日照市艺术...
  • 2 篇 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4 篇 梁冰
  • 4 篇 陈幼韩
  • 4 篇 李祥林
  • 3 篇 王评章
  • 3 篇 王兆椿
  • 3 篇 边多
  • 3 篇 邓小秋
  • 3 篇 张林
  • 3 篇 寇养厚
  • 3 篇 常轩
  • 3 篇 梁建忠
  • 3 篇 张静
  • 3 篇 汪人元
  • 3 篇 索南措
  • 2 篇 田蔓莎
  • 2 篇 谢纳新
  • 2 篇 胡淑琴
  • 2 篇 费秉勋
  • 2 篇 凌夏
  • 2 篇 曾伦

语言

  • 92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表演程式"
920 条 记 录,以下是31-40 订阅
排序:
透过程式的寓意与形式承载的技艺——昌都“卓钦”及其表演程式和结构形式
收藏 引用
西藏艺术研究 2016年 第2期 4-13页
作者: 贡嘎伦珠 觉嘎 西藏歌舞团 西藏大学艺术学院
作为西藏东部三大歌舞之一的昌都"卓钦"是藏族"果谐"、"果卓"类歌舞艺术发展到较为成熟阶段的一个代表性体裁之一。因此,对昌都"卓钦"的称谓源由、表演形式、音乐结构,以及"卓钦"与一般"果卓"之间的关联等的分析和研讨,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歌仔戲小旦服飾表演程式初探
收藏 引用
台湾戏专学刊 2005年 第11期 487-501页
作者: 林顯源
京剧的「行头」指的是演戏时所用道具、服装的统称,而歌仔戏则向无「行头」一词,服饰的统称即为「戏服」、「戏衫」、「服装」等,其同於其它剧种有表现人物的性格、身分地位、年龄、种族、职业、家境等之功能。服饰在舞台上得使演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规整的表演程式 细腻的人物情感 我演潮剧《扫窗会》的“王金真“
收藏 引用
广东艺术 2017年 第1期 42-44页
作者: 李莉
20世纪以来,传统折子戏《扫窗会》—直是潮剧界最为经典的传统剧目之一。由于在舞台表演方面的经典性,《扫窗会》是解放前戏班里的教戏先生(相当于现今的导演)用来教导初入门演员的启蒙剧目;在解放初期,《扫窗会》又被当时潮剧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京剧表演程式的规范与嬗变
收藏 引用
中国京剧 1996年 第5期 38-39页
作者: 王清辉
齐如山1932年所著《国剧身段谱》,是京剧表演形体动作最基本的、也是最早用文字记载的动作谱。为此,他采访同时代的京剧老前辈逾千人,而后将积累了20多年的笔记进行分类整理,考证阐释,复经梅兰芳、徐兰沅、萧长华、叶春善、余叔岩。
来源: 评论
探究小旦在粤剧中的表演程式
收藏 引用
戏剧之家 2020年 第19期 27-28页
作者: 李秋红 佛山粤剧传习所(佛山粤剧院) 广东佛山528000
在戏曲艺术中,程式是给艺术形式设立一个标准,让其规范化。在花旦中,小旦是个特殊的表演行当,粤剧的小旦在唱、念、做、打等方面都有着特殊的要求,在服饰方面也是非常讲究的,人物难度刻画相对较高,对于舞台表演技巧也有着更严格的要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谈戏曲表演程式及其运用
收藏 引用
戏剧之家 2003年 第3期 13-14页
作者: 张憨身 武汉市艺校
中国戏曲艺术的表演程式是戏曲艺术中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它贯串在戏曲的综合艺术中的所有方面。当戏曲舞台的帷幕徐徐拉开时,我们可以从表演者上场的'引子'、下场的诗、'自报家门'以及成套的唱词中,看到戏曲文学的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表“情”演“意”——述论康派《三国》的表演程式
收藏 引用
曲艺 2019年 第12期 17-19页
作者: 徐德明 胡展 不详
扬州评话以说表细腻、表演传神著名。其中王派《水浒》与康派《三国》堪称扬州评话双璧。前者书词肌理细腻骨肉匀,后者说表传神会意妙处多,两者一时瑜亮,各擅胜场。而因为康国华成名较早,王派传人对他颇有赞誉~①。而康氏后人康又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云南南涧“跳菜舞”表演程式研究
收藏 引用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9年 第8期 61-63页
作者: 施武 文海良(指导) 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舞蹈系 不详
“跳菜舞”是南涧彝族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艺术,其表演程式分为表演程式之祭祀和表演程式之上菜两大部分。它在彝族语中被称为“吾多哈”,用舞蹈术语优雅地称为“奉盘舞”。南涧彝族历史悠久,通过探究它的历史民族文化,从而了解到“跳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对戏曲表演程式的认识与创新
收藏 引用
朔方 2006年 第11期 78-79页
作者: 乔迎春
来源: 评论
《格萨尔》表演程式的民族化功能
收藏 引用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 第2期19卷 33-36页
作者: 索南措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 青海西宁810008
《格萨尔》艺人的创编表演始终是程式化的文化传承,是一种文化行为。这种文化行为是通过格萨尔艺人的表演传播继而得到民众认同、喜爱来达到的。千百年来,人们不仅仅是通过艺人表演追求娱乐的单一价值,同时更多的是走向了体现民族文化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